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朱啸虎不要“狂啸”:给文明以岁月 给岁月以文明
科技
科技 > 人工智能 > 正文
站内

请朱啸虎不要“狂啸”:给文明以岁月 给岁月以文明

朱啸虎的突然 “退票”,让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炸了锅。

"反共识者"朱啸虎近日说,金沙江天使基金在过去几年投过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最近几个月都在退出。原因是觉得商业路径还是不清,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就会翻跟头,但商业化在哪里?

正当众人拾柴烈火烹油时,他往上泼凉水,结果可想而知,很快就激起了巨大舆论浪花,可谓:朱啸虎一啸众人惊,攀峰跃涧荡回声。

给文明以岁月,给岁月以文明

无论上述各方观点如何,也不用讨论谁对谁错,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技术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该让资本如何对待那些注定要改变人类的技术。

希望资本能给技术一些时间,并在这个时间内善待他们。

每一项颠覆性技术的诞生,都像一颗被投入时空长河的种子。不仅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还有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这些注定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技术,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孕育。

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投资者不能给文明以岁月,但是否能给岁月以文明,资本最底线的伦理应是:若不能添柴助燃,至少不要狂泼冷水。

传统风险定价模型只计算财务回报,却忽视了两组关键变量:一个是,将技术突破对人类文明的长期贡献纳入估值体系;另一个是,评估投资风险时,预留社会适应成本。

当前,投资行业的逻辑有必要进行大变革。

首先,在技术大爆发的当下,原来一个看似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收获的赛道,可能因为某一个关键技术的突然突破就彻底改变,这样的例子已经有很多。过早的“先见之明”反而可能让自己错过良机;

其次,互联网时代的短平快投资模式很难再现,现在明显已经进入硬科技投资时代,投资回报期注定延长,这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王兴兴用七年时间将四足机器人从“手搓玩具”变成央视春晚的科技符号,证明伟大技术需要“允许失败的时间容器”。等不了宇树的那些投资人必定已经后悔,现在想投资则要看创业者的脸色。

因此,资本应该重新定义自己角色,不是用冰冷的财务模型去观照技术火种,资本市场与技术演进应是“共振”而非“博弈”。

最伟大的投资,我想不应仅仅是赚了多少倍的钱,而应该是赚钱的同时,推动了社会进步,这需要投资人有一颗“人心”,坚信在岁月长河中人类文明的无限可能性。

推荐0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网科技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