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库克主持新品发布会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31日消息,周二发布的新款iPad和Mac电脑为苹果公司提供了多年来的最强大假日季产品线,这使得一些分析师认为,苹果今年的假日季营收有望首次达到1000亿美元。
在9月份在其加州库比蒂诺总部发布新一代iPhone和Apple Watch后,苹果又在纽约布鲁克林举办了几个月来的第二场产品发布会,并借此提高了产品线的价格。苹果将低配版新MacBook Air和更大尺寸版iPad Pro的起售价提高了200美元。
新品价格上涨
涨价已经成为了苹果策略的一部分。目前,智能机和PC市场均增长乏力。
分析师称,两场发布会标志着苹果产品线完成了多年来的最彻底调整。“苹果即将迎来一个强劲的假日季,”市场研究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分析师本·巴加林(Ben Bajarin)称。
图2:新iPad Pro
iPad获得了自2010年首次推出以来的最大范围的重新设计,把一个更大尺寸的屏幕扩充到了一个更小的框架中,并使用面部识别摄像头取代了Home键。
iPad Pro配备了苹果最强大的移动处理器——A12X仿生芯片,借鉴了iPhone X的技术:使用FaceID摄像头和更窄的边框,让屏幕更加靠近设备边缘。在两款新iPad机型中,更大的一款和美国信纸差不多大,8.5x11英寸,重量为1.4磅(约合0.6公斤),比前一代机型更轻。
两款多年没有大幅更新的入门级Mac——MacBook Air笔记本和Mac mini台式机——也得到升级,迎来新的外观设计和技术。
“这是苹果对Mac和iPad产品线的一次综合更新,为假日季提供了极为强大的产品线,”市场研究公司CCS Insight分析师杰夫·布拉伯(Geoff Blaber)称,“ iPad Pro迎来了一次重大更新,应该会带来一个稳健的换机周期,尤其是吸引在两三年前购买第一代iPad Pro的用户。”
配置的升级也带来了成本的飙升。如果消费者选择最高1TB的更大存储选项,并购买更新后的Apple Pencil手写笔、键盘保护套等配件,那么他们在新iPad Pro上的花费将超过2000美元。
新款11英寸iPad Pro的起售价为799美元,高于去年10.5英寸版本的649美元。12.9英寸版机型起售价为999美元,也高于一年前的799美元。
图3:iPad销量增长陷入停滞
最新版MacBook Air配备了视网膜显示屏和Touch ID指纹阅读器,现在的起售价提升到了1199美元,比此前的售价高出了200美元。更新后的Mac mini起售价为799美元,高于此前机型的499美元。
“苹果的定价权在消费电子领域依旧无人能敌,”布拉伯称,他指出旧款MacBook Air的售价依旧为999美元,“苹果一直在沿用‘好、优、棒’的定价策略。”
新iPad的推出正值苹果平板电脑在经历多年下滑后开始增长之际。“苹果涨价是对这款产品韧性的一个证明,”布拉伯表示。
假日季营收或首次达1000亿美元
和其他PC和智能机制造商相比,苹果一直对其设备收取更高售价。苹果庞大的用户群证明,消费者已经准备好为更纤薄的设计,更简单的可用性买单,即便是三星等对手能够抢先实现相同的技术突破。
几年前,苹果已经开始测试消费者对更高售价的容忍度,例如纯金版Apple Watch Edition的售价超过了1万美元。该手表目前已经停售。
去年,苹果赌定消费者将会支付逾1000美元购买重新设计的新款iPhone X,并大获成功。在产品平均售价增长的推动下,苹果今年的季度营收和利润总是能够超过华尔街预期,即便是在iPhone销量增长乏力的情况下。
现在,一些分析师预计,苹果年底购物季营收可能会首次达到1000亿美元,创造新的里程碑。今年8月,苹果成为了首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司。
在周四即将发布的财报中,苹果将会释放是否可以实现假日季营收达到1000亿美元的信号,并提供假日季业绩展望。
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预计,截至9月份的第四财季,苹果营收将同比增长大约18%至620亿美元,但iPhone销量只会增长2%至4760万部。(编译/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iFeng科技”。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