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的这篇演讲道出了华为长盛不衰的秘籍: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科技
科技 > 人物 > 正文

孟晚舟的这篇演讲道出了华为长盛不衰的秘籍: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作者 | 孟晚舟

来源 | 蓝血研究(lanxueyanjiu)

英雄不问出处,

创造价值者就应该获得尊重。

——孟晚舟

时隔多年,

再次回到母校,

心中既感动又感慨。

我们的校园,

历沧桑百年,生生不息;

校园中的我们,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看着在座的你们,

不由得让我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

那个时代,车马很慢,

书信很远,时光很长。

作为曾经的学生,

十分感恩母校对我的培养,

天涯海角有尽处,

师恩无穷难报答。

也感谢同学们对我的牵挂和关心,

你们写给我的书信,

犹如一束火炬,

给我温暖,给我力量!这些情义陪伴着我,

越一道道险,

攀一座座山,

追一个个梦。

今天,

我分享的主题是:

读书万卷,咖啡千杯。

学生时代,我们渴求知识,

用万卷书籍来丰盈认知和思想;

步入社会后,

我们慢慢认识到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任何一点进步都需要他人知识与经验的分享,

每一次与他人喝咖啡的机会,

就是一次难得的思想交汇,

咖啡千杯就是聚他人之智慧来打开自己之思路。

“读书万卷,咖啡千杯",

是我一路走来的所观与所思,

希望能对校园中的你们有所帮助。

人人皆可为师,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华为全国各地的园区里有各式各样的咖啡厅,

在这里,

你可能会偶遇公司高管,

正在接受访谈;

可能会看到外国面孔,

正在用流利的中文分享他们的观点;

也可能会发现一群年轻人在白板上推演公式,

因为观点的不同而激烈辩论。

即便近几年,

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依然建设了许多园区图书馆和咖啡厅,

依然保持在员工激励、

荣誉表彰、繁荣园区等方面的投入。

我们坚信,

科技公司最主要的价值创造是创新,

而创新之源来自员工的活力与创造力。

未来不是省出来的,

而是持续投入和努力奋斗所创造出来的。

热火朝天的讨论、

思维火花的碰撞,

往往是灵感的源泉、

攀登的起点。

如今,我们在很多大学校园里或者高校附近,

建立了“黄大年茶思屋”。我们鼓励员工走出办公室,

与大学教授、

科研人员一起喝喝咖啡、

聊聊思想,

共同探讨产业的方向与未来,

甚至是全社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我们鼓励每位员工多读、善思、能辩,

从悠久而璀璨的人类文明中获取智慧的力量,

从他人和行业的优秀实践中寻找突破的方向,

打开思维的天花板,

这是“点”的开放;

我们倡导每一位员工与内外部专家多喝咖啡、交流思想,

借他山之石吸收宇宙能量,

这是“面”的开放;

我们把先进论文和技术难题公开发布到网上,

欢迎行业和社会合力推动、

互相启发、竞相破题,

让创新的力量奔涌向前,

这是“场”的开放。

我们努力营造从“点”到“面”,

再到"场”的开放,

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共同来解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2019年,

一位博士生毕业后加入华为。

他的研究方向是"类脑智能”,

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2020年起,

他经常在茶思屋和高校老师、学生喝咖啡、聊技术,

也和不同部门的专家探讨学术、联合攻关,

甚至还把市场人员、潜在客户也拉进来,

进行前沿技术的推广和联创。

一年多的时间,

他在茶思屋喝了1000多杯咖啡。

他的团队与产品线联合完成了20多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发表了10多篇论文。

面对累累硕果时,

他感叹道:“茶思屋的咖啡,

都是汗水和火花调制出来的。”

读书万卷,

能帮助我们充实理论知识;

咖啡千杯,

能帮助我们吸收思想能量、

激发创新火花。

二者的共同之处,

都是要求我们拥有开放的心态、

保持对未知的好奇、付出奋斗的汗水。

面对技术封锁时,

华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在这里,我们:以勇毅执着的尝试,

让目标更加清晰;

以所向披靡的勇气,

让征程更加璀璨;

以飞蛾扑火的热血,

让梦想更加纯粹。

科学是无尽的前沿,

从基础理论到商业应用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中间需要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转换与推动。

颠覆性创新,

失败是必然的,

成功是偶然的。

唯有打开思维边界、

打开组织边界、

打开人才边界,

汇聚无数的大脑相互交流、碰撞、启发,

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取得理论或应用的突破,

才有可能像灯塔一样照亮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认为,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

“一切皆人才,

开放是根本”。

今天的华为,

作为行业发展的出题者,

我们要用世界级难题来吸引和成就世界级的人才。今年起,

我们陆续把自身产业遇到的挑战和难题,

通过线上黄大年茶思屋平台向全社会发布,

收到了600多位高校老师的积极反馈,

参与揭榜的高校达91所。

今年8月初,

华为向获奖者颁发了"火花奖”,

感谢他们对于产业界及科学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也许数年之后,

在座的你们也会加入我们,

一起攻题克难。

人人尽展其才,

一桶浆糊粘接世界智慧。

彼得·德鲁克说过,

“大多数人穷尽一生去弥补劣势,

却不知从无能提升到平庸所要付出的精力,

远远超过从一流提升到卓越所要付出的努力。

唯有依靠优势,才能实现卓越。”

在华为,我们并不要求员工

“样样精通”、“十项全能”,

而是鼓励员工在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领域

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具有解题、破题能力的“单项突出"人才,

才是当前攻坚克难时期最需要的。

华为就是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

将一群人粘合在一起,做一件事情。

二十多年前,

华为俄罗斯数学研究所有个年轻的小伙子,

从事算法研究。

可以说,

他是华为早期高薪聘请的为数不多的“天才少年”之一。

因为他当初不愿意离开家乡俄罗斯,

为了留住他,

华为在俄罗斯当地设立了数学研究所。

他加入华为之后,

不喜与人来往,

终日就是摆弄摆弄电脑,打打游戏,

偶尔做些数学方面的研究。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他看上去似乎碌碌无为,

没有什么科研成果。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怪异”天才,

在十年后攻破了从2G到3G的算法难题,

华为也基于这项成果,

推出了一款针对欧洲市场的SingleRAN方案,

逐步超越我们的竞争对手。

常人难以理解的“怪异少数”,

也许在某个方面有着常人难以超越的才华。

“用人之长、人尽其才”,

是我们的用人之道。

第二个小故事的主人公,

2016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专业。

他加入华为后,

从事软件编码开发工作。

他说,换个赛道,

是源于热爱。

在一次次的编程中,

悟出编写代码和化学实验之间的相通之处,

二者都需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场景下,

充分考虑变量因素,

以终为始地进行详细设计。

时光不负有心人,

跨专业不仅没有影响他成为代码达人,

扎实的化学功底更是让他

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破题能力。

其实,华为有许多这样的跨专业科研人才。

华为看重的是他们扎实的基础学科积累、创新的破题思维方式。

华为早期的电源开发团队中,

就有一位主力人员,

曾经是位牙科医生。

任总在达沃斯论坛上接受采访时曾说,

自己既不懂技术,

也不懂财务。

他就是提着一桶浆糊,

把优秀的人黏在一起,

拼出一个人才济济的华为。

在这里,智慧遇见了兼听开放,

有了光芒:热爱遇见了精益求精,

有了惊喜:梦想遇见了全力以赴,有了奇迹。

英雄不问出处,

创造价值者就应该获得尊重。

华为的“浆糊”哲学,

核心是价值创造、价值分享、共有共享,

保护每一个贡献者的合理利益,

形成一个集群。

华为粘接了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

也粘接了成千上万的外部优秀人才。

唯有依靠优势,才能实现卓越。

无论处于什么时代,

人生时刻需奋斗,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新长征。

我们处在一个数字世界,

计算能力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底座,

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但现在的算力还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

算力必然是世界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

未来几万台、几十万台乃至几亿台服务器,

如果都能够基于一个操作系统进行实时调度,

将带来巨大的算力提升。

在计算产业上,

中国已经规划了8个国家级枢纽节点和10个集群,

形成了“东数西算”“东数西存”的大战略,

贵州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使命之一,

就是要让算力成百上千倍地提升,

让算力为我们带来更加便捷、更加智能的世界。

大家可能有听说过“元宇宙”这个概念。

元宇宙,是与现实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虚拟世界。

元宇宙的实现需要极大的算力,

包括云端计算和边缘计算。

展望未来,元宇宙将在你们这一代得到突破性的发展。

用科技推动产业与社会的发展,

就是你们这一代人需要

持续努力、忘我奋斗的新长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