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7月起微信、支付宝余额使用将受限 可能会收不到钱?


来源:爱范儿

在此前召开的两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透露,7 月1 日起央行将运行新的非银行支付账户体系,相关文件则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如果你还记得,3月的第一天就发生了件大事:微信提现要收手续费了,每个账号的终身免费累计额度为1000元。具体规定如下:

自2016年3月1日起,每人累计享有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额度后按提现金额的0.1% 收取手续费,单笔手续费小于0.1元,按照0.1元收取。

这事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弃用微信钱包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这件事过后没多久,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在此前召开的两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透露,7 月1 日起央行将运行新的非银行支付账户体系,相关文件则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相信你肯定没兴趣读这份文件,AppSo帮你整理出了最值得关心的信息。只要三分钟,你就能知道所有该知道的

新规定说了什么?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在支付机构(也就是微信、支付宝等等)建立支付帐号必须得实名制了,不允许匿名和假名账户存在。

另外,用户在微信钱包的“零钱”、在支付宝的“余额”也有了额度限制。根据身份核实方式的多少,账户将被划为三类:

根据身份核实方式的多少,账户将被划为三类

如果看不懂这个不说人话的表格,你只要明确下面三点就可以了:

限额仅针对账户余额:“余额”指的是放在微信钱包里的“余额”和支付宝里的“余额”。如果你是用微信/支付宝通过银行支付(例如银行网关支付、快捷支付等),那么不受影响;“身份核实方式”的定义:包括身份证、手机号和银行卡三种;I、II、III 账户的分类原则:是I、II、III 类账户取决于你通过了几种身份核实方式,是哪一类账户直接影响到“余额”付款限额。需要注意的是,I 类账户的1000 元限额是终身的,但II 和III 类账户的限额(10 万元和20 万元)是按年计算的。你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余额消费将受到限制:从7 月1 日开始算,I 类账户的余额付款终身累计不能超过1000 元,II、III 类账户的年限额分别为10 万和20 万元。这意味着在微信用余额发红包、充话费、转账等任何支出行为,都会消耗这个额度;

如果很在意手续费,那就尽量不用微信收钱:因为这些钱都会直接进入你的“零钱”,而从3 月1 号开始,每个微信用户的终身免费提现额度只有1000 元,超出的额度就要收手续费。

如果不提现而选择直接消费,又会受到《新规定》的额度限制。所以我们建议,要收钱尽量用支付宝或者银行转账……(支付宝提现目前不需要手续费。)

你还可能收不到钱:支付宝方面表示:“如果您的账户不进行实名,将无法接收来自他人的红包、打赏、转账等,需要先不全身份信息才能收款。”

FullSizeRender-2

不实名会怎么样

你现在应该做什么?

第一件事:确认自己目前的余额支付额度。

支付宝用户:可以在“我的”-“余额”里看到目前的余额支付额度。如果暂时没有显示,7 月1 日开始就能看到了。

alipayye

支付宝用户

微信用户:目前似乎没有哪个地方可以看到自己的额度,我们翻遍了微信支付的帮助页面,只能看到“微信支付添加过银行卡的用户都是实名用户。若以前绑定过银行卡,后来解绑,也已经完成实名,无需再绑卡。”

FullSizeRender 2

确认是否已经实名

第二件事:如果你希望提高额度(最高20 万/年),那就做下面这些事情。

支付宝用户:在“我的”里点击头像,然后选择“账户详情”里的“实名认证”(或“身份信息”),根据提示操作即可完成实名认证。

alipaysm

支付宝用户

如果想升级成III 类账户,支付宝官方的操作指示如下:

I 类:绑张银行卡就够了;

II 类:上传身份证、或再绑定一张不同银行的银行卡即可;

III 类:在II 类的基础上再加2 项验证就够啦。比如:在支付宝里交水、电、燃气、有线电视费; 在支付宝里买火车票、买机票; 在支付宝里买保险; 开通芝麻信用……

微信用户:按照微信官方的指示,只需要绑银行卡就可以了…… 我们猜如果想升级成III 类账户,也可以参考支付宝的指示,在微信里完成一些消费即可。

想绑定银行卡,打开微信找到“我”-“钱包”-“银行卡”-“添加银行卡”,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最后的话

每次类似有这样的事情,总会有一些人会制造流言来引起大众恐慌。

比如上一次“海淘新政”事件,海关入境大厅变垃圾场、黄渤在上海浦东机场海关被扣等文章纷纷10万+,诸多人在评论区义愤填膺。

比如这一次,就有人说如果不实名,微信里的“零钱”和支付宝里的“余额”就会消失或者被冻结。

以下是微信官方对此问题的解答:

FullSizeRender 3

微信辟谣

AppSo希望大家免受这些流言的困扰,也建议大家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消息,应该选择相对可靠的信源。

除此之外,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工具(包括脑子)去甄别接收到的信息,不要因为“懒”或“蠢”让自己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程贺 PT004]

责任编辑:程贺 PT004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