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文批评的民航付费选座,到底是不是“行业惯例”?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中消协发文批评的民航付费选座,到底是不是“行业惯例”?

国际航线多是付费选座,国内暂无标准,是航空公司常用的市场化营收手段

文|《财经》实习生 陈思宇 记者 王静仪

编辑|王静仪

民航选座收费问题,持续引发舆论热议。

2025年1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明确批评民航“加价选座”,认为其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进而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中消协认为,选座应该遵照“先到先得”的规则,“加价选座”不应成为“行业惯例”。

有民航业内人士对《财经》表示,付费选座作为一项增值服务在民航业已经较为普及,但国际和国内航线情况不同。在国际航班上,付费选座服务更为常见,靠窗、靠门等位置都需要付费数百元购买。而在国内航班方面,主要通过积分、里程兑换的方式实现,现金付费不算常见。

2023年12月23日,央视新闻报道指出,众多旅客反馈在购买机票并尝试进行线上值机选座时遭遇大量座位被锁定的情况。相关话题#飞机锁座越来越多了#迅速攀升至当天热搜榜第二位,吸引了高达5294.4万的阅读量。

以付费选座为代表的增值服务,是航空公司收益的一大来源,中国航司和国际航司都将其视为市场化的经营手段。但作为一项“舶来品”,付费选座在中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

国际航线多是付费选座,国内无标准

目前,付费选座在国内航司多出现在国际航线和廉航之中,部分航班还提供了以积分或里程来兑换靠窗、靠过道或前排座位的服务。

民航局在2023年11月发布了《关于规范国际航线选座服务行为的指导意见》,对国际航班的选座服务提出四大规则:

一是要提供充足的免费座位,合理确定选座服务的座位范围和时限;

二是要合理确定选座服务的具体收费标准,按照座位位置、航线距离等设定差异化收费标准;

三是要明码标价,以显著方式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布实际执行的选座服务收费标准以及座位退订或改订收费标准等;

四是明确选座服务产品规则,在销售、值机等环节切实履行对旅客的告知义务。

但在国内航线的规范上,暂时还没有相关规定。

有业内人士向《财经》分析,民航最早的锁座就是因为安全,不是收费的借口。安全出口锁座是基于安全,因为这个位置不适合所有人坐,乘客要有协助逃生的能力;后排锁座是考虑到载重平衡,由于飞机的重心配比,可能后排不安排乘客乘坐。

其实付费选座并不是近期才开展的一项服务,在选座费上,中国航空公司已经进行了十余年的探索。

低成本航空是主力。2011年,春秋航空就已经推出付费选座,并得到民航局特批,这一服务就此准许运用到低成本航司之中,后来的低成本航司多模仿此模式。

随后拓展到国际航线上。2014年,海航自4月起在欧美航线上推出“至优座选”产品,旅客可通过多支付500元的方式,选择经济舱第一排和紧急出口区域的十几个座位,为中国其他的全服务型航空公司开展付费选座服务拉开帷幕。接着,国航也公告了选座收费项目,涉及6条国际航线。

2015年成为付费选座的重要一年,当时的四大航(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海南航空公司)纷纷开始尝试。这一年,国航宣布北京出港航班大空间座位收费100元,又把付费选座的范围拓展到了国内航班。

此时多家航空公司向消费者征收选座费的行为引发了部分消费者的不满,各种舆论的矛头均指向了航空公司。

2016年7月,北京市发改委对中国联合航空公司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发改委认定,中联航向旅客征收的选座费属于自立收费项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相关规定,要求在规定期限内退还消费者相关费用。此后,国内各航空公司也相继暂停了此项服务的收费。

《法制博览》刊登的《付费选座服务的法律性质探讨》一文提到,应该完善民航运输法律法规,正确处理旅客优先购买权和平等购买权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辅助性收入的一环

航空运输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但其核心服务趋于同质化,航空公司已经难以借此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从全球范围来看,辅助性收入在航空公司全年总收入中的占比稳步上升,其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根据CarTrawler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航空公司辅助性收入将升至1484亿美元,在全球航空公司中占比14.8%,远超2023年的1179亿美元。

辅助性收入指的是航空公司从增值服务中获取的收入。航空公司的增值服务一般分为三类:常旅客积分销售服务、菜单式自选附加服务和第三方衍生服务产品。

作为附加服务的一种,选座费已成为国内外航空公司增加辅助性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但与国外航空公司相比,国内航空公司的选座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基本上都推出了预选座位的增值服务,国际航班采用付费购买的形式,国内航班多通过积累里程兑换。

与此同时,各家航空公司并未明确付费座位选定的规则和比例,在付费选座方面的定价可能显得较为混乱,同一航空公司内部的不同航线、同航线上的不同航班,其选座费用都可能各不相同,对于消费者来说,缺乏一个统一且透明的定价准则。

相比之下,国外航空公司的分类标准相对更为系统,它们针对不同旅客的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座位选择,如额外空间座位、靠窗座位、走道座位、前舱座位以及团体连座等,还会综合考虑航线类型、航程时长等因素进行定价。

付费选座服务是基于旅客和航空公司的合意所达成,属于市场经济行为,而这套逻辑在中国却难以适用。在国内航空公司开展加价选座之前,中国通行的做法是“先到先得”,在长期的实践中,旅客已经建立起座位费用应该包含在旅客的机票价款内的观念。

春秋航空率先在国内实行付费选座, 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国内选座费用标准的航空公司。其收费标准主要依据航线的不同以及座位在经济舱内的位置来分类确定。

具体而言,航线被细分为国内航线、国内至新疆西藏的特殊航线以及地区航线,其中,航线里程越长,相应的选座费用也越高。至于座位位置,则细分为客舱首排、前舱和中舱,通常来说,座位越靠近机舱前部,所需支付的选座费用也越高。

作为民航市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航空选座付费是差异化服务的一部分,有助于航空公司取得良好的收益,但如果不够合理透明,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违公平原则。

市场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在确保愿意付费选座的乘客能够顺利获得心仪座位的同时,也为无需选座的乘客提供实惠,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时,建立合理、透明的选座费用标准变得格外重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