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阿兰图灵的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机器能思考吗?》为人类带来了一个新学科—人工智能。为了证明机器是否能够思考,他又发明了“图灵测试”(Turing Test),图灵测试在今天仍被沿用。
然而,目前为止人类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如果让机器也具有意识、思维、情感,这究竟是否可以做到,或者说真的达到这个目标后,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依然是未知数。但,这并不妨碍科学家朝着人工智能的目标前进。[详细]
去年哥德堡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也对人工智能计算机进行了一个IQ测试,计算机战绩彪炳,打败了96%的人类,但测试缺少“why”相关的问题,这个“辉煌”的结果就好象洗碗机在一小时内洗干净了所有的脏盘子——显然洗碗机很擅长这些。[详细]
此外,其他的人工智能动态也在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谷歌利用自有的地图和计算系统,研制出的新型无人驾驶汽车正在加利福尼亚的公路上飞驰。
一年多之前,韩国的部分学校尝试引进机器人英语教师。这些老师不仅凭借外表的可爱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同时,在教学上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保持资源和情感上的公平,被专家认为是在未来完全可以取代人类教师的角色。
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最近为军方研制了一款会撒谎的“间谍”机器人,它懂得利用错误的形迹伪造假象,发送错误的信息以躲避敌人。[详细]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用于描述宇宙演化的正确理论。在经典广义相对论的框架里,霍金和彭罗斯证明了,在一般的条件下,空间—时间一定存在奇点,最著名的奇点即是黑洞里的奇点以及宇宙大爆炸处的奇点。在奇点处,所有定律以及可预见性都失效。奇点可以看成空间时间的边缘或边界。只有给定了奇点处的边界条件,才能由爱因斯坦方程得到宇宙的演化。
电脑的计算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如果有一天,电脑的运算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它们掌握人工智能的时刻也会到来,那时电脑将能够模拟人脑、产生意识:人类本身将发生改变。在信息学上,这个时间点也被称为“奇点”。
人工智能先驱、未来学家雷·科兹威尔预言:到了2020年,我们将成功通过逆向工程制造出人脑。2030年末,计算机智能将赶上人类。2045年,人工智能会掌管全球科技发展。至此之后,人工智能的摩尔定律被打破,科技将呈现爆炸式发展。人类文明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掌握,2045年以后的科技发展,已经无法被精确预测了。[详细]
但无论是2011年与人类鏖战智力问答的沃森,还是1997年每秒狂算2亿步棋的深蓝,亦或近年冒出的那些会使诈、会学习、会后悔的一群——现已问世的这些家伙,没有一个本身是能自主思考的。2010年世界诞生了首款能产生并表达感情的机器人Nao,更深层次地发掘了人机交互,但短期内技术只能停留于让其拥有一种类似人的性格上,通过设置某种特殊的电脑程序使机器人学会主人的情感、喜好,增进人类对它的信赖度。说到底,它们举手投足间反映的都是主人家的高明,与一般机器的区别,仅在于模仿技巧的高低优劣罢了。
那在很久的未来,人工智能究竟有无发展出独立意识的可能?[详细]
56岁的英国控制论专家凯文·沃维克(Kevin Warwick)率先拿自己的身体做起了实验。2002年,在他的安排和指点下,外科医生在牛津拉德克利夫(Radcliffe)医院的手术台上,把诸多微电子芯片的感应器植入到了他的神经系统。按照凯文·沃维克的理论论证,植入芯片后,他的神经系统便会受到外界感应器的调节和控制,而不是完全由他的大脑控制,因此神经系统会变得更加强韧,他能够突破年龄的衰老曲线,做一些年轻人热衷的事情。
在《时代周刊》对他的回访中,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控制论专家仍然生龙活虎,通过配套特殊的光学眼镜和身体内的神经芯片相连,他可以获得比常人更高的视觉分辨率。这让一些专家对“半人半机器人”的可能充满着期待。[详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