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这就是未来!”
3月25日,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在北京高峰时段试乘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后,对萝卜快跑的安全和舒适性给出了高度赞许,并表示“欢迎萝卜快跑来新加坡”。
随后,这句评价迅速登上多家科技媒体,这不仅是对一家中国企业的认可,更折射出海外国家对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迫切需求。
更有人猜测,萝卜快跑正在加快在海外的落地,新加坡或是潜在市场。
更早前,今年2月,李彦宏出席“世界政府峰会”(World Goverments Summit 2025),并与阿联酋AI部长奥马尔·苏丹·奥拉马(Omar Sultan AI Olama)进行对谈。奥马尔·苏丹·奥拉马表示,“期待在明年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大会上,所有车队都是由萝卜快跑支持的无人驾驶。”
这些看似分散的事件,实则暗藏一条清晰的逻辑链——当欧美仍在无人驾驶的伦理争议中徘徊时,中国技术已悄然叩开新兴市场的大门,并加速落地。
这背后,一场由技术、政策共同驱动的全球出行市场变革已悄然展开。
其实上述外国政要点赞萝卜快跑的逻辑很容易理解,中国的城市众多、道路系统复杂,如果萝卜快跑在中国能跑,那么在其他国家也能跑。
而在所有人最关注的安全性上,萝卜快跑更加有底气。据了解,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也就是新加坡副总理此次体验的车型)全面采用了“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的方案。经实际验证,其安全性比人开车高出 10倍,安全水平接近国产大飞机C919。
李彦宏和阿联酋AI部长在对谈中也提到,“我们已经证明,Robotaxi比人开车安全得多,它至少更安全10倍。每年全球有超过10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但有了Robotaxi,死亡率可以大大降低。这仍然是一个新行业、新领域,人们对事故的容忍度很低。我们非常重视安全问题,截至今天,我们已经落地服务了两三年,还没有发生任何严重事故。”
2025年1月,国际权威认证机构SGS为百度Apollo颁发了安全ASIL D认证证书,这是安全领域最高级别的产品认证,也标志着Apollo软硬件系统方案的功能安全水平得到国际认可。
同时,为了保障乘客的舒适,第六代车还加入了后排座椅按摩加热功能、空间宽敞媲美迈巴赫。有体验过的网友在网上分享,“无人驾驶汽车空气不臭、有空调、听自己想听的歌、空间舒适,乘坐时变道启停都很丝滑。”
也正是由于安全、舒适的特性,外国政要才纷纷表示认可,并希望引入本国。
而从地域来看,新加坡和迪拜,一个被誉为“东南亚首都”,一个是中东“智慧城市”标杆,二者都不遗余力的希望发展无人驾驶技术。
新加坡作为发达国家,国土面积仅约735平方公里(2023年数据),机动车保有量却接近100万辆。国土面积小、车辆多,交通拥堵一度给所有交通参与者带来巨大的时间损失,也让政府十分头疼。因此早在2013年,新加坡政府就已提出“新加坡自动车计划”,正式开启新加坡自动驾驶应用之路。2017年,新加坡政府还修订《道路交通法》,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进行测试。
与新加坡相比,中东国家在自无人驾驶上的动作要晚一些,不过也十分坚定,无人驾驶已成为中东多国的战略方向。比如,迪拜计划2030年实现25%出行由无人驾驶完成,并豪掷1.5亿美元建设测试区;沙特的决心更加坚定,在“2030愿景”中,自动驾驶被列为智慧城市核心;卡塔尔则计划建立自己的无人驾驶公交系统。
外界认为,对过去曾深度依赖石油经济的海湾国家而言,无人驾驶既是产业转型的抓手,更是争夺全球科技话语权的关键。
中国企业的嗅觉正源于此。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无人驾驶企业正在打破“跟随者”标签,成长为“规则定制者”,这或许也是两地领导纷纷点赞萝卜快跑的原因。
海外媒体《经济学人》在文章中盛赞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处于领先地位。去年7月10日,《华尔街日报》也称中国已经主导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并在无人驾驶领域赶上了西方,以萝卜快跑等为代表的中国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技术。
从商业逻辑看,外界猜测不无道理——东南亚开辟右舵左行市场,中东验证政企合作模式。
近几年,全球无人驾驶行业陷入“高投入陷阱”。Waymo单车成本超百万美元,特斯拉Cybercab量产一再推迟,相关企业扎堆IPO希望缓解资金压力。
而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在于把无人驾驶的落地门槛做到“最低”。
萝卜快跑第六代车的价格(20.46万元)只有谷歌Waymo的1/7,比2026年量产的CyberCab(3万美元)的也要低。而且萝卜快跑在城市的部署和无人车的落地只需要六个月甚至更短时间,也大幅优于其他企业。
与特斯拉从L2至L4的渐进式路线不同,萝卜快跑从始至终坚持L4路线。一致的设定标准、质量标准,成为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系统快速创新和批量生产的重要保障,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前装量产的L4级别无人车。
过硬的技术,让萝卜快跑即使在海外市场也保持着足够的竞争力。
目前,萝卜快跑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等十多个城市落地服务,积累了大量的真实交通场景中的数据,涵盖极端天气、人车混行、高峰堵车等多种场景。
这些数据训练出的Apollo ADFM大模型,让系统面对突发状况的决策速度比人类更快,能够更好适应不同城市场景。
百度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萝卜快跑提供的服务订单已超过110万单,同比增长36%。截至2025年3月,萝卜快跑累计为公众提供的出行服务订单超过1000万单。
更高效便捷的落地速度、更舒适安全的体验以及上千万订单的安全执行,成为萝卜快跑独树一帜、征战全球的法宝。
无人驾驶出海,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当西方仍在争论无人驾驶的伦理与法规时,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中国玩家,已用“低落地门槛、高安全验证、全场景覆盖”的中国逻辑,为世界提供了一份兼具理想与务实的答案。
中国企业的答卷或许不够完美,但其展现的工程化能力与生态思维,已为行业指明一条新路——未来的无人驾驶,不再是实验室里的完美主义,而属于那些能用“接地气”方案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玩家。
当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说出“这就是未来”时,十年后的新加坡街景或许已在他眼前铺展——萝卜快跑的无人车队高效而稳健,融入这座城市的每一条交通动脉。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凤凰网科技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