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期 2011.10.18
第20期 2011.10.18
当旧的规则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商业环境时,变革就成了必由之路,而当这种改变发生的太快,变革就变成了“变节”。大小卖家都在渴望着更公平公正有促进力的规则;行业的领头者也在时时并竭力推动着呼吁“新商业文明”,但是当这一切到来的时候却遭到了激烈抵抗,淘宝曾经引以为豪的蚂蚁雄兵,以覆舟之势倒戈相向,是什么迫使淘宝在这场变革中显得如此急躁和粗暴?各方的利益争夺者们,又最终如何在这条路上“殊途同归”呢?[网友评论]
2011年,是阿里巴巴的本命年,也是阿里巴巴的多事之秋。一场接一场的风波令致力于打造新商业文明的马云一次又一次地喊“痛”,也令他失去了朋友、盟友和粉丝。通往新商业文明的道路,布满荆棘。
2月21日,阿里巴巴公司向媒体和公众自揭伤疤,让自身陷入“欺诈门”,马云内部邮件直呼“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而阿里巴巴的二号人物、曾经带领着阿里巴巴在香港主板上市的CEO卫哲,则不体面地引咎辞职。
有人推测卫哲是因为阿里巴巴业绩不佳、股价不振等原因被辞退的,有人认为这是阿里巴巴内部多年来错综复杂的人事斗争的结局,老板马云一贯采用阶段性用人的“驭人术”,利用完卫哲后“卸磨杀驴”,铁腕手段借人事变更施展新战略,还有人猜测此举是马云在向美国雅虎展示自己在阿里的绝对控制地位,以便推动解决阿里和雅虎的股权纠纷问题,更有人怀疑这是阿里为躲过央视3·15晚会的曝光,采取的变被动为主动的公关策略。几乎所有推测都指向一个结论——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卫哲只是个替罪羊。[详细]
5月10日,支付宝事件爆发,雅虎称其持股43%的阿里巴巴集团已将支付宝的所有权转移到马云控股的一家新公司,并且这一转移并未获得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或股东的批准,甚至他们都不知情。
雅虎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也曾是阿里巴巴的重要盟友。2005年8月,雅虎以总计6.4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以及从软银公司购得的淘宝网股份,交换阿里巴巴40%普通股。然而,随着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以及控制权上的矛盾日益显现,盟友的关系逐渐破裂。支付宝事件的爆发,则使阿里巴巴与雅虎彻底翻脸,一时间,双方互相指责,大打口水战。阿里巴巴不仅备受“不诚信”、“违背契约原则”等指责,还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友……[详细]
对于许多淘宝卖家来说,马云曾是顶礼膜拜的对象;没有马云打造的淘宝平台,就没有他们在电商领域的成功。每年的网商大会,成千上万的淘宝卖家从四面八方云集杭州,为马云庆生,并聆听马云的“现场指导”。
然而,淘宝商城旨在提高入驻门槛的新规突然推出,让马云的形象在许多中小卖家心中轰然倒塌。众多淘宝中小卖家指责马云“忘恩负义”,当中小卖家帮助淘宝成长起来后,突然提价使得卖家们资金难以为继,而不得不退出淘宝商城。于是,自10月11日起,众多曾经是马云忠实粉丝的中小卖家聚集在一起,围攻大商户,令淘宝商城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详细]
尽管淘宝抗议事件最终结局是淘宝官方妥协,延期一年实施新规,但暴露出电商行业的一些问题却值得反思。淘宝失义突施新规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内幕? 是淘宝未来“步步惊心”,不得不仓促实施?还是小卖家恐惧不确定性,放大了淘宝的正常商业行为?抑或是其他种种……
随着京东、当当等各种独立B2C的全面崛起,淘宝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且随着网商市场的突飞猛进,成为新的投资热土,已经确立寡头地位的淘宝需要一张漂亮的业绩清单变优势为胜势。于是,淘宝决定将自身和客户的双重成本向卖家转移。昔日鱼水情由此瞬间变成兵戈相向。[详细]
大量的“蚂蚁”型创业者涌入,并在淘宝的“大象”体内与外来和内在的重重力量博弈。面对淘宝的变化,他们会因自身的弱小产生过多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所以淘宝商城的这次规则变化,或者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或者将影响到他们对未来的预期,或者引发了他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感。总之,淘宝商城提价一事成了小商户的一次集体发声和宣泄,成为电子商务生态圈中的一场独具特色的博弈。[详细]
为什么淘宝和中小卖家喜欢这种快意恩仇,而非契约的解决之道呢?应酬、人脉、关系、背景、潜规则,正是这样的非契约精神腐蚀着我们商业环境中必不可少的信任。契约精神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反之则大幅提高交易成本。可是,在一种江湖式的商业环境中见招拆招惯了,一方想“金盆洗手”、鸟尽弓藏;一方就跟“房闹”一样热衷“网闹”,一心把事情搞大再说。[详细]
淘宝商城服务商、深谙淘宝规则的李成认为,淘宝事件可能系多方利益集团纠结所致,这牵扯着中小卖家、C级店家、竞争对手、无关借机上位的企业以及一群看热闹的人。[详细]
电子商务从集市向品牌化跃进该有何种路径?注重建立诚信、健康的电子商务平台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制定规则适当引导,值得探讨。尤其是对于淘宝这样处于行业龙头、甚至带有垄断地位的平台,如何监管、规范,值得深思。
淘宝网要想让那些服务好的卖家能够得到发展,就必须把优质流量集中输送给优质卖家。这也是“淘宝商城”存在的价值,否则淘宝商城就与淘宝网一般无二。淘宝的经营者就是要将那些存在假货嫌疑的中小卖家或者交易额小的卖家引导到淘宝网C2C平台去。
淘宝网C2C集市是一个提供就业和创业的地方,但淘宝商城从成立的第一天就与淘宝网不同,是一个B2C,淘宝商城自己就是那个B,而不是商城中的那些卖家。因此淘宝商城要保证C们的体验。[详细]
“小微企业、商户也应转变观念。”姜奇平说。就在部分商户集结“操作”的同时,部分小微商户也开始理性探讨自己未来发展之路,如果淘宝方面的新规真的实行,将“倒逼”小微企业走服务差异化、品种多样化和个性化定制的道路,而这正是小微商户“因小而美”的关键。
小企业、小商户并不一定缺乏竞争力,如果能借鉴意大利或德国模式,走服务差异化、品种多样化和个性化定制的路子,将让不同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走出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此次淘宝新规引发的“攻击”,本身会造成部分小微客户撤离,从而丧失部分市场活性。改变规则之前,多元市场主体共同协商显得尤为必要。 [详细]
政府部门应积极介入。淘宝商城的市场优势地位是电子商务市场支配地位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优势是一种网络交易中的优势,淘宝商城不但有能力决定其服务的内容,甚至可以提出不合理的服务条件。绝对的优势必然导致滥用,淘宝拥有如此巨大的消费群和商家,其交易规则的制定绝不能由淘宝一家决定,一定要考虑到社会、技术、市场、政策、法律等多方面的因素。
政府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规则必须进行积极的规制,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规范和监督。严格监管保证金,要求淘宝商城在其开户银行存有一定金额或交易比例的保证金,一旦出现问题,银行可以立即冻结这部分资金用以抵御风险。 [详细]
“淘宝围城”事件呼唤电子商务行业规则:纵观整个事件,为何淘宝要顶着压力制定规则?为何卖家会通过网络聚集的方式表达诉求?其中暗藏的是电子商务规则制定机制、沟通协商机制等一系列行业规则的缺失。当中国电子商务在数量的几何增长中迈入转型期,如何规范行业发展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淘宝内乱显小商家软肋 商务社交缺失成关键:淘宝商城“网络暴动”,中小店铺面对危机,或者忍气吞声,或者以低级的方式反击,这无疑显露出他们抗危机能力的匮乏。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其过度依赖淘宝,忽视自身商务人脉的建设,以致危机来临时既缺少援手也没有后路。
电子商务也正悄然取代着传统交易模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种种利好形势的背后,电子商务的运营方式也存在着不可预计的隐患。 淘宝事件或将是一个拐点,预示着电子商务可能已走到十字路口,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 单纯的线上交易模式已经逐渐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买卖双方的交流,互动,精诚对话才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商道。而这这条商道的建立过程中,希望局中各方能在顾全大局,这样才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指导:韩少珑 策划制作:周超能 王星 顾晓波 沙永萍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