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医家:O2O患者诊疗App


来源:凤凰科技

凤凰科技讯7月4日消息,创业记沙龙——O2O热潮中的冷思考今日在3W咖啡举办,医家作为O2O创业项目参加了创业记路演。医家致力于打造医疗专业垂直领域的“脉脉+

 

医家负责人

凤凰科技讯 7月4日消息,创业记沙龙——“O2O热潮中的冷思考”今日在3W咖啡举办,医家作为O2O创业项目参加了创业记路演。医家致力于打造医疗专业垂直领域的“脉脉+猎聘+轻问诊+病友圈+上门诊疗O2O”的模式。关注专业医生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成长,建立病人个体差异的健康咨询和疾病库并最终通过O2O的模式形成患者诊疗过程的全闭环。

以下为路演实录:

主办方一开始跟我联系的时候,我很惊讶,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并不是看起来那么O2O的项目,我们更靠近互联网+,但是确实有O2O的功能在里面。

我们可能更关注于医生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成长,并且给我们的用户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做一些健康咨询和疾病库,同时也通过O2O的模式形成诊疗过程的全闭环,这是我们想做的东西。相信在座的都知道看病难,难在哪儿?挂不上号?看完了自己还不放心还是不知道自己的疾病到底多严重。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给大家一个解决方案。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数据,医生群体内使用相关移动互联网32%是由同事推荐,18%由药企推荐,互联网媒体占到29%。实际上医生更希望在平台上获得什么?医生也要学习,他们占比第一的希望得到医学服务的相关信息,进行学术交流,做一些远程教育。对于医生在APP上管理病人只有很小的比例,12%。现在看病难,有多少人在医院是有关系的?每个人必须认识的人群里面有一个医生、老师、律师,这是必须认识的。不光大家看病难,医生看病也很难。比如我是一个外科大夫,但是有人突然来找我,我的好朋友家里面有心脏类型的疾病或者其它内科性的疾病,我很少认识相关医院的专业医生,其实在医院内部这些人脉还没有打通。第二,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医生是一个好医生?我们不知道。我们建立一套系统,对于医生在整个大体系内诊疗的患者次数、分享的病例次数、查阅相关疾病的文献次数,逐步升级,我们用户一言就可以看到这个专家对于这类疾病有哪些见解。还有轻问诊当中无法准确问出病人信息,我们咨询医生花了一百块钱找医生,专家说有什么问题?我说肚子疼或者哪儿不舒服。到底怎么不舒服,一百块钱医生无法给你准确答案。我们用O2O的形式,医生上门给你形成一个初步诊疗形成病例库存,直接请三甲医院医生进行会诊。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没有双向转诊建立起来,医疗资源没有准确对接,小蜜蜂的同志说可以去帮助医院挂号看病。去社区医院开一个转诊通知,不用挂号,根据医联体上面对接的三甲医院可以走绿色通道。我们建立医生垂直的交互社区,要聚拢医生,医疗领域最核心的资源还是医生,我们要搭建学术推广平台用它提高黏性。每个人有一个病例库,检索相关的治疗方案,让治疗更放心。

我们团队有医学相关背景,技术合伙人注重于后台,运营合伙人有京东产品的经验。市场方面如何挣钱?包括医生患者、医疗机构、药企都是我们的客户,有一个平台收费。

对比竞品,我们切入的角度不同,我们更关注和医生的交流,黏住医生,产生医生的附加价值。我们有一些问题,你的病例讨论去分享病例,你也可以去随诊。大体就是这些,比较新颖比较好玩,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欢迎大家拍砖。

以下为投资人提问实录:

凤凰财经创新中心总监权静:这个产品是2B还是2C的?

A:都有。

凤凰财经创新中心总监权静:用户是医生而不是消费者?

A:都有,医疗主体三个人群,医生、用户和相关商业集团,这三方面都会做。

凤凰财经创新中心总监权静:一个产品主流的用户群?

A:主流用户群是医生还有用户。无所谓主流不主流,医疗这件事情更多是人和人的关联,医生也会用,用户也会用,没有医生和用户就没有医疗这件事。

凤凰财经创新中心总监权静:现在看不清楚没法下结论,这个是比较有挑战的地方,你一个产品又2B又2C,这个比较困难。

A:确实我们遇到这样的挑战,好在我们有非常丰富的行业经验,类似用户三甲医生,60%来自于三甲医院主治医师级别,另外一百位可以随时出诊的二级医院出诊团队。现在尤其涉及到初诊慢病人群,大部分厂商也好医院也好都在做患者教育,这是比较好的推广途径。

[责任编辑:陈妍]

标签:创业记 路演 医家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