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在全球生成式AI的技术变革中,深圳市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AYVISION)率先实现突破性创新——其自主研发的国产AI汽车造型设计平台「麦艺画板」近日正式发布。“麦艺画板”通过生成式AI与工业设计系统的深度结合,实现了造型创意设计到3D效果图,再到VR评审的全流程智能化,将外观设计节省至1小时内,传统单车型开发周期压缩58%,填补国内汽车设计工具链空白。
(图为 “麦艺画板”产品示意图。瑞云科技供图)
2D线稿草图秒变3D渲染图或成汽车设计行业新标配
据了解,在传统工业设计流程中,从设计师提交二维线稿设计图到数模师完成可用三维模型,通常需要15个工作日的建模周期。这个周期包含拓扑结构规划、NURBS曲面构建、多分辨率网格优化等专业技术环节,期间往往需要进行3-5轮返工迭代。而基于「麦艺画板」的AI建模系统,通过自主研发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实现了二维设计稿到结构化四边形网格的智能转换:设计师仅需60秒即可生成符合工业布线标准的四边面模型,并且可指定3-10W面数生成范围,可精准适配从产品外观设计到工程仿真的不同精度需求。系统输出的多格式兼容方案涵盖OBJ、FBX、GLB、USDZ、STL等主流格式更实现了设计数据在3DMAX、Blender、C4D、UE5等不同软件平台的无损流转,将传统工作流程中的跨部门协作障碍转化为无缝衔接的数字化流程。经实测数据显示,该技术方案使建模效率提升达360倍,单个项目平均节省人力成本42.6%。
(图为 “麦艺画板”产品示意图。瑞云科技供图)
从3D再到VR,彻底激活汽车设计团队效能
在众多汽车制造商中,3D和VR评审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传统工作流存在显著的效率瓶颈:主机厂构建可视化评审系统通常需要组建10-15人的专业团队,耗费8-12周进行场景建模、功能开发及系统联调,且后期维护成本高达项目总投入的35%。「麦艺画板」研发的智能评审平台突破性地整合了虚幻引擎与WebGL轻量化渲染技术,该系统能实现全流程数据贯通,将模型通过Blender导出Datasmith,导出后系统后台会自动生成一个多模态评审矩阵链接,用户通过该链接可选择WEBGL、3D或VR中的任意一种评审系统进行操作。该评审系统支持多人、跨地域、跨设备的同时评审,具备存档、录制、语音通讯、飞行模式、平板模式、VR模式、PC模式、动画播放、3D绘制标注、视点切换、位移、旋转、透视模型
查看、3D剖切、3D测量、场景切换、材质更换等多种功能,这些都是评审流程中经常需要的功能。一键导入并生成评审系统的便捷操作,使得设计师能够迅速创建评审场景,大幅度缩短了传统评审系统搭建所需的时间。经头部车企实测,该平台使评审系统搭建周期从行业平均的62人天压缩至0.5人天,单车型开发周期缩短58%,且评审数据复用率提升至92%。目前已在汽车外饰评审、人机工程验证等14个核心场景完成技术部署。并支持私有化部署,保护汽车企业的知识产权。
深圳瑞云科技推出AI工业设计工具「麦艺画板」 探索汽车设计智能化新路径——专访瑞云科技CEO邹琼
(图为瑞云科技CEO邹琼介绍“麦艺画板”技术逻辑。瑞云科技供图)
从影视特效到工业设计:技术跨界融合
作为曾参与《哪吒之魔童降世》《长津湖》等影视作品特效制作的科技企业,瑞云科技此次跨界工业设计领域引发关注。邹琼表示:“影视特效对实时渲染和细节处理的要求极高,这为我们的AI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麦艺画板’是技术跨界应用的成果,希望为传统工业设计注入新动能。”
据其介绍,「麦艺画板」的核心能力在于通过AI模型快速完成汽车造型设计全流程。设计师仅需输入线稿或创意轮廓,系统即可在1小时内生成高精度3D模型及渲染图,并支持通过局部涂抹实现实时修改。“传统设计周期长达数周,而AI技术将大幅压缩这一时间,帮助企业更快响应市场。”邹琼补充道。
(图为设计师正在使用‘麦艺画板’设计汽车外观。瑞云科技供图)
技术底座:4000万张图像训练与行业实践
面对AI工具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可靠性问题,邹琼坦言:“技术落地的核心在于数据与场景适配。”他透露,研发团队通过训练超4000万张汽车外观与内饰图像数据,覆盖主流品牌设计风格,使算法能够精准识别设计意图。此外,产品上线前已与多家车企合作完成定制化项目测试。“这些实践验证了技术稳定性,也为后续迭代提供了方向。”
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瑞云科技推出私有化部署方案,支持企业定制专属工具并加密设计数据。“我们在影视行业是拥有TPN安全认证,所以我们会借助之前在影视行业积累的数据安全经验,能确保云端存储与传输的安全性。”邹琼强调。
未来布局:从汽车到通用工业设计
谈及技术延伸,邹琼透露,瑞云科技计划将AI设计能力拓展至家电、消费电子等通用工业领域。“汽车设计是复杂场景的‘试金石’,后续我们将开放更多模块化功能,降低中小企业的使用门槛。”
(瑞云科技参与渲染的影视作品合集。瑞云科技供图)
从影视特效的“造梦者”到工业设计的“赋能者”,瑞云科技的跨界尝试折射出AI技术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全面落地。然而,如何在效率与创意、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找到平衡,仍是行业共同面对的课题。正如邹琼所言:“对于很多行业来讲,AI技术将会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凤凰网科技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