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AR 眼镜项目踩了一脚急刹车。
据台媒电子时报(Digitimes)报道,苹果或已中止开发AR/VR 头戴设备。供应链人士透露,苹果原本负责开发AR/VR 头戴设备的团队已于5月解散,原本成员转至其他产品开发。供应链指出,该设备始终处于小量试产阶段,苹果并未给予组装厂量产时间与计划表。如今苹果的开发计划暂停,对供应链影响有限。
而此前分析师郭明錤曾预测,苹果将在2019 年第二季度至2020 年第二季度开始生产AR 眼镜,依靠iPhone 进行渲染和连接,彭博此前也曾确认过这一时间点。
现在看来,AR 眼镜成为大众消费品,还需一些时日。
至于苹果停产的原因,分析人士称,苹果暂缓开发AR 眼镜,与现行AR/VR 硬件设计无法达到轻量化,以及所需要的5G 联网、内容数量均不够成熟相关。
苹果在AR 上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2017 年WWDC 上,苹果正式公布了ARKit 平台,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这套工具为iPhone 和iPad 创建增强现实应用程序。
苹果也收购了一系列的创业公司为技术布局。2015年,苹果就收购德国AR公司Metaio,及其171 项AR 专利,另外包括面部识别公司Polar Rose、传感器厂商PrimeSense、AR 显示器初创公司Akonia Holographics等,都被苹果收至麾下。
和VR 相比,AR 的效果更易实现,并且能够与现实有更加良性的互动,尺子、AR 购物等都是具有明确场景的需求;和VR 头显相比,AR 眼镜也是更适合日常佩戴的智能设备。
微软HoloLens 2
但实际情况是,目前AR 还只能作为一些额外的趣味feature,火热的游戏,也只能把AR 当作其中一个卖点,2018 年数据调研机构Apptopia 表示,自(2017年) 9 月份推出以来,App Store 中的300 万余个应用程序中,仅有不到1000 款应用支持ARKit。AR 游戏爆款也仅有《Pokemon Go》一个,而它的成功,也来自于宝可梦IP 和LBS 的共同加持,AR 并不是最关键的。
而在硬件上,AR 眼镜显然也还没做好准备。画了大饼的MagicLeap,七年终于推出了首款产品,但体验也称不上颠覆,过于“朋克”的外观显然不适合日常使用。
图片来自猎云网
过于厚重的眼镜,显然还不能作为大众消费品,而这还是大部分功能依赖连接手机的情况下,如果眼镜想要单独运行,机身势必会更加臃肿。电子时报的报道中也提到,苹果因为无法做到轻量化,只能暂时搁置项目。
英特尔倒是推出过一款设计相当日常的智能眼镜——Vaunt,重量也只有50g,Vaunt 不配备摄像头,而是控制一种功率非常低的一级激光在人眼上投射400x150 像素的红色单色图像。但它所能实现的功能又相当有限,走了另一个极端。
图片来自The Verge
Google Glass 死于技术不成熟,但目前来看,即便是7 年后的今天,智能眼镜依然没能进化成完全体。
与苹果不同的是,国内的AR 眼镜行业正在萌芽,vivo 和华为都已经有相关布局,前者已经在MWC 上发布了产品:
vivo 在MWC 上海发布的AR 眼镜产品
除了大厂以外,也有一些创业公司在进入这个领域,今年拿到1500 万美元融资的Nreal,发布了首款MR 智能眼镜——nreal light,499 美元起,重量为88g。
5G 时代,设备的连接性会有进一步的加强,这正是AR/VR 产品重新散发活力的好机会,手机市场饱和时,各家也在寻找下一个主流计算平台。智能手机时代,苹果是最大的赢家,但无数人等待着翻盘的机会。AR 眼镜会成为下一个主流就算平台吗?没人能确定,但也没人敢放松警惕。
苹果最近砍掉的项目不少,无线充电器AirPower 已经流产,自动驾驶团队的进展也不算顺利,今年年初曾进行过一次相当大规模的裁员。消息称,有200 多名员工从“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离职或转岗。财大气粗的苹果,有试错的成本,技术经过验证后再推出,也是苹果一贯的策略。
当然,报道中也提到,苹果现在并未完全放弃AR 眼镜,只不过在内容短缺,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只能事倍功半,不如等等,至少要等到5G 成为主流。对于现在的苹果来说,先把iPhone 稳住才是更关键的任务。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