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卖东西的都喊着做内容做社交 消费平台逐渐“隐身”


来源:凤凰科技

入口不再只是单一的app,它可以是公众号、微博号、头条号构成的“隐形网络”,还有可能是多个跨平台的用户触达路径。

消费平台逐渐“隐身”

凤凰科技讯(作者/王玄璇)当人们在“精神价值”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创业者如何把握机会?

“成为新型消费平台,将内容、粉丝、服务融为一体。”这是元璟资本最新的分析给出的建议。元璟资本由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吴泳铭和投资人王琦于2015年成立,投资了ofo共享单车、在行-分答等创业公司。

1月11日,元璟资本发布了名为《洞察:消费平台新机会》的分析报告,其合伙人陈洪亮表示,“新型消费平台正在酝酿,在这里,传统店铺成了内容生产者,用户成为粉丝。这类平台甚至都不一定有统一的入口,也许‘隐身’在各类社交网络的账号当中。”

陈洪亮认为,新一代消费平台的四大特征为前台呈现内容化、平台前端隐性化、平台用户粉丝化和平台后端服务化,平台应该将内容、粉丝、服务融为一体。

新一代消费平台特征

前台呈现内容化

成为消费主力人群的80、90后不仅重服务、重品质、重享受,还更加重视参与感和认同感。商家必须化身专家和网红,人们不是购买而是阅读一件商品、一种服务。

一个数据可以看出重视新型消费的需求正在增多:2016年,传统“货架式”电商创业项目的融资,已经同比下降63%,与此同时,包括公众号在内的内容电商有12%的上升。

平台前端隐性化

入口不再只是单一的app,它可以是公众号、微博号、头条号构成的“隐形网络”,还有可能是多个跨平台的用户触达路径。

二更副总裁林冠朝在现场表示,科学的内容分发系统对二更短视频的传播非常重要,二更会根据不同的分发渠道去定制不同内容,还搭建了“二更食堂”、“更城市”系列等多个公众号、头条号。

平台用户粉丝化

用户和商家之前突破了单纯的交易关系,中心化流量分配将被改变,品牌不是依赖在平台“买位置”,而是能够在平台上获得自有流量。

以分答为例,答主的活跃正在带动用户粘性,大V褚明宇的分答粉丝数已经超过微博,“答主”在分答的经营和分享,同时也带动了这些大v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粉丝数的提升。

平台后端服务化

这可能是最难实现的一步,不仅意味着平台需要提供共性的基础服务,比如支付、众筹等,还意味着平台必须不断创新增值服务,因为这样才能提升对平台上各个品牌的粘性。

例如,二更希望为内容生产者提供跨平台用户画像、广告商对接渠道、多样化素材库等服务。开始众筹正在计划为众筹发起人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包括为平台上的餐饮项目集中洽谈商场入驻,为民宿众筹项目提供选址拿地服务等。

“消费升级、社交网络带来的个性化、中国超高的人口密度、全球领先的物流与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柔性供应链生产线,这使得未来中国的非标类品牌会大量的碎片化,这一定会催生出聚合服务新品牌的新兴平台。”陈洪亮表示。

[责任编辑:王芮 PT002]

责任编辑:王芮 PT00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