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互联网与科技赛道,行业过去习惯说美国擅长做从0到1的创新,中国擅长做1-N的应用落地。但最近一段时间里,这个常识正在被打破。
凤凰网科技 出品
作者|董雨晴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学霸,前英伟达GPU架构工程师,前Magic Leap高级算法工程师,这些称呼都来自于同一个人——徐驰,他现在的身份是AR创业公司XREAL的创始人。
XREAL的故事始于2016年8月,杀回国内的徐驰用半年时间做了产业调研,确定AR就是那个通往未来的道路,他拉上自己在浙大的同学肖冰、师弟吴克艰,组建了早期团队。
过去7年间,XREAL合计完成了10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了3亿美元,估值突破10亿美元。在全球AR眼镜市场中,XREAL的出货量目前已排名第一。
一个理想主义者,尽他的所有努力,达到了赛道的天花板。
但这远远不够,接下来是故事骨感的部分。
XR赛道曾在过去多年历经三次波峰,云计算、元宇宙、数字人,这些彼时火热的新概念曾经无数次把XR捧上神坛,又狠狠摔进了现实。徐驰曾认为,100万台出货量是AR被市场验证的门槛,1000万台,是AR产品的iPhone时刻。迄今为止,这些目标远未达成。
与此同时,随着热钱的来往,XR赛道内初创公司已尸横遍野,巨头来过又走了,即便是如Google与Meta一样响彻的名字,剩下的也只是悲壮。
中国人不喜欢逆水行舟,讲究顺势而为。徐驰偏偏喜欢不随波逐流,最为典型的是,当所有AR/VR企业看到Meta Ray-Ban取得的小成功时,几乎都以最快的速度杀入AI眼镜赛道,徐驰却给这个热赛道泼了一盆冷水,“如果AI真的那么高精尖,它不该这么简单”。
徐驰告诉凤凰网科技,XREAL当然相信AI是XR发展道路上一项关键的技术,正因此,他更加谨慎对待,就像他三年前做的一个难而正确的决定,自研芯片,要用更漫长的时间与创新去做回答。
AR赛道也从来不是好赚钱的地方,甚至先驱者要有足够坦然面对失败的心态。即便是有一天XREAL不在了,也总该给行业留下点什么,这是徐驰的想法。
星辰大海的赛道最需要人才
「聪明且严格」。
身边人如此形容徐驰,“和他在一起工作很有压力,他会不停地挑战你,对你有更高的期待”。
在AR赛道,聪明与严格都是必要的。尽管不少人都将XR看作是下一个计算平台。2016年“冲动”入局时,徐驰也以为这是个十年之内的大事。“但误判的地方在于,事情比你想的来的要晚”。
徐驰将XR行业形容为一条星辰大海的赛道,“所有星辰大海的赛道赚快钱都是很难的,除非有独创性,做一些差异性的事情”。
独创性,也恰恰是当前中国科技赛道最稀缺的。多位XR赛道的从业者都对凤凰网科技表示,目前国内AR/VR产业的人才储备不足,导致软硬件层面的一些创新性开发难以突破。
徐驰也向凤凰网科技坦言,创业多年让他一直最为苦恼就是人才问题。海外AR赛道同样烧了非常大规模的钱,但最终培养了一批懂行业的专业性人才。
在创业的初期,XREAL采用的是一小撮精英的运营策略,这些人才早期也都在Google与Magic Leap等海外前沿科技企业中。
徐驰自身的履历已不必说,联合创始人吴克艰是徐驰的师弟,在美国读博期间参与过Google的Tango和ARCore项目合作,回国后主要负责软件算法产品。肖冰,是徐驰在浙江大学的同学,曾在中航研究所负责飞机头显和屏显的设计,后来担任XREAL的首席光学科学家,主要负责AR眼镜显示的部分。XREAL的其他成员还包括来自Magic Leap、Google和AMD的前员工。
徐驰确信,在AR行业,中国的人才并不差,从小步快跑的角度来说,中国甚至更胜一筹。早期XREAL的团队小,还不具备跨国管理的能力,彼时其特别明确,要么把办公室设立在硅谷,要么设立在中国。硅谷的特点显而易见,有大量会从0-1创新的人才,但是与硬件制造相关的人才非常少,中国有大量1-N的人才,“我们只需要把做0-1的人才拽回来就可以了”。
就这样,2017年,XREAL从中国出发,如今产品已走到美国、日本等全球多个国家,在日本的AR市场,XREAL甚至占据了近90%的市场份额。
但随着一家公司和产业继续往下走,对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徐驰也愈发觉得人才上的吃紧。原因在于中国AR赛道过去许多年以来,以赚快钱的人进来居多,“反差会让你有一种魔幻感”,但现实往往是相反的,AR赛道非常难赚钱,这也导致大量试一试的人进来后,未能给产业留下更多沉淀。
徐驰也有一定想法,通过探索创新,培养人才,这不仅可以为国内的XR产业留下积累,也将成为XREAL的护城河。
“我们要扎根在国内,在供应链上做一些研发的创新,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讲,整个组装层面,有80%的东西是XREAL自己做的”,徐驰称,在供应链的上游,他们投入了极大的研发资源,以至于提升了AR赛道产品的体验天花板。
三年前,投入自研芯片正是这一逻辑。“这个赛道主要需要有人去提升供应链吧?就像大疆,就像特斯拉,今天XREAL在出货量上已经走在前面了,那就是XREAL来做这个事情”,徐驰说。
你已经有了害怕失去的东西
“你为什么不造AI眼镜”,这或许是近段时间以来,外界问徐驰最多的问题之一。今年CES期间,“百镜大战”如约上演,今天一个AR\XR企业不造AI眼镜,就像一个茶饮店不卖奶茶。但XREAL偏偏就是这样的“店铺”。
过去20年,中国创业者习惯于在美国已经成功的经验上复制,所以Meta和雷朋的眼镜爆火之后,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效仿者,这些参与者来自众多其他产业,以及以百度、小米为代表的大厂。
但在徐驰看来,多数人是在做一个不那么完美产品的平替,“原本大家有机会去做一个更完美的东西”。
徐驰告诉凤凰网科技,XREAL已经在准备中。在他看来,或许未来AI的研究,七成在AI,三成在眼镜,而在起步阶段,XREAL选择和最好的AI合作,“我们和Google的Gemini已经在聊合作了,我可以透露的一点是,AI会是安卓XR最底层的一个核心能力,一个操作系统”。
尽管概念爆火,但徐驰仍觉得当前的AI眼镜功能太过于简单,“今天很多我们想象的AI的东西还是太浅了,浅到我觉得可能还不足以跨越消费者能够买单的鸿沟”。
在巨大的风口号召下不躬身入局,这是XREAL和徐驰的选择。背后很大部分原因在于,XREAL已经在商业化上取得了一定成功,开始有害怕失去的,才会让其接下来走的每一步更加谨慎小心。
“如果还在找商业化、找品牌定位的阶段,那即便是发个PPT也可以,但XREAL不是,我们今天要发的每一个产品,尤其是在新类目下,我是需要去匹配大家对XREAL原本的期待。”
凤凰网科技在近期访问过不少头部AR企业的从业者,大家的态度都难言乐观。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AR项目短时间在电池、芯片、光学上都很难有突破,国外产品的天花板就是Meta的Orion项目,而VR行业的天花板就是Vision Pro”。
而改道AI眼镜,行业内的观点开始撕裂。
“硬件的能力显然还达不到,现在的AI眼镜就是个玩具,完全的炒概念”,一位AR行业从业者告诉凤凰网科技,其也认为Meta Ray-Ban的成功与其带有的时尚属性息息相关,AI只是一个附属品。
但如若不讲新概念,供应链的能力就在目光所及之处,而徐驰的解决方案,是往更远的地方看。
一个月之前,XREAL发布了新产品XREAL One,并首次对外展示了其自研芯片产品X1,这是一款蛰伏三年的创新之作,通过这块电路板,把一部分计算能力转移到眼镜上,从而实现低延迟、稳定、更优显示。
简单来说,这块自研芯片在一定程度上捅破了AR硬件供应链的上限。
“其实造芯片这件事不是理想主义,你想的足够清楚,也足够专注,想想看带动这个行业的一定是产品体验的持续提升,现在什么东西是卡住的?软件的东西我们自己可以解决,就是硬件的东西不好解决”,徐驰称,“而且这个东西在中国做更有优势,成本更好控制也可以跑的更快。”
就在XREAL的芯片发布几天后,XREAL再次以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亮相Google Android XR的发布活动,这让海外媒体感到兴奋,“AR/XR行业欠缺的正是生态,现在有人做了这样的事情”。
XREAL还获得了2025 CES创新奖,这些回响让徐驰笃定,XREAL的路,这次走对了。
今天你已经可以相信“中国团队可以”
在互联网与科技赛道,行业过去习惯说美国擅长做从0到1的创新,中国擅长做1-N的应用落地。但最近一段时间里,这个常识正在被打破。
从0-1的创新正在越来越多的被中国力量实现。
今年圣诞前夕,宇树科技发布了最新机器狗产品B2-W的一段演示视频,马斯克也转发了这条消息,并配文“未来的战争是无人机的战争”。
在视频中,B2-W可以灵活的攀爬溪水栈道,用四足360°旋转跳跃一节粗壮的木墩,或者是从2.8米的高空跳跃到地面上,没有外观上的受损,落地很稳。
宇树科技B2-W在全球的惊讶点在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波士顿动力的中国学徒,波士顿负责0-1的创新,国内的机器人公司负责学习和落地。但是B2-W所呈现的创新性,实际上是0-1的代表,这件事仍旧让全球的技术从业者难以置信。
“六代机也是相似的情况”,徐驰说,看到这样的产品发布他很激动,美国花了更多的钱,却跑的更慢,中国更加默默无闻,但在亮相的刹那,就立刻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你是怎么从不相信变到相信的?是因为今天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基础能力已经有了了解。”徐驰称,因为他身处这个行业,了解行业的演进,也确信这份创新会在中国发生。
过去两年间,大模型热潮,让全球的硬件企业都感到兴奋。不仅仅是传统硬件手机、电脑等将基于AI重写系统,实现体验上的创新,更预示着可穿戴设备、具身智能等更前沿硬件设备即将迎来爆发前夜。
“回到硬件,这仍旧是中国的主战场”,在徐驰看来,美国的体系决定了他们更倾向于周期更快的软件生态,但是中国却可以在硬件上做出表现更好的ROI。
中国不缺硬件的人才,“我们应该可以预料到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有些企业、有些品牌是能够在全球脱颖而出的,凭借硬件的优势,凭借以硬件为基础的整体的创新能力。”
1月7日,CES 2025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开幕。这同样是全球科技的角斗场,此次展会共有近1500家中国企业(含港台)参展,高于2024年,占总参展商数量三成以上。凤凰网科技了解,这些参展企业既包括海信、TCL、联想等大型厂商,也包括追觅、石头科技等智能硬件新势力,以及XREAL、大朋、RayNeo雷鸟等可穿戴设备新秀亮相。
美西时间1月7日至9日,凤凰网科技将直击CES展会现场,对海信、小鹏汇天、长城汽车、石头科技、追觅科技、九号机器人、机械革命等展台进行深度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