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AI眼镜:教育科技行业下一代全新载体?
科技
科技 > 传媒 > 正文

AR+AI眼镜:教育科技行业下一代全新载体?

图片

未来,教育科技公司可能也会跟眼镜厂商有连接的可能。

作者|张蔚斐

想象一下:

戴着AI眼镜走在路上,看到不认识的动植物,眼镜一扫就跳出了详细科普;在博物馆里,眼镜看到的所有文物都有介绍,不再局限于博物馆设定好的几件固定文物的介绍;语言不通的人们交流时,眼镜上出现实时翻译;AI眼镜不再是手机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终端,随时都能通过眼镜召唤AI助手。

这将是未来的AI眼镜使用场景,尤其是在教育场景上,给了教育科技行业更多想象空间。目之所及,皆是科普,更多AI功能被搭载在眼镜上,知识百科、实时翻译、智能助手……眼镜正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载体。

11月,国内大厂商纷纷入局AI眼镜,陆续公布AI眼镜的研发进展或发售计划,其中既有百度、字节这类互联网大厂;有华为、小米、OPPO这类消费电子企业;也有XREAL、Rokid、影目科技、谷东科技及雷鸟等专注于AR眼镜研究的智能硬件公司。

“百镜大战”背后仍然是AI技术的火热,备受期待的AI大模型一直没能找到最适合的硬件载体,能让AI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落地不同的使用场景。

而眼镜天然是AI的最佳契合载体,无需掏出手机打开摄像头,眼镜本身直接叠加在眼睛上,如果技术达到,未来的AI眼镜可以做到独立终端,突破眼镜本身,成为身体的器官,把视觉延伸,所见即所得,就能减少很多使用步骤,比手机更加便捷。

另一方面,AI也为AR眼镜插上了翅膀,让原本发展脚步放缓的AR眼镜行业焕发了新的生机,AI与AR眼镜的结合,使带有屏幕显示的AI眼镜在信息获取的效率上远远高于仅有语音功能的AI眼镜。

根据XR(扩展现实)行业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Wellsenn XR的预测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眼镜销量约15.6 亿副,全球眼镜市场规模约1500 亿美元。预计2025年后,全球AI眼镜销量将快速渗透,十年后14亿副左右,市场规模将超1000 亿美元。可以说,从长远来看,AI眼镜有望成为与智能手机规模相当的新智能终端。

“AI+AR眼镜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实现AI+MR。”谷东科技创始人崔海涛与多知对话时作出了这样的判断,谷东科技自2017年以来一直聚焦在光学眼镜领域,聚焦工业级AR+AI解决方案,今年也推出了面向C端的两款“AI+AR”眼镜。

各家正朝着未来的方向迈进。

01

AI+眼镜,一拍即合

眼睛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感官,约有80%的外部信息来源于视觉,眼睛获取信息的效率最高。用眼镜作为AI载体,能做到实时采集信息,跟人的交互也比较自然,所以眼镜在当下被普遍认为是最好的载体,尤其是轻量级的眼镜。

各大科技公司曾尝试将AI搭载在口袋设备上、搭载在一体化佩戴的项链上或植入便携式耳机,但大部分目前来看反响平平。AI与硬件的结合似乎都没有达到很理想的效果,设备大多停留在AI的语音交互功能上,用手机的AI功能也可以代替,这对于对消费者来说缺乏吸引力。

而另一方面,从穿戴式眼镜的发展来看,2023年苹果发布的Vision Pro,也没能像iPhone、iPad一样,成为走进千家万户的新型电子消费产品。厚重的头显设备有使用门槛,这也让专研AR眼镜的厂商开始思考如何破局、开拓市场。

直到Meta与Rayban合作的智能眼镜Rayban Meta(以下简称Meta眼镜)发布,打开了AI+眼镜的新思路。

图片

(Meta与Rayban合作款眼镜)

它不像传统的AR眼镜那么重,又比普通眼镜多了智能语音功能,今年4月,Meta眼镜增加了AI功能,接入了Meta自研的大模型LIama3,提升了摄像头水平,可以实现语音交互、物体识别、文字翻译等功能,进一步完善用户体验。

据科技媒体The Verge统计,截至2024年5月,这款智能眼镜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100万副,成为了智能硬件领域当之无愧的一匹黑马。

Meta眼镜的成功,可以说,让正在寻找最佳搭载硬件的AI自研大模型厂商,和急需解决佩戴舒适度、日常使用率等问题来打开市场的光学眼镜厂商,一拍即合,找到了两者合作的方向。

不同领域的公司各自有不同的侧重,有人在自研大模型上加硬件,有人在当前技术领先的光学眼镜上加AI大模型,但相同的是,这些公司都在尝试做出1+1大于2的AI硬件。

“原本做AR眼镜的厂商,想在硬件上加上AI大模型,原本做AI的大厂,想找到好的载体。虽然两类公司的出发点不同,但大家殊途同归,目的都是想把AI+硬件做好,让大家在无感中随时随地使用AI。”谷东科技创始人崔海涛向多知分析称。

02

AI+AR眼镜是过渡形态?

去年9月,Meta发布第一代AI眼镜后,国内陆续有多家厂商布局,但初代产品大多只支持音频翻译,虽然是AI硬件,功能比较单一,销量也不理想。

业内看来,搭载AI大模型的眼镜,仅有纯粹的语音交互还远远不够,语音播报的方式获取信息速度慢、效率低,听完一整段信息可能需要两三分钟,只支持语音交互的AI眼镜也被崔海涛看作是过渡产品,缺乏创新。

2024年9月,Meta发布了首款AR眼镜Orion,外形上为分体式设计,采用波导方案设计,拥有厚重黑色边框,重98g。该AR眼镜能与Meta自研的肌电手环相适配,拥有手部跟踪、眼部跟踪、头部追踪等多种交互方式。

这无疑释放出一个信号:AI+AR眼镜,来了。

图片

(Meta Orion AR眼镜)

国内方面,除了Rokid已发布的Rokid Glasses AR是AI+AR眼镜之外,谷东科技于11月25日发布的星彩Star1s也同样是一款AI+AR眼镜。

其最大的亮点是可以脱离手机依赖、作为独立终端使用,这也是未来AR+AI眼镜产品方向。

星彩Star1s上实现了AI眼镜独立的操作系统,崔海涛强调,现在很多AI眼镜仍然依赖于手机蓝牙连接,眼镜只是外设,实际上还是主要在使用手机。这会导致用户在使用眼镜时会产生手机焦虑——手机不在身边,眼镜就连不上了怎么办?

“AI眼镜将会是开放的硬件,用户可以自己安装 App,后续会内置应用商店,国内外的AI大模型,如文心一言、字节豆包,都支持接入。”

这也意味着,眼镜仍然有取代其他终端的野心,包括学习机、平板、手机等,眼镜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无感化使用AI的载体之一,如果未来技术上可以做到所看即所得,操作步骤简单就会是它最大的优势。

谷东这款一体机采用600毫安双电池,整体重量为99g,谷东直接跳过了目前单绿色光波导,采用自研的 Micro OLED 屏幕,双目阵列光波导镜片类似于日常佩戴的超薄透明的显示镜片,可以实现低功耗的全彩显示,直接对标Meta Orion。

图片

(谷东科技星彩Star1s眼镜)

带屏显的AR眼镜,可以用几十秒就抓住半页文本的关键信息。除了音频信息,AR眼镜还可以获取图片、视频信息,多模态的显示在信息表达的丰富程度上也远高于过去的AI眼镜。

从不方便佩戴的AR眼镜,到语音交互的AI眼镜,再到现在语音与屏幕显示结合的AI+AR眼镜,各大厂商综合考虑技术与用户体验,不断升级。

崔海涛表示,AI眼镜的终极形态还是MR+AI,只是技术上和硬件生态上还没准备好。智能眼镜产品正在朝着消费者小跑前进,直到走进千家万户。

03

AI+AR眼镜将是新的教育终端?

Meta全球事务总裁尼克·克莱格今年4月在官方博客宣布将为Quest推出新的教育产品,他提到,在扩展现实、混合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被证明具有变革性的所有领域中,在教育领域的潜力是最令人兴奋的领域之一。

今年,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止,数学大模型、基于AI的个性化教育、AI陪练、AI伴学、AI英语口语等产品陆续推出,但为什么大部分人仍然感觉不到AI大模型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崔海涛认为,还是AI载体的问题。

现在全球的语言大模型已经非常成熟了,为什么还是很难把实时翻译应用起来?因为手机限制了人们使用的热情,一边说话时需要一边举着手机录音或拍照识别,有人会觉得不太礼貌,技术上可以实现,但实际应用时受限于载体。

“这些教育大模型的使用载体可能是手机、平板、学习机,问一道题目要拍照或语音复述,步骤很多。路上遇到想了解的植物,需要拿出手机、打开APP、拍照识图,人的本性很懒惰,一来二去可能就不想学了。但眼镜会改变未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实时看到的信息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可以随时提问,甚至眼镜可以主动推送,告诉你你看到的是什么。人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这也会提高人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对于教育来说,这会是革命性的变化。”

AI眼镜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AI+AR眼镜,增加了摄像头和显示屏幕的智能眼镜普及以后,下一代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和今天完全不同。

例如,现在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需要在旁边盯着,未来,是不是可以借助AI眼镜,让AI老师帮忙盯着?通过AI老师实时看到孩子的问题,给他指导,及时纠错,屏幕上还可以显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启发式的解题办法。

AI眼镜的实时性和便捷性,以及人机交互的友好性,是其他交互方式不可比拟的。

未来,青少年戴着AI眼镜逛博物馆参观时,不再需要统一听老师的讲解,而是可以自己去看想要了解的内容,把被动接受知识变成自发式的主动学习,每个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可以一直深入探索,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AI眼镜还可以和矫正视力的近视镜结合,一镜多用。但假如两者结合变成现实,也会引发更多规则的变化,比如,这样的眼镜在考试场景下不能使用。

“人们都更倾向于简洁的交互方式,这个革命是迟早的。不能说AI眼镜能在几年内彻底取代现有的教育硬件,但随着AI眼镜的制造越来越好,体验越来越好,它会逐渐成为一大趋势。”崔海涛说。

未来,教育科技公司可能也会跟眼镜厂商有连接的可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