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1570亿美元的OpenAI,依旧走在悬崖边上
科技
科技 > 人工智能 > 正文

估值1570亿美元的OpenAI,依旧走在悬崖边上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明星公司,OpenAI的人员动荡还在继续。

10月10日,o1推理模型贡献者之一Luke Metz,发文称自己即将离开OpenAI。

估值1570亿美元的OpenAI,依旧走在悬崖边上

来源:X平台截图

无独有偶,10月4日,Sora团队负责人之一Tim Brooks也表示自己已离开OpenAI,将加入OpenAI的竞争对手谷歌DeepMind。

估值1570亿美元的OpenAI,依旧走在悬崖边上

来源:X平台截图

这对今年不断传出高管、元老出走消息的OpenAI而言,并不算是什么“大新闻”。但尴尬的是,当地时间10月2日,OpenAI刚刚宣布完成最新一轮66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达到1570亿美元。

本轮融资为美国风投公司Thrive Capital领投,微软、英伟达、软银集团、Khosla Ventures、富达、阿联酋政府支持的投资基金MGX等跟投。

除了融资,OpenAI还与摩根大通、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桑坦德银行、富国银行、三井住友银行、瑞银和汇丰银行建立了40亿美元的循环信贷额度。OpenAI称其现在可以获得超过10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并表示,这些资金将用于继续投资AI研究和产品、扩大基础设施以及吸引人才等方面。

巨额资金和超高估值的加持,也没有打破OpenAI的核心人员出走的“怪圈”,并再次将OpenAI内部的撕扯和分歧展露于人前,即OpenAI特殊组织架构与商业化进程之间的矛盾。

这次融资无疑加剧了此矛盾。据OpenAI官网,本轮融资以可转债形式提供。据外媒报道,如果OpenAI在两年时间内未能成功转型为一家营利性企业,投资者可以撤回资金,还可以获得9%的利息。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预计OpenAI到2029财年才会盈利,届时收入将达到1000亿美元。

盈利也是目前所有大模型创业公司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作为一家估值高达1570亿美元的公司,最后投资人怎么退出?还有此前和微软的利润分红协议等一堆乱七八糟的事,阿尔特曼都必须解决,毕竟公司要活下去。”一位投资人说。

一、四分五裂的创始团队

2023年11月17日,阿尔特曼突然被OpenAI非营利性董事会免去CEO和董事职位。与这场“免职风波”一样令人猝不及防的是,不过5天时间,阿尔特曼就在全体员工的请愿下华丽“回宫”。

但经历了OpenAI“宫斗”事件,ChatGPT带来的光环被“祛魅”后,实际上,早在这场“闹剧”发生的前5年,就有超过30位高管、工程师及员工从OpenAI离职。

本次阿尔特曼的回归,不是万众一心高呼“龙王归位”的爽文情节,也没有“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悲壮,究根到底,一切都是理念分歧、利益冲突的缩影。

内部分歧并没有因这次宫斗得到妥善解决,相反,隐患在进一步加重:是技术(包括安全)还是商业,阿尔特曼和OpenAI必须二选一。

2024年5月,OpenAI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stkever)宣布离职,1个多月后,他宣布自己创办一家名为“安全超级智能(SSI)”的企业。联合创始人之一约翰·舒尔曼(John Schulman)8月离职,加入对手Anthropic。一直力挺阿尔特曼的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宣布自8月底休假。9月24日,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辞职。

自此,凭借ChatGPT和GPT-4拉开AI2.0时代大幕的OpenAI初始管理团队,只剩下阿尔特曼一人。

对此,马斯克紧跟着在X平台上发文嘲讽“Sam Altman is Little Finger”,并转发了与阿尔特曼合照的其他三位高管逐渐被抹去的帖子。

估值1570亿美元的OpenAI,依旧走在悬崖边上

来源:X平台截图

据不完全统计,OpenAI今年已经有十余位高管离职,截至目前,OpenAI前期的11位联合创始人,仅剩下阿尔特曼、OpenAI语言和代码生成团队负责人Wojciech Zaremba,以及休假中的格雷格。

回归后的阿尔特曼,也在不断收紧权力,让OpenAI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进。“宫变”时参与的董事会成员仅剩一人,阿尔特曼重回董事会,新成员中,商业人才显著增多,包括前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首席执行官Dr.Sue Desmond-Hellmann、前索尼全球执行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Nicole Seligman,以及Instacart首席执行官兼主席Fidji Simo等。

这也回应了此前OpenAI关于技术还是商业的选择。在上述投资人看来,对于当下的阿尔特曼和OpenAI而言,既然选择了商业,那需要的人,就不能只是纯粹的“技术”人了。

一位投资人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也表示,首先,OpenAI的很多元老在价值观上和阿尔特曼等人是有冲突的;其次,他们可能也不喜欢阿尔特曼的管理风格;第三,很多人属于OpenAI早期成员,尤其是管理层,就相当于已经镀了层金,无论出来做什么都会受到资本的追捧,像伊利亚一出来创业,公司估值就到了50亿美元。这几点加持之下,对于离职的人而言,离开OpenAI的个人收益可能会更大。

不过,频繁的人员流动并没有阻碍OpenAI扩张的野心。离职潮发生的同时,OpenAI也在疯狂扩招,并引入了来自Instagram、Meta等多家社交媒体公司的前高管或产品负责人。据OpenAI官网显示,目前公司有172个岗位在招,其中以技术和销售岗位为主。

估值1570亿美元的OpenAI,依旧走在悬崖边上

来源:OpenAI官网截图

在上述投资人看来,目前OpenAI的薪酬还是足够有竞争力的,也会有足够多的“牛人”留下来,公司肯定还会往前走,但到底能走多快,就需要时间检验了。

二、巨额融资背后的代价

马斯克曾在多个社交场合反复强调,OpenAI成立时的定位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初衷是“推动AGI造福人类”,这一性质也决定了OpenAI必将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公司。

据晚点《阿尔特曼的权力之路》报道,2018年,在马斯克离开OpenAI并拒绝为其提供资金后,OpenAI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困境,阿尔特曼不得不寻找同盟解决困境。当年年底,他跟微软达成了合作协议——微软向OpenAI投资10亿美元,双方还在微软的Azure云平台上进行了深度合作。

估值1570亿美元的OpenAI,依旧走在悬崖边上

来源:视觉中国

除此之外,阿尔特曼还重新设计了OpenAI的股权架构,在原来非营利组织的架构上又设立了一个营利实体,引入外部资本,并按照利润的增长设立了四个阶段,在前三个阶段,利润回报将向外部投资者倾斜;而到了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利润达到1500亿美元之后,OpenAI母公司将无偿收回所有股权。OpenAI再度回归成为一家非营利机构。

这个在当年看起来天才无比的设计,却成了阿尔特曼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在这一年内,OpenAI似乎都在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由非营利性组织完全转变为营利性公司。

对此,上述投资人表示:“我觉得OpenAI改变肯定是迟早的事情,不然投资人怎么赚钱?”

对于当下的OpenAI而言,没有新的资金注入,公司也很难扛得住。据《纽约时报》报道,目前,ChatGPT是排名第二的iPhone应用程序,预计今年将带来27亿美元的收入,公司总收入为37亿美元。与此同时,OpenAI今年一年的亏损预计达50亿美元。这些数字还不包括向员工支付的基于股权的薪酬,以及还没有充分解释的几项巨额支出。

“o1的推理成本比原来简单版本多了一个数量级,这个成本是巨大的。我觉得阿尔特曼要找钱的话,肯定不得不对资本低头。资本提出了营利要求,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就只能答应。”上述投资人表示,能够理解阿尔特曼当下的选择。

只不过,OpenAI披露的“本轮融资以可转债形式提供,以OpenAI在2年内完全重组为一家营利性企业为前提实现”,让OpenAI这一次转型有了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危机感。

“资本投钱也不可能是做慈善,大家肯定是在买一个商品,现在愿意以这么高估值投钱的人,必定是认可OpenAI的财务计划的。”上述投资人说。

如果转为营利性企业,对于OpenAI的意义很简单,“它能够上市了,未来能够融更多的钱。”上述投资人表示,“如果OpenAI融不到更多的钱,它就只有死路一条,或者被微软并购。”

不过,在OpenAI公布融资消息后,马斯克在X上发文“OpenAI is evil”。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他再度激烈抨击了阿尔特曼,“在不同的场合下,他声称自己并没有变得富有,但他所声称的许多事情都是不真实的。现在看来,他将获得100亿美元的股票之类的回报。所以我不信任他,我认为我们不想让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由一个不值得信赖的人控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