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六大科技前沿热点,《2024具身智能科技前沿热点》正式发布
科技
科技 > 数码 > 正文

解密六大科技前沿热点,《2024具身智能科技前沿热点》正式发布

作者 | 许丽思

近日,由中关村智友研究院与青年科学家50人论坛联合编写的《2024具身智能科技前沿热点》正式发布。该报告揭晓了过去一年中具身智能领域所迎来的六大科技前沿热点,具体包括具身智能灵巧操作大模型、空间智能、人形机器人、大规模仿真训练平台、触感灵巧手、具身智能导航大模型等。

报告由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担任战略顾问,携手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方斌,清华大学教授刘华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博导陶永,智平方创始人兼CEO郭彦东等14位来自高校与产业的青年科学家,依托自身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产业实战经验,跟踪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以及全球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结合产业实际数据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与研究,为过去一年具身智能的技术发展“划重点”。

AI大模型权威评测:豆包中文对话最强,OpenAI o1推理和数学占优

AI大模型权威评测:豆包中文对话最强,OpenAI o1推理和数学占优

AI大模型权威评测:豆包中文对话最强,OpenAI o1推理和数学占优

AI大模型权威评测:豆包中文对话最强,OpenAI o1推理和数学占优

AI大模型权威评测:豆包中文对话最强,OpenAI o1推理和数学占优

▲《2024具身智能科技前沿热点》涉及了具身智能六大前沿热点

在《2024具身智能科技前沿热点》发布现场,王田苗就具身智能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热点问题展开了探讨。

提及通用智能机器人硬件本体成熟度对具身智能发展的支撑情况时,王田苗指出目前存在诸多难点。具身智能载体的稳定性和适应环境性方面,履带、四轮及固定机械臂尚可,但双足还难以支撑;在智能功能上,简单陪护跟随尚可,操作尤其是灵巧操作还存在很大距离,如医疗缝合演示多有局限性。此外,大模型的实施性推理主要集中于空间智能,与灵巧操作库尚未打通。

对于何时能打通,王田苗认为可能需要10至20年,科技发展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人们对其发展速度期待过高,现实较为漫长,当前大家都在期待特斯拉能在工业上实现商业闭环。并且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王田苗觉得中美存在差距,从当前状态看,在“1至10”或“10至100”的阶段,中国一旦确定形态和结果,凭借供应链、成本、迭代环境等优势会很厉害,但在“0至1”的创新阶段,这是一个适合“小天才”的阶段,而国外“小天才”较多,中国在此方面有差距。

人形机器人能否难以取代工业机器人的位置?王田苗觉得这是难以做到的。工业机器人适合大规模、标准化、高效的生产场景,而人形机器人更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非结构化且工作范围较小的情况,在工业中只是起到特定场景的补充作用,例如在一些不需要灵巧手操作的上下料环节等。不过,当人形机器人在工厂普及后,因其在精巧操作和非结构化场景的优势,会使工业机器人价格下降,马斯克曾预测人形机器人成本是汽车的4%,但这取决于量产规模,目前大家对此持观望态度。

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主体方面,王教授比较看好有产业背景的汽车企业和创业小公司。汽车企业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在加工设备等硬件资源上有天然优势,当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时,很多加工设备无需额外采购,且在标准管理方面经验丰富,有助于其围绕自身主流业务快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像吉利等车企拆分出专门的业务部门,就能更灵活地进行创新发展,避免受到大企业体制的束缚,从而在市场中快速迭代产品和技术。

而创业小公司则具有迭代速度快的显著优势,能够敏锐地捕捉市场的细微需求,专注于特定领域进行深耕细作,迅速挖掘出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比如在一些特定场景的应用开发上,它们能够快速响应并优化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中关村智友研究院,是由中关村创新合伙人、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教授牵头发起设立的高科技智库和早期硬科技创投服务平台。本次《2024具身智能科技前沿热点》的发布,是中关村智友研究院在推动具身智能领域发展的突破性进展,依托“硬科技孵化+科学家基金”模式,智友研究院汇聚顶尖科研力量,不断加速具身智能技术落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