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文字实录]创业记专访凯文凯利


来源:凤凰科技

【导视内容】 一位高加索人种的白胡子老头,何以成为科技界的大预言家,在中国大受追捧? 未来十年,哪些巨头会从辉煌走向没落? KK:脸书可能会取代谷歌来主导市场,或者也有可能是中国的公司,可能是阿里巴巴

【导视内容】

一位高加索人种的白胡子老头,何以成为科技界的大预言家,在中国大受追捧?

未来十年,哪些巨头会从辉煌走向没落?

KK:脸书可能会取代谷歌来主导市场,或者也有可能是中国的公司,可能是阿里巴巴或者腾讯微信。

又有哪些行业即将引领时代?

KK:2035年的主导企业会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这是我的猜测和预想。

身为科技的布道者,他将怎样描绘未来世界的蓝图?

KK:我认为下一个10年到20年,可能最多10年吧,肯定会有一个全球知名的中国品牌,比如小米或者其它品牌。

行走于行业的前沿,他又如何为初创业者指点迷津?

KK:我认为毋庸置疑的是,不应该有那么多人想成为创业者,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创业。

《创业记》格欣专访“硅谷精神教父”凯文·凯利。慨谈科技大道,分享睿智人生。

【正片内容】

 

格欣:感谢您的到来,Kevin Kelly先生。我知道您经常来中国,这应该是您第十次造访了。能给我们说几句您路上学会的汉语吗?

KK:不会(中文,笑)

格欣:说得很好。

解说:凯文•凯利,美国《连线》杂志创始执行主编。因其对科技的精准预言,被人们誉为“硅谷精神教父”。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关于大数据、云计算、电子货币等诸多预言先后被现实印证,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腾讯CEO马化腾等都先后把他请到中国,对话互联网发展趋势。微信之父张小龙更是他的忠实信徒,坊间传言,微信的求职者只要说自己看完了凯文凯利的著作《失控》,就能直接通过张小龙面试。搜狗CEO王小川则干脆将他封为“神”。

人们总是期望从他的口中得到未来科技的全貌,以便在下个时代来临之前,提前夺得生存的船票。

格欣:我了解到您曾说过,20年后我们将目睹的最伟大的产品到现在还没有问世。

KK:如果在20年的视野内,我得说,2036,2035年最重要的、最大的主导公司和产品在今天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这使得我们很难去预测什么。但我觉得会有很多类似人工智能的发明。2035年的主导企业会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这是我的猜测和预想。

人工智能是技术的基本准则,现在正是这个时代。所以我预测不出是哪一家公司或者是什么产品。但若关注一下技术发展的周期,未来20年我们正在迈进人工智能时代。

格欣:当我采访[22:20]Ricker Swell时,他说过,未来人类将和机器人齐头并进,他也正致力于这项事业。您认为这会是一个趋势吗?

KK:这会是一个趋势,但我觉得是长期性的,未来20年内不大可能见到成果。我认为这会在很久以后实现,但的确是一个趋势,我们有高级的科学技术,创造自己,改造身体特性,改变基因,但我不认为这些会在20年内发生。

我觉得未来的趋势是,人类将和机器人共同工作……

格欣:而不是齐头并进?

KK:是的,会共同工作,20年后人类将会因为有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共同工作的能力而被雇佣,因为只有做得足够好才能达到和人工智同样的理解水平。人工智能会像外星智能一样,拥有和人类不同的思考方式,所以能理解人工智能并和他们一起工作,将会是非常珍贵的能力。

Part2:人工智能可以被训练和教育

【解说词2】

在一部部好莱坞大片中,人们对于科技的幻想得到了无限的发挥与展现。16年前,受凯文凯利著作《失控》所启发的电影《黑客帝国》也描述了一场人类与机械的战争。(留白,单独展示《黑客帝国》的镜头)

人工智能未来到底是包治百病的暖男大白,还是终将反噬人类的魔鬼?这样的讨论不绝于耳。去年年底,科技大神霍金曾严重警告人们,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最终导致人类灭绝。然而凯文凯利对此的观点却截然相反,他认为这一切没那么糟。

格欣:您觉得未来机器人会征服世界,征服人类吗?

KK:不,机器人没理由这么做。

格欣:为什么?

KK: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我们不愿让机器人掌权,我们可以创造出另一个机器人来阻止其行为,如果之前的机器人做出超出我们意愿范围的事情,我们就制造另一类机器人,任务就是阻止他们那么做。

格欣:机器人为了完成他的任务,会做出失控的事情。

KK:失控……我们有孩子,他们就像是机器人一样,也会做出失控的事情,我们知道如何去解决孩子的失控问题,所以需要去训练他们。教他们对错之分,在他们做坏事的时候予以指导,我们要改变他们,教育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实际上Hans Morave,他是一位伟大的机器人学家,他把机器人称为“智能后代”,我们知道怎么去教育后代。

格欣:和人类一样,有一些孩子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机器人也是如此。

KK:是的,机器人有可能会伤人,因此这些机器人需要被重新编写程序。但他们不会篡权。

格欣:Elon Mask曾做过一个预言,他说五年内将会产生第一起机器人杀人事件。

KK:是的,很有可能。如果汽车由机器人来驾驶,那么肯定会发生机器人驾车撞死人类的事故。但现在在美国,有三万人死于车祸。

格欣:远超机器人伤人的数量。

KK: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不安,为什么?如果一个机器人杀了人,我们暴跳如雷,人类杀了三万同胞,我们却漠不关心。这太愚蠢了。所以从数据上看,会有机器人伤人事件,但机器人仍比人类要安全。

格欣:那么您认为在未来我们应该争取机器人权益吗?就像是我们争取人权一样,并且如何争取呢?

KK:是的,机器人会争取,他们会说,我们要求自己的机器人权益。

格欣:人类应该怎样应对呢?

KK:我认为我们应该签署……有权利必有义务,二者共生共存。如果机器人能够承担职责、履行义务,那么他们就可以拥有权利。但若不能够履行责任与义务,他们就不能有权利。

Part3:苹果、谷歌将失霸主地位,BAT或取而代之

【解说词3】

人工智能的唱好声和唱衰声依旧狂热PK之时,互联网巨头们却早已按捺不住,纷纷投身人工智能的浪潮之中,从微软的小冰和小娜到苹果的Siri和谷歌的GoogleNow,他们急于在人工智能时代正式来临之前抢到船票,寻求一线生机。然而在凯文凯利眼中,时代的脚步无法阻止,如今的巨头或将全部陨落。

格欣:我了解到您在您写的书中做了若干预测,比如您谈到苹果、谷歌、微软以及这些巨头在未来的发展,能在节目里与我们分享一下吗?

KK:其实我的一些预测并不关于特定的公司,而更关注这些公司背后的趋势与走向。因此我认为,就人们接近开发者的程度,以及用户参与建立苹果数据的程度而言,苹果在未来将面临挑战。苹果曾说过,他们尊重用户的隐私,但实际上他们对于用户并不了解多少。

苹果现在正处于一种劣势,长此以往会给他们带来损失。

KK:首先,这些公司不会消失,寿命指的是他们在市场上所占主导地位的时间,我认为是五到七年。所以这些公司仍能存活,继续盈利,但不会再主导市场。因此我想五到七年之后谷歌将不再占主导地位。

格欣:那么谁将主导市场呢?

KK:问题就在这儿,谁将主导市场?我想说的是,这些破坏者们往往来自于行业之外。IBM制造计算机,微软在这方面无法与之抗衡,就在软件方面与其竞争,并取代IBM成为市场主导;没人能在操作软件这方面和微软竞争,就有了一个作为搜索引擎的谷歌来取代它的主导地位;那么来打破谷歌主导地位的,不会是另一个搜索引擎,应该是这之外的企业。会是谁呢?有可能是Dropbox,也有可能是脸书。脸书会继续成长,会制造人工智能,会发展很多项目,因此脸书可能会取代谷歌来主导市场,或者也有可能是中国的公司。可能是阿里巴巴或者腾讯微信,他们都会成为非常强大的平台。

格欣:您对马化腾有什么样的印象?

KK:噢,我得说他非常聪慧,很有创新精神,我觉得他在改善平台,不断增加产品功能,进行创新这几个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我十分尊重他的工作。

格欣:但马化腾照搬了ICQ, OICQ。

KK:不,他们只是照搬了技术。我见过他们的创业方式,人员的个性,企业人才,他们没抄袭任何人。我认为窃取创意是没问题的,你应该复制创意,越多越好,

格欣:10年前有一个词汇叫做C2C,中国式拷贝,是对我们的一个玩笑。您认为这种情况会很快改变吗?

KK:会很快改变的,我不确定改变的速度,但会很快发生变化。我认为下一个10年到20年,可能最多10年吧,肯定会有一个全球知名的中国品牌,比如小米或者其它品牌,一个各国人民都竞相购买的中国制造、中国设计的品牌。这会在10年内发生,并会发生得更加频繁。所以,现在中国的确不擅长从0到1这个阶段,但慢慢它会学会怎样把这一阶段做好。

Part4. 互联网+政策好,但也不该盲目创业

【解说词4】

在KK眼中,哪一家企业的兴衰荣败并无大碍,他关注的是整个行业的变革,未来科技的可能性。但对于大多数企业家而言,他们无法如此的风轻云淡,他们只是行业中的分子,他们必须不断折腾,寻求生存和发展,别无选择。

创业有如围城,城里的人们想出去,城外的创业者们却挤破脑袋想进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你到中关村创业大街走一圈,拉出来十个人,其中九个创业者,还有一个是投资人。他们一面大谈“O2O”,一面大谈特谈“互联网+”,然而在这场春风洗礼的背后,他们又是否真的摆脱掉概念的鼓吹,摸准科技的脉门?

格欣:现在,尤其是在中国,创业者非常多,也有很多人想成为创业者,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KK:问得非常好。我认为毋庸置疑的是,不应该有那么多人想成为创业者,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创业。我所知的第二点是,很多创业者更愿意在团队中工作,而不是作为个体孤军奋战。人们低估了小团队的工作能力,认为还是要做一名独立创始人。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想法,一个人要具备建立一个成功的大企业所需要的所有能力,这样的人是非常罕见的,要达到这一目的也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大多数成功来自于那些可以扩充规模的小团队。

格欣:但这种创业浪潮内会有泡沫吗?

KK:并不会,如果你了解95%的创业者都会失败的话,就不算是泡沫。这只是创业的本质,的确你可以称其为泡沫,但这很正常。

格欣:这是本质。

KK:这很正常,大部分创业公司都会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且不可控,因为创业公司的本质就是,它要在一个对公司并不十分有利的环境下进行运作,对吧?所以他们会失败。

格欣:那么在明天举行的峰会上,吉林远东集团会发布他们的“互联网+”战略,您以前听说过这个术语吗?

KK:听说过。互联网+在中国十分流行,我了解到,它作为一项尖端战略,正试图推动中国迈向互联网时代。

格欣:您怎样看互联网在农业中的运用呢?

KK:首先,你有可能会想,耕作,大米,这些怎么能和互联网有关?这也说不通。我想向人们强调的是,任何商务,所有商务,现在都是数据化的商务,都与信息数据密切相关,因此都会成为互联网商务。这并不是仅仅发展成为电子零售或是网购这么简单,从互联网的角度上讲,所有环节都被网络连接起来,这之间有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如果你具备这些条件,那么你就是一个互联网+的公司。农业正日益被数据所驱动,需要信息和数据的支持。那么农业是如何网络化的呢?如果你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来给拖拉机规定路线,这就是互联网+;如果你使用网络来获取市场价格,这就是互联网+;如果你在土壤里置入传感器来指示是否需要加水加肥,这也是互联网+。任何使农业变得更加有效的方式,都是互联网+的操作方式。

Part5:真实的KK:科技布道者?还是走穴洋忽悠?

【解说词5】

近几年,凯文凯利频繁活跃于中国,科技布道,展望未来。也正是如此,人们开始将他推上舆论的道德高坛,一时间,赞扬声、讨伐声,甚至有人直言凯文凯利只是个大忽悠。

格欣:我们谈论了很多关于未来的预测,人们喜欢听你的预言。但我了解到您本人并不认同自己是个预言家这种说法,为什么?

KK:因为人们会记住自己做对的事,忘记自己做错的事。

格欣:好的,这种说法很有意思,我也想问您一个问题,当互联网刚刚问世,我记得《连线》杂志评论到,互联网就像是下一版,2.0版的电视。您记得吗?也许这是您的一条错误预言?

KK:呃,其实我说的是……我翻看了几期早期发行的《连线》,意识到那并不是预言,我们也没那么说过,而是一种设想,是一种形容,描述我们《连线》杂志及其所有员工对互联网的期待。最早的互联网,抱歉,实际上是万维网出现于1995年后,我们想象万维网会成为一种很棒的电视类科技产物,有5000个、甚至50000个频道。但我们以为是由传媒公司来制作这些频道,我们是这么想的。所以你可以自由选择,有购物频道,有制作啤酒的频道,有各种各样的频道,由传媒公司制作,这就与当时只有4个频道的电视截然不同了,他们会说,不可能,你们不可能有50000个频道。但是我们错在,播出的内容并非由五万个公司、或几个公司制造,而是被观众所创造,是用户们产生了网络上的内容。这在当时是很难预见的,即使这之后我写了《失控》这本书,解释了这种可能性的原因,但能想象到用户构建网络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用户没有工具,没有经济支持,所以这很出乎意料。

格欣:所以即使您处于非常前沿的位置,比普通人更高瞻远瞩,您仍没能预见到世界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KK:是的,很难预见到用户编辑互联网内容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就像维基百科,最开始我并不相信维基百科可能成功,每人都能……这是百科全书啊,你怎么能信任它呢?貌似不可能。

格欣:那么当您看到维基百科越来越受欢迎时,您是怎么想的?

KK:这启发我要去相信更多不可能的事情,让我……当我听说比如Airbnb的时候,你得把房子租给陌生人,我真觉得这行不通,但接下来我会停下来想一想,等等,维基百科都成功了,我也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想法。我最近听一个风险投资人士,应该是[46:40] Chris Socker,他说起他们原本有投资Uber的机会,却错失掉了。

格欣:我听很多人说起他们错失了投资Uber的机会。

KK:因为他们觉得负面效应是,很多人会起诉你,出租车公司会阻止你。所以他让这些负面的可能性蒙住了双眼,看不到积极向上的一面。这是我从过去中学到的,应该试着去关注,这些新兴事物的优点是怎样战胜其弱点的。

格欣:您还做过错误的预测吗?

KK:噢天哪,太多了。比如当我初次见到第一版的Photoshop时,当时我是个摄影师,所以我觉得没人会……它怪里怪气的,不太……我也说不清。所以我的第一印象是,这软件像个玩具,很可爱,但不适合严肃的摄影师,他们不会使用这个软件。然后我错的一塌糊涂,因为它优化得又快又好,当然现在我经常使用这个软件。

【解说词6】

张向东曾说:“KK是科技预言家,但不是巫学家,大家要与他的观点碰撞,而并非膜拜”。在科技发展面前,KK也会有错误,也会有“短视”,正如他自己所说:“你们不要相信我说的,你们自己去尝试”。对于KK,我们不必捧杀,更不必棒杀。至少他如游侠一般,马不停蹄地穿梭于世界各地的演讲台、座谈会,让更多的人去思考科技的意义,这种思考和传播本身或许已经足够可贵。

[责任编辑:陈瑞苘]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