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图灵,人工智能,机器人,杀人机器人,量子计算机,智能机器

近日,科学家预言2045年人工智能将超过人脑,最终奴役人类。这究竟是科幻,还是现实?[详细] [网友评论]

防晒衣

现实:人工智能已达4岁儿童水平

人工智能

1950年阿兰图灵提出人工智能概念

1950年,阿兰图灵的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机器能思考吗?》为人类带来了一个新学科—人工智能。为了证明机器是否能够思考,他又发明了“图灵测试”(Turing Test),图灵测试在今天仍被沿用。

然而,目前为止人类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如果让机器也具有意识、思维、情感,这究竟是否可以做到,或者说真的达到这个目标后,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依然是未知数。但,这并不妨碍科学家朝着人工智能的目标前进。[详细]

人工智能计算机IQ测试打败96%人类 但缺乏独立意识
来自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最新发布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结果,通过对人工智能计算机喂食似的进行一系列IQ测试,他们发现从更实际的角度看,人工智能计算机的智商接近4岁小孩——在一套由MIT 专家打造的专为人工智能系统ConceptNet中,计算机对一些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回答得非常好,但被问到“why”时则遇到许多问题。

去年哥德堡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也对人工智能计算机进行了一个IQ测试,计算机战绩彪炳,打败了96%的人类,但测试缺少“why”相关的问题,这个“辉煌”的结果就好象洗碗机在一小时内洗干净了所有的脏盘子——显然洗碗机很擅长这些。[详细]

机器人老师、间谍机器人已走进生活
今年2月,智能计算机沃森(Watson)在CBS一档著名的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上,把另外两名有“电脑”之称的人类竞争对手远远甩在了后面,轻松赢走了丰厚的奖金。人们发现,如今的沃森和当年那个战胜人类“棋神”的电脑深蓝,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和人类选手同台竞技的沃森,不但能够听懂主持人的自然语言,甚至包括主持人的嗯嗯啊啊的语气词,以及不符合语法逻辑的口语,还能够分析哪些是讽刺、哪些是双关、哪些又是连词,从而判断题意。通过在海量信息的数据库中的搜索,沃森会选取一个可能性超过50%的答案。从主持人报完题目,到沃森找出可靠答案,按下抢答按钮整个过程不超过3秒钟。沃森的人类竞争对手肯·詹宁斯(Ken Jennings)当即就在答题板上写道:“‘电脑’们,我们的新老大来了。”

此外,其他的人工智能动态也在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谷歌利用自有的地图和计算系统,研制出的新型无人驾驶汽车正在加利福尼亚的公路上飞驰。

一年多之前,韩国的部分学校尝试引进机器人英语教师。这些老师不仅凭借外表的可爱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同时,在教学上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保持资源和情感上的公平,被专家认为是在未来完全可以取代人类教师的角色。

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最近为军方研制了一款会撒谎的“间谍”机器人,它懂得利用错误的形迹伪造假象,发送错误的信息以躲避敌人。[详细]

调查
  • 1.您相信人工智能有一天会超越人类智商吗?(此问必选)
  • 2.您赞同科学家研究人工智能吗?(此问必选)

未来:信息奇点到来 人工智能超越人脑

科学家预测2045年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大脑
一些科学家认为,正如宇宙学上存在着一个让所有物理定律都失效的“奇点”一样,信息技术也正朝着“超人类智能”的奇点迈进。计算机科学家雷蒙德·库兹韦尔相信,这个信息奇点即将到来,那时,人工智能将超越人脑,人类的意义将彻底改变;那时人将“不人”,而是与机器融合,成为“超级人类”。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用于描述宇宙演化的正确理论。在经典广义相对论的框架里,霍金和彭罗斯证明了,在一般的条件下,空间—时间一定存在奇点,最著名的奇点即是黑洞里的奇点以及宇宙大爆炸处的奇点。在奇点处,所有定律以及可预见性都失效。奇点可以看成空间时间的边缘或边界。只有给定了奇点处的边界条件,才能由爱因斯坦方程得到宇宙的演化。

电脑的计算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如果有一天,电脑的运算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它们掌握人工智能的时刻也会到来,那时电脑将能够模拟人脑、产生意识:人类本身将发生改变。在信息学上,这个时间点也被称为“奇点”。

人工智能先驱、未来学家雷·科兹威尔预言:到了2020年,我们将成功通过逆向工程制造出人脑。2030年末,计算机智能将赶上人类。2045年,人工智能会掌管全球科技发展。至此之后,人工智能的摩尔定律被打破,科技将呈现爆炸式发展。人类文明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掌握,2045年以后的科技发展,已经无法被精确预测了。[详细]

人工智能

疑问:人工智能可以发展出独立意识吗?

但无论是2011年与人类鏖战智力问答的沃森,还是1997年每秒狂算2亿步棋的深蓝,亦或近年冒出的那些会使诈、会学习、会后悔的一群——现已问世的这些家伙,没有一个本身是能自主思考的。2010年世界诞生了首款能产生并表达感情的机器人Nao,更深层次地发掘了人机交互,但短期内技术只能停留于让其拥有一种类似人的性格上,通过设置某种特殊的电脑程序使机器人学会主人的情感、喜好,增进人类对它的信赖度。说到底,它们举手投足间反映的都是主人家的高明,与一般机器的区别,仅在于模仿技巧的高低优劣罢了。

那在很久的未来,人工智能究竟有无发展出独立意识的可能?[详细]

结局:人工智能让人类永生,还是做人类的主人?

人工智能或让人类永生
当人工智能新成果再度引发众人的争议和恐慌时,美国《时代周刊》近期结合雷·科兹威尔的“半人半人工智能”的思路,提出了未来另一种可能存在的趋势——人类与人工智能逐渐融合为一体,通过这种方式,人类获得了永生的可能。或许未来有一天,我们需要与计算机分享地球。但是要想和平共处,我们需要变得与他们一样聪明、一样充满力量。

56岁的英国控制论专家凯文·沃维克(Kevin Warwick)率先拿自己的身体做起了实验。2002年,在他的安排和指点下,外科医生在牛津拉德克利夫(Radcliffe)医院的手术台上,把诸多微电子芯片的感应器植入到了他的神经系统。按照凯文·沃维克的理论论证,植入芯片后,他的神经系统便会受到外界感应器的调节和控制,而不是完全由他的大脑控制,因此神经系统会变得更加强韧,他能够突破年龄的衰老曲线,做一些年轻人热衷的事情。

在《时代周刊》对他的回访中,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控制论专家仍然生龙活虎,通过配套特殊的光学眼镜和身体内的神经芯片相连,他可以获得比常人更高的视觉分辨率。这让一些专家对“半人半机器人”的可能充满着期待。[详细]

红绿灯图片

人类或被机器统治

美国“生存研究实验室”创始人波林一直试图在让他手下的机械生物们自治,也就是把控制权主动交给机器。天赋的权利,是波林“尊敬它们的方式”。

各国科学家也一直在研发“致命性自动机器人”,它们在激活后无需人类干预即可自动选择目标和采取行动,这种“自动杀人机器人”能够自动决定是否下杀手,被赋予决定人类生死的权利。

那么,如有有一天,这些拥有了自主权的机器人组成军团,是否还会听命于人类主人,或者像库布里克《太空漫游》中表现的,机器人最终操纵人类的命运,到时候,人类该怎么办?这可能真的不是科幻。[详细]

“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认为:如果你隔着一个屏障与机器问答,长时间内仍无法分辨对方是机器还是人,此机就达到了智能阶段。你能分辨网络另一端的是人还是机器吗?
058
凤凰网科技频道出品 编辑:杜苗

相关报道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