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科技讯(作者/花子健)9月9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大麦网联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共同发布了《2017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89.51亿元,相较于2016年的469.22亿元,上升4.32%。其中,演出票房收入(含分账)176.85亿元,占到了36%的份额,较2016年提升5.2%。
近年来,中国现场娱乐消费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男性主导的消费格局正逐渐被高学历、高收入女性日渐提升的消费需求所刷新。报告显示,中国现场娱乐观演人群中女性居多,占比达61%,远高于男性的39%,尤其在话剧歌剧、音乐会、舞蹈芭蕾等剧场类演出中,女性用户更是高达64%。
从年龄上层上看,95后现场娱乐消费升级提速最快,特别是在演唱会品类上,几乎是每10个观演用户中就有3个是年轻学生。当然,消费能力最强的还是25岁-39岁的中青年家庭用户,占比达55%。
此外,以广州、上海、杭州为代表的华南、华东地区观众更偏爱演唱会,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华北观众偏爱话剧歌剧,东北人不出意料依然最爱曲苑杂坛。
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演出市场,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达2400场,较去年上升了14.29%,票房收入37.64亿元,较去年却只提升了7.91%;剧场演出9.3万场,较去年上升了5.48%,票房收入77.21亿元,较去年只增了4.27%。由此可见,现场娱乐消费正在“亲民化”,也体现了演出市场的下沉。
以演唱会市场为例,头部艺人资源正在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青岛等一二线城市,向台州、镇江、衡阳、安顺、达州等三四线城市倾斜。譬如张学友的演唱会在两年的时间去到了全国100多个城市,9月7日刚在贵州遵义结束第184场,现场4万歌迷座无虚席。与此同时,焦作、咸阳、安庆等场次已在销售中。
“优质口碑剧目”的“下凡”是剧场类演出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经过多年的市场积累,一些优秀的戏剧演出团体已经形成了IP化的品牌影响力,同时,热门小说、影视剧、游戏的舞台化改编热潮也迎来了预想的口碑爆发。例如开心麻花、孟京辉、赖声川等话剧,几乎拿下了话剧市场的半壁江山。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而由此衍生出来的电子票消费及无设备验票也逐渐规模化的应用到了演出市场。
票务平台大麦网的电子票覆盖率超40%,无纸化已成大型赛事节展的“标配”。例如,北京国际长跑节、新疆库尔勒“国际军事比赛-2018”、上海ChinaJoy游戏展等,无一例外全应用了电子化入场。
此外,报告还显示,云计算、人脸识别技术也开始广泛应用于演唱会、战略、嘉年华等大型演出现场,app或无设备验票、实时人流分析正在构建现场娱乐新的商业模式。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天下事
凤凰网科技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