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网赵平原:食品电商创业是场马拉松

看似蓝海的食品电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赵平原看来,食品电商的创业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实力最强者才能跑到最后。我买网刚迎来了第五个生日,它将以何种姿态迎接挑战,打败对手?

2014.9.04   第 13 期   作者:王蕊

食品电商作为一个蓝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食品电商业内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前有一号店、本来生活、顺丰优选等垂直电商入局。后有阿里、京东这类大电商平台宣布抢滩网上超市。

在我买网CEO赵平原看来,食品电商的创业就像一场马拉松。我买网不是第一个入局者,却有信心跑到最后。

在中粮大楼一个不到十平米的会议室里,凤凰科技第一次见到赵平原。不像传统国企老板的“土豪”做派,身着店庆T恤的赵平原更像个互联网“屌丝”。但是比起众多互联网企业CEO的“张扬”个性,赵平原的发言又显得严谨而内敛。

他乐于挑战新事物,对业界与竞争对手见解犀利,但却会要求凤凰科技手下留情,“这个就不要报道了吧。”

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创新与传统的冲撞,互联网与“体制内”的融合。

谈过去:“豪门”出身 “体制内”创业

从1998年到2006年,赵平原担任福临门食用油的全国销售总监,任职于上海。

2006年,因为当时刚上任的中粮总部董事长宁高宁提出“要注重创新”,赵平原申请从上海调到了北京,加入了中粮集团的新部门“创新业务部”,专做中粮没有的业务。从此,赵平原脱下了“高帅富”的外套,带着几个人开始白手起家。

2008年,赵平原第一次“触网”,时任中粮创新业务部负责人的他将“悦活”果汁植入“开心网”。

当时,流行“Lohas(乐活)”的思潮,赵平原从中看到了商机:“先创个品牌再说。”但是,“乐活”这个商标没有注册下来,只能注册了“悦活”这个名字。

“‘悦活’注册了一系列的牌子,除了果汁,还有蜂蜜、饼干、谷物等等,我希望利用这个品牌来带动各品类的销售。当时正好赶上开心网比较火,我就想能不能用一些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就把悦活植入到了开心网的‘偷菜’游戏,悦活的知名度一下就上去了。”赵平原说。

“创新这个基因我一直是贯穿的,我不想只采取传统的媒体方式。”赵平原对此津津乐道。

不过,“悦活”的发展没能一帆风顺。由于“悦活”的目标用户定位为中高端的窄众群体,与同类商品相比价格偏高,在促销期结束后,产品的持续动销遇到了阻力。据媒体报道,当时“悦活”在传统渠道,进场费、经销商提成、促销费等占到产品毛利率的50%以上。

为了摆脱困境,赵平原想出了一个法子:“干脆我们自己创一个网站,在网上卖悦活,顺带把中粮的产品也都卖了。”

这个想法得到了宁高宁的支持。2008年底,赵平原开始了市场调研。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赵平原发现电商的前景更大,“创新商业模式的意义更大于只卖中粮的产品,所以我们就转向了。”

2009年8月,等真正上线的时候,这个起初为了卖悦活产品的网站就变成了一个食品电商。这便是我买网的由来。

从福临门到悦活再到我买网,赵平原完成了从传统行业向互联网的跨界。谈到这个经历,赵平原笑说:“还是传统企业轻松一些。”作为亲身体会,赵平原坦言,传统行业还是更简单一些,企业发展的套路更加固定。现在的互联网变化太快,一个季度一个样子。作为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新变化。

谈现在:瞄准生鲜与海外直采

2014年8月1日,我买网宣布完成一亿美元B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赛复基金跟投。历来喜欢在早期进入的IDG资本可以说是一反常态,选择在了B轮领投,并创下了IDG资本投资电商的最高金额记录。

谈起这件事,赵平原说:“从A轮开始基本上是基金找我们,后来选的是赛复。选择标准除了估值之外,主要看投资理念与我们是否一致。我们也希望投资方进入董事会之后,实现股权的多元化,在做决策时希望能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

而对于我买网引入IDG资本,赵平原笑称纯属巧合:“他们就在我们的A座,IDG对中粮也比较了解,做邻居也有十几年了。在做B轮融资的时候,我们在食堂和电梯就碰到就聊了起来。” 这一聊就聊出了一单大生意。

赵平原透露,融资得到的资金将用于供应链与仓储物流的设施建设,尤其是冷链。

我买网从2011年开始建设冷链,而在这个过程中赵平原曾经遇到一个小挫折。当时,我买网的流量上升,华北仓搬库并上线一个新的仓库管理系统,但在物流管理上的经验还不够丰富,不知道这两件事不能同时做。一下,就有很多负面报道,说是我买网只收单不发货。彼时,赵平原身在日本,只能干着急。

好在,事后我买网采取了赔款与免单的补救措施,让事件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这也算坏事变好事,当时态度挺诚恳,对于所有延迟发货的,我们确实向客户赔钱,所以得到了很多顾客的谅解,也提高了我买网的信誉度。”赵平原回忆说。

从此之后,赵平原就对IT与仓储物流的建设特别的重视。

因此,接下来,我买网将利用融资的得到资金在国内会布设更多的冷库、冷链车和配送站。冷链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三个最发达的三角,京津冀、江浙沪,还有珠三角,包括这附近的省会城市。

在冷链的运营上,我买网将采取自营的方式。“我们开发了一些冷链的保鲜技术与装备。未来冷链上还是以自建为主,一方面需要冷库,在配送上以自己为主,也不排除与第三方的合作。”赵平原告诉凤凰科技。

实际上,冷链的建设是为了海外直采与生鲜电商业务的发展打下基础。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买网就确立了海外直采与生鲜电商作为特色的发展战略。这两项业务目前已占到我买网业务总量的20%和15%。

在国内的供应链上,我买网采取与供应链深入结合的方式,与供货商共同研发产品,在拿货上可以享受优先权。而在海外直采上,我买网背靠中粮,利用中粮国外的资源建立了海外直采的买手团队,并且凭着“中粮”的招牌受到国外经销商的欢迎。

在利润上,赵平原坦言生鲜与海外直采的毛利与普通商品相比会更高一些。“中国现在其实已经变成一个高物价国家了。比如说,我们最近新推的澳洲牛肉,它的品质很好,但它比国产牛肉还便宜。”

“未来的话,我们希望在生鲜电商和海外直采这两方面都能做大。”赵平原说。

谈未来:食品电商创业是场马拉松

食品电商作为一个蓝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据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生鲜食品规模预计有2.45万亿元,目前电子商务的市场渗透率不到1%,规模仅100亿元左右,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待挖掘。

生鲜电商这块“肥肉”迎来了众多企业的争抢。前有一号店、本来生活、顺丰优选等垂直电商纷纷入局。后有阿里、京东这类大电商平台宣布抢滩网上超市。据资料显示,2013年,顺丰优选实现销售额4亿元,生鲜品类的用户重复购买率达40%。而天猫的超市的增长势头也十分强劲,刚上线9个月时就获得了20倍的业绩增长。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赵平原却觉得是件好事。

“中国现在本来就是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的地方。这么多人竞争也是一种好处,因为它是在做市场教育,教育消费者尝试从网上买生鲜。对市场是有利的。”赵平原说。

不过,在竞争的过程中,赵平原认为只有靠谱的企业才能够活下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要看这个长跑谁能够胜出了。那些想投机取巧的,或者说重营销,轻供应链与服务的企业估计走不长。只有从产品、UI、服务、物流等方面都做好了才能够胜出。”

生鲜电商的广阔前景也引来了众多的创业者。

不过,就经验而谈,赵平原认为小规模的生鲜电商很难做起来:“这个东西看起来门槛很低,但是入门还是很难的,做越久就会发现投入越大。投资方面也很谨慎。”

作为一个“过来人”,赵平原对于想入局生鲜电商创业者的建议是,必须要把商业模式想清楚。“短期长期你会怎么样,从长远来讲,你的盈利模式,你的商业模式有没有什么独特之处,有没有竞争力。”

另外,专注度也非常重要。商业模式要比较简单,不能够想得太多,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比较专注。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只是简单的模仿是没有前途的。“或者你成本低要么差异化,总之一定要特别。所以我不想模仿,要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

《创业记》为凤凰网科技频道创业类栏目品牌,分为《创业记·周末》、《创业记·项目》、《创业记·志刚和他的朋友们》三大栏目。《创业记·项目》每天一期,介绍海内外炫酷项目和创新产品。《创业记·周末》报道创业故事和行业趋势,分享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创业记·志刚和他的朋友们》为视频访谈节目,由商业作家李志刚担当主持,深入对话创业家。该节目关注新商业经济,聚焦明星企业家,为创业人群提供有价值内容。

栏目联系邮箱:lixun@ifeng.com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