注册

谁是张志安?国内最年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来源:南方都市报

在导师、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的眼里,凭张志安的能力与勤奋,任中大传设学院院长顺理成章。南都:微博上有转述,李良荣老师称"以前张志安跟人说‘我是李良荣的学生’,现在我跟人说‘我是张志安的老师’"。

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时刻都有新消息。约2100个联系人,大半来自媒体圈。其中,主流网站和报业集团总编、副总编约百人,前任和现任调查记者大概300人,学界同行200人,还有成百上千名记者,也有不少政府官员、企业人士。作为70后年轻学者,他在新闻学界和业界都拥有很高知名度。今年7月,他从胡舒立手中接棒,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更成为国内最年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此时,距他2011年6月调任中大不过三年。"就像坐火箭一样……",他自己也开玩笑说。

语速飞快,思维敏捷,精力旺盛,社交能力极强……大学起,就被人叫做"小超人",他就是张志安。

三栖

游走于新闻学界、业界、政府之间,张志安如鱼得水。故有人称他"三栖学者"。

这几年,张志安频繁应邀给各报业集团、企业、政府部门、新闻院校讲课,"我没做统计,怕被别人说太多啊!"

他从来不介意亲近媒体实践。"转型期的媒体都需要了解别人是怎么转的",他因此被请去十几家报业集团讲课,分享经验,搭个桥,当顾问。

来中大后,张志安跟新闻业界的关系网上升到媒体中层或总编级别。今年中秋节,他利用自己的人脉,拉了个"中国新闻业百人汇"微信群,60多家国内报业总编、副总编都在群里。只是,"群里比较矜持,很多都是厅级干部,但一旦有人开启的话题引发共鸣,也有人会跟进。"

张志安也常常成为官员们的"座上宾",他说给媒体讲课是"打气",给政府讲课则是"念经"。

2013年,深圳罗湖区政府部门有3000多人次听过张志安的课,罗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石磊说,上到区委书记下至社区工作站站长,一致点赞。

"激情、专业、敏锐、实在、亲和",罗湖区委宣传部舆情科科长林浩锋举了个例子,张志安讲政务微博微信运营,归纳出数十条法则,条条货真价实,"我就拿来主义,把这些都写进了我们的工作手册。"

给官员上课,张志安也常常模拟新闻发言人答问,惹得台下经常发笑。"因为一些领导就这么讲话的,巧舌如簧、应答如流,背后却是苍白的。"

不过,即使被他培训过四五年的官员,在面对危机公关时,有时还是"不说话"甚至"说假话"。张志安说,"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就像救火队员,不少人觉得很弱势,很委屈。因为被体制异化了。"

海绵

大学同班同学、南方网副总编柳剑能,很早就惊诧于张志安的社交能力。"很多年前,微信还没流行,他的M SN就有上千个联系人,其中记者有三四百个,滚动轴一拉要拉很长。"

2004年,张志安在杭州参加一个调查性新闻报道研讨会,结识时任南方都市报记者陈峰、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李玉霄、南方周末记者杨海鹏等人,由此点燃对深度报道的兴趣。自此,他以媒体观察者和研究者的视角,开始对深度报道进行深入访谈和长期跟踪。

随后,张志安出版《报道如何深入》、《记者如何专业》、《潜入深海》、《中国怎么样》四卷本丛书。这是国内原生态记录当代深度及调查记者采写技巧和新闻思想的重要著述。因为这套丛书,张志安被称为"最能与业界打成一片的传媒学者之一"。

张志安懂得如何整合和利用资源。

"一开始我访问他们,就有出书的计划,这对他们而言,也是成名构建的过程。因为我跟你谈,不会浪费时间。"

最早,张志安厚着脸皮"滚雪球",靠一个熟人找到另一个熟人,通过第一批调查记者,进入他们的Q Q群,随后将数百位深度记者加入他的Q Q群,迅速组成一个新的圈子,再到M SN群、微博群和微信群。将这些媒体人按报纸、杂志、网站等细致地分类,张志安花费了不少时间在在线沟通上。

博士毕业后留复旦任教,张志安也有意识地邀请记者朋友到课堂,开讲座,既活跃教学,也加深感情,"我特别想认识谁,就尝试把他请到复旦来作讲座"。

张志安称自己像海绵,把毛孔打开,随时随地吸收业界动态。

"当你对业界这么熟悉时,研究的问题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张志安的近百人调查记者微信群中,财新首席调查记者王和岩也在其中,"与传统的高校教授不一样,他年轻朝气,比较活跃,与新闻实务靠得很近。"

"他‘八面玲珑’,但不会让人觉得讨厌。"南方周末记者鞠靖与张志安相识较早,属"君子之交"。"一线记者可能不太愿意和古板守旧的学者交流",让鞠靖印象深刻的是,张志安在微博刚刚兴起之时,就能研究并总结微博对新闻生产的影响与规律,将业界实践提升为理论,并反过来指导业界,尚属可贵。

新闻行业发生某个事件时,张志安也是鞠靖认为为数不多愿意发声的学者之一,"其实业界需要这种声音,来厘清问题,反观自身。"

陀螺

当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96级新闻班,藏龙卧虎,起初张志安并不起眼。

"额头正好碰到天花板",初始,他甚至有些自卑。母亲是老三届上海知青,初中毕业下乡到浙江湖州安吉县做乡村教师,父亲是煤矿工人,1977年,张志安出生在安吉。好不容易回到上海的张志安,从一所普通高中考上复旦大学王牌专业新闻系。"班里的人都太牛了,觉得能勉强混毕业就谢天谢地",他回忆。

大学第一学期末,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两门课先后考试,任课老师都是林之果教授。"谁是张志安?"一天,林之果在教室突然发问。张志安站起来,"你的中国当代文学不及格。"张志安吓了一跳,结果,林之果冲他竖起大拇指,"骗你的!你的这篇文章写得太棒了"。

时隔十多年,大学同班同学、腾讯大粤网内容中心副总监姜英爽对这个情节印象深刻。当时,林之果对这篇用四字一句的骈文写就的文章大加赞赏,称"惊为天人"。第二学期末,张志安已拿到专业成绩年级第一,且此后7个学期,一直到就读硕士和博士期间,保持该项纪录始终。

"他就像个陀螺,不停在转。"几乎和张志安接触过的每个人,都会被他的旺盛精力"打败"。姜英爽说,99%的人做不到张志安的勤奋。大学宿舍熄灯后,在走廊里借着昏黄灯光看书的人里,一定有张志安。张志安的硕博导师、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早就惊讶,从读硕士起,感觉每天张志安就睡三四个小时。

大学期间,张志安先后到校内外的报刊杂志实习,本科毕业时,他有厚厚几本报道作品集。在经济日报实习的四个月里,至少十几个整版的深度报道,署名都是张志安。

第一波互联网袭卷中国之时,正值本科毕业、已免试直研的张志安申请保留学籍一年,到易趣网当公关经理。业余以"张小丑"为笔名,做独立撰稿人,采写了一批IT人物,在各大网络杂志开设专栏,是当时IT界小有名气的专栏作者。

2001年4月,张志安从易趣辞职,创办"老小孩"网站,致力"扶老上网",9月回校开始读研,边读书边创业。

"托德"

身兼数职的张志安,本职是大学教授。

张志安的学生说,他的课一直很有"煽动性"。他说,上课前会想象自己是走进教堂的教父,"没有兴奋感和神圣感,讲课就可能失败。"

给学生讲到尽兴处,他不止一次像《死亡诗社》电影里的人物托德,跳上课桌,扭动身子,手舞足蹈,"想告诉学生,要有一个不同的观察视角。"

上过张志安的课的学生们说,他的课堂总是猛料十足,鲜活有时效。他自己说,这与"珍惜饭桌"有关。"饭桌上,容易谈轻松或敏感话题",他有意识地利用社交来搜集素材,也让教学资料包越滚越多。

"他有才华,但没有丢掉他的真诚"。姜英爽评价张志安,说他总是乐观又富有百分百的热情。

一次,张志安的课恰逢平安夜,他给每一个学生带了个苹果。这个段子,是中大传设学院学生侨燕在上他的课之前,就耳闻过的段子。在侨燕眼里,张志安是不摆架子的院长。因为要写一个推荐信,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微信上给院长留言,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张志安的回复,"他还教我怎么把申请弄得更好。"

张志安的37岁生日在中大东校区公交楼课室里庆祝。2012级新闻学本科生捧着蛋糕,用"集体迟到"的"恶作剧"涌进课室,唱起生日歌,蛋糕上写着"天增岁月人增肥"。

在张志安看来,"睡得太熟或者是睡得时间太久,都觉得是一种罪孽。"他说有时候,身体很疲惫,但精神、意念、脑子还处于亢奋。最疲惫的一次,他上课途中,脑子一片空白,突然静止了两秒钟——— 他睡着了。等睁开眼醒来,再立刻把话题接上。

"我的人生理想是死在讲台上,希望一直教书到80岁",善于"折腾"的他希望推动新闻教育改革,让中大传设学院成为最接地气的传播学院和最有活力的学术体。

院长

2009年12月,在新闻业界颇有人格魅力的胡舒立出任中大传设院院长。

2011年上半年,胡舒立给张志安打电话,"你来中大吧。"一开始张志安尚有犹豫。彼时,他在复旦已读书9年、任教5年,是当时复旦学生最受欢迎的讲师之一,并任院长助理。相比复旦新闻学院,当时的中大传设院还很年轻。

不久,胡舒立飞到上海开会,特意约他吃饭。"你想做什么啊?你到中大来都能做,而且马上能做",胡舒立一番话,促成了张志安南下广州。

2011年7月,张志安正式到中大传设院任职。2012年底,张志安升任副院长,2014年1月被评为教授。7月,胡舒立卸任中大传设院院长,将接力棒传给张志安。37岁的他,至此已是国内最年轻的新闻学院院长。

已从中大卸任传设院院长的胡舒立说,"张志安是学校通过程序遴选出的院长,我觉得这个选择很好。他是难得的兼具理性思维和行动能力的治学人才,他主政中大传设院,对学院甚好"。

在导师、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的眼里,凭张志安的能力与勤奋,任中大传设学院院长顺理成章。李良荣说,"在理论层面上我取得更高的见地,但在互联网领域,他做得比我深、比我活。"

"他相当优秀,与年龄无关。"同班同学、南方网副总编柳剑能更希望人们抛开张志安的年龄,从学术敏感度、发表论文数量、质量、权威性等指标来权衡,"把相应条件摆出来后,再反过来看,这样的年龄,是难能可贵的。"

"上学年做的工作量测算,我是院里老师平均数量的四倍吧。"张志安自己心里有把尺。

有业内记者觉得,张志安太过左右逢源。作为学者,这么多的社会活动还能静下心来做研究吗?"有人说要毁掉一个好的学者,就让他做行政吧,我经常用这句话来警醒自己。"他说,跟政府、企业、媒体打交道,都是希望能这些资源能回流到中大传设院,为学生实习创造机会,为学院合作提供资源,为社会服务打通渠道,为学术研究积累数据、寻找案例。

"一个院长的成功不应该是个人的成功,应该是带出一大批人才来",张志安的同学私下建议,他应该再沉淀两年,不能一下太出名。他的导师李良荣说,他还很年轻,希望他看更多的书,把研究放在第一位。

张志安常背着双肩包,风风火火穿过中大校园。他说,"我做老师,就像记者一样,一直在路上。"

其人

张志安,1977年4月出生,浙江湖州安吉人,2006年获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2006年7-2011年6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任教,曾任该院院长助理。后在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任教,现为该院院长、新闻学系主任、教授、博导,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生产、新闻从业者和新媒体与社会等。兼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研中心)特约研究员,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全国新闻记者培训教材编写"项目组成员等。

跟拍

忙人张志安

"像打了鸡血一样睡不着,突然好想好想考中大新闻的研究生。"10月28日,广东省采编记者培训班上,今年刚入职的佛山某报社记者夏敏上完张志安的课后,发了条微博。

同一天,中大传设学院出品的开放式网络课程M O O C《网络素养》正式上线,有3000多人选修。张志安和他的团队刚刚拍完中大第一门课《新媒体素养》。凌晨3点,第一讲的主讲人张志安还在后台一一回复学生提问。

第二天,张志安的日程表也排得滴水不漏。

上午,他在中大的深度报道课堂,请来南方周末记者鞠靖、华商晨报记者丛治国给学生开"深度报道选题会",一起讨论学生提出的34个深度报道选题。

"最后毙掉10个,哇啦哇啦,学生们一片哀嚎。"但张志安乐得很,因为有两个选题被记者当场认领。"不得了,学生报题这么厉害,有些比记者还敏锐",丛治国说。

中大传设院2012级新闻系本科生侨燕是在场被记者"轰炸"的学生之一。听到记者点评自己的选题,她热血沸腾,心又吊到嗓子眼。哪些选题在报题会上能通过,通不过的原因,报道的方向,她有了初步认识。"感觉有点像上了新闻一线。"

上午的课结束,张志安赶回办公室,吃盒饭的功夫也没闲着,与研究生讨论开题报告花了一个小时。

下午2点,广州南沙区委宣传部长来谈合作。随后,张志安和同事商议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中心揭牌成立事宜。

下午4点半前,张志安赶到了中大南校区,与"法律王"网站创始人见面。这个网站拥有420万企业和个人用户,大量案例涉及网络侵权,庞大的数据库兼有研究和合作空间。

上海市网信办的一位处长这天也带队来到广州,他们与张志安合作研究上海报业融合的模式及对策,此行是要和他讨论下一步的舆情研究合作。

晚上8点半,张志安已经在去清远的车上了。次日,有一场清远公安系统新闻发布讲座等着他……

对话

"我挺在乎微博上的批评"

南都:有没有一直想采访却没采访到的深度调查记者?

张志安:唯一想采访一直没采访到的,就是(胡)舒立。来中大前一直想采访她,找了各种人打招呼,都没成功。后来变成同事关系,就可以放开谈了。

南都:舒立对你有哪些帮助?

张志安:帮我更深刻地洞察中国媒体,是她对我最大的帮助之一。做中国媒体研究,很需要既在实践又在思考的人。她的很多观点和思考角度会启发我。以前在复旦更多是了解新闻实践,但媒介跟社会互动、报道跟社会的复杂关系,我觉得舒立帮我建立起来了,让我从更高层面去观察。另外,应该说她点燃了我的热情。晚上无论多晚给她发邮件,她很快就回了。她还像二十多岁的记者一样活跃在一线,随时帮别人改稿,我觉得这可能是人找到了点燃自己的生命激情的状态。我被她点燃了。

南都:你在微博常发表看法,似乎也会和业界发生分歧。

张志安:我挺在乎微博上的批评,其实我脸皮很薄。某位媒体的副总因误解在微博嘲讽我,我就给她打电话,让她知道我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持有那种看法,她后来把微博删了。双子座嘛,很在意别人怎么看你。学界和业界没有共同的价值观时,当你过多卷入业界,一定会有矛盾和分裂。去年我就特别想搞一个中国新闻业的自律公约,后来被嘲笑了,说这些根本就做不到。

南都:作为学者,过多的社会活动会不会影响学术研究?

张志安:新闻学科是个非常注重和现实对接的学科,所以整个新闻学界还不够活跃,不足以和整个新闻行业保持对话和沟通,学术研究还没有切入现实的重要问题。

南都:微博上有转述,李良荣老师称"以前张志安跟人说‘我是李良荣的学生’,现在我跟人说‘我是张志安的老师’"。

张志安:我最尊敬的学者就是我导师,他的跨学科思维对我启发最大。这是李老师对我的一种厚爱,另一层意思就是可能我太活跃了。我有时会困惑,(自己)有点太过于"八面玲珑",过于跨界。微博也在放大一个人的行业影响。国内活跃的新闻学者不多,就那么五个十个。我觉得要时刻保持反思,这是不是一种虚名。

出品:南方都市报朋友圈新闻工作室主持:胡群芳

采写:南都记者贺蓓实习生刘锋摄影:南都记者钟锐均

[责任编辑:高玉伟]

标签:张志安 学院学生 新闻学院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