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寒潮南下,不少地方的气温第一次突破了零度。
不过令人更寒心的是,劣质羽绒制品以丝充绒,直播间里喊着“49的羽绒马甲、159的鹅绒服、299的鹅绒被”,直播间不仅仅把价格打下来了,质量也打下来了。
不过也有让人心头一暖的事情,胖东来有一款鹅绒羽绒服,进价是 498.7 元,售价就定在了 499 元,一件羽绒服就只赚 3 毛钱。
01
泛滥的“羽绒”
首先我们要了解何为“以丝代绒”?
羽绒产品用到的“丝”和“绒”其实都产自鹅鸭身上的羽毛,区别在于“绒”是一朵一朵的,形状稳定,保暖效果好;
“丝”则是加工时从羽毛上脱落的短丝,属于边角料,保暖效果较差。
羽绒主要分为鹅绒(白/灰)和鸭绒(白/灰),按绒子含量又分为50%、60%、70%、80%、85%、90%、95%不同层级,羽绒的洁净程度以及填充量也决定着羽绒服的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羽绒价格也会有波动,通常来看,绒子含量越高价格也越高。
另外,2022年4月,新版《羽绒服装》国家标准落地,这一版标准中最关键的改动在于将“含绒量”改为“绒子含量”,要求不低于50%才能称之为“羽绒服”。
根据蓝鲸新闻报道,今年羽绒原料价格整体较去年同期上涨30%-40%。90%白鹅绒目前每公斤的价格为1100元,若填充200克鹅绒,单鹅绒成本就已经220元。也就是说,一件达标的品质羽绒服,价格不会太便宜。
寒冬已至,羽绒服、羽绒被等羽绒制品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但一部分“假羽绒制品”却在线上、线下市场肆意泛滥。
据央视新闻消息,在湖州织里公安近日捣毁一生产、销售伪劣羽绒服窝点现场,查获“假羽绒服”7万余件,涉案价值700余万元。涉案羽绒服的吊牌上标着70%绒,然而通过专业检测显示,该批服装羽绒绒子含量基本为0%,均系伪劣羽绒服。
《财经调查》记者暗访江苏南通某直播基地,直播博主向记者透露,他们采用“丝”来填充到被子里替代“绒”,如此一来,成品从外观上几乎难以辨别差异,手感也极为相近,这是他们控制成本的核心手段。不仅如此,还能提供一套假冒的合格证、水洗标、羽绒充气标、吊牌等质检手续。
据扬子晚报报道11月26日,记者在南京一家有旧羽绒“翻新”服务的家纺店内,店铺负责人拿起一件顾客带来的旧羽绒服给记者看,“这是顾客花了三千多元买的品牌羽绒服,这个标签上写着90%白鸭绒,但我们拆开发现里面全是飞丝,根本不是羽绒。”
标签看不懂、内里看不见,消费者该如何分辨真假羽绒?
即使有人剪开羽绒服,发现里面根本没有羽绒,想要维权的时候。
商家也只会露出冷笑,反过来骂你花一两百就想买真羽绒,简直太贪心。
从厂家到商家,他们“默契”地形成一条链条,最后坑害的,是买不起高价羽绒服的每一个普通人。
02
穷人害怕寒冬
都已经2024年了,打开互联网,依旧能看到很多“穷人害怕寒冬”的感慨。
人们害怕的,当然不是冻死街头,而是冬天的衣服太贵,害怕花掉辛苦挣来的钱,却买不到用料真实过冬衣物。
有专家就会说了:你可以多花点钱,买一个知名品牌
难道中高端羽绒品牌,值得信任?
04年成立,定位奢品、高端鹅绒服的高梵,旗下拥有黑金、黑珍珠和皇室高定三条产品线。其中黑金定价约在1000-2500元,黑珍珠系列则高达3000-5000元。价格不算便宜的高梵,上身体验是否更胜一筹呢?
在小红书上,搜索“高梵黑金羽绒服值得入手吗?”不少用户对其质量提出质疑,反映“跑绒”“面料太薄,容易破洞”“不暖和”等不足。
在抖音高梵官方旗舰店,销量第一的黑金先锋3.0鹅绒服评论区,有331条中差评。
在黑猫投诉中,“高梵”品牌相关投诉37条。
讨论比较多的话题的就是“不保暖”、“出绒、跑绒”、“味道大” 等问题。
另外一个知名品牌,波司登旗下休闲品牌,雪中飞
新浪财经报道,有用户在雪中飞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件羽绒服,收货后却发现了羽绒服吊牌上写着“雪中飞”,但标签上却印着“雅鹿”,用户怀疑是贴牌,雪中飞旗舰店客服强调是发错货所致,最后以退一赔一的补偿方案来解决。
从雪中飞自身来看,除了贴牌引发的争议,其产品质量也曾被部分消费者质疑。
2021年,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发现雪中飞羽绒服不合格。
2022年,雪中飞因一款长袖衬衫不合格被点名。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网售儿童及婴幼儿服装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雪中飞kids童装旗舰店销售的产品在68批次不合格产品中。
在黑猫投诉中显示,关于“雪中飞”品牌投诉有342条,涉及到质量差、贴牌、虚假宣传等问题。
不仅仅是高梵、雪中飞,还有我们一直不关注的品牌都存在多多少少的问题。
在2023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在浙江、上海、江苏等6个省份的178家生产单位,共抽查185批次产品,抽查发现26批次产品不合格,绒子含量不足、羽绒含绒量、纤维含量不合格。涉及探路者、阿仕顿、千仞岗等多家品牌。
2024年,3月5日,环球时报报道,上海市消保委测评70款羽绒服,其中鸭鸭、361°充绒不合格,上万元羽绒服仍存在卫生安全问题。
原来,高价格并不代表高标准。
原来,比冬天更冷的是人心。
03
消费者还能相信谁?
对于消费者而言,“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道理都明白,不明白的是“充90绒却只卖159元的羽绒服”,不明白的是“掺入了木薯淀粉,却没有红薯成分”,不明白的“养殖虾和野生虾到底有没有区别”...
嘴里喊着“家人们”,心里却把消费者当成大冤种。
在直播间购买食品、衣物、化妆用品等物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直播博主带货频频翻车,最终的处罚却仅仅是罚款,难道“纳税”是免死金牌?
那些“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的产品,被这些主播在直播间公然兜售,一番话术,让很多消费者不知不觉中,一步步陷入主播们精心布置的消费陷阱。
那么,这些伪劣产品究竟是谁生产的,幕后制造假货的,又会是谁呢?
消费者还能相信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