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和苹果在AI领域有何差异?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作出解答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安卓和苹果在AI领域有何差异?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作出解答

作者 | 黄若曦

编辑 | 刘毓坤、杨睿琪

凤凰网科技讯 6月28日,一加召开Ace 3 Pro新品发布会,会后,凤凰网科技等媒体采访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在谈到安卓和苹果在AI领域的差异时,李杰表示未来AI的竞争局势,一方面取决于大家对技术的理解,另一方面取决于对用户的理解,谁对这两项的理解走在前面,谁就会胜出。他认为,目前不管哪个品牌都在努力过程中,现在评判未来谁胜谁负还为时过早。

此外,对于大模型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李杰表示,AI目前还未达到会造成行业洗牌的阶段,AI的三个基础要素是感知能力、算力和算法。这三个方面,国内几家厂商之间没有显著差距。

谈到一加未来是否会推出直屏或微曲屏手时,李杰认为在未来,曲屏和直屏都有可能出现,我们将根据产品的电池厚度等因素进行取舍,并表示,如果采用直屏,可能在手感方面会做出一些牺牲,而曲屏则能提供更好的握持感和整体手感,这就是一种取舍。

安卓和苹果在AI领域有何差异?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作出解答

对话要点总结:

1、 在芯片和手机内存元器件都涨价的趋势下,手机行业今年是否会迎来集体涨价潮?

2、 冰川电池与其他友商提出的电池方案有什么差别?

3、 一加产品哪些模块出现了成本上涨?一加未来是否会推出直屏或微曲屏手机?

4、 李杰谈安卓和苹果在AI领域的差异。

5、除了手机,AI功能何时会运用在手表和平板设备上?

以下为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与媒体对话实录(有部分对话删减):

媒体:今年,在芯片和手机内存元器件都有涨价趋势下,手机行业是否会迎来集体涨价潮?

李杰: 在芯片和内存不断涨价的情况下,很多产品与厂商都会选择涨价,这是行业普遍的现状。

对一加来说,在这种供应趋势下,我们依旧会坚持自己的产品思路,优先想怎么做好产品,然后再考虑价格和成本因素。

媒体:您之前说过一加Ace系列销量已超过千万,手机线上每年有将近一亿台的市场规模,这是否意味着一加Ace系列已经占有1/10的线上市场份额?

李杰: 目前,一加Ace系列可能有80%销量都在线上,到目前为止,一加主要是做2000元以上的布局,而您所提的一亿台的市场规模里,很大一部分是2000元以下的市场,这部分市场一加暂时还未涉足。

媒体:为什么一加在这个时间点做一些生态品类的拓展?是因为一加发现了一些新的市场需求,还是之前的一些产品没有很好地解决过往市场的需求?

李杰: 我们从现在开始会做性能生态产品的布局,主要有这几个因素:

第一,现在一加的用户基数不断增长,这里面很多用户本身是有(多设备)需求的。现在很多年轻用户手上的电子设备不只一个,同一品牌下互联的体验会更好;

第二,得到这些用户反馈的需求后,我们仔细研究了他们的具体使用场景和需求。(这次发布会)大家能感受到,我们针对于校园或者大学生群体做的平板、手机、手表,对于大家在校园中学习、生活、运动的场景进行了很多优化。基于这些因素,加上一加现有的技术或者产品的储备,我们(有能力)开始去做生态布局。

媒体:AI手机的概念这一年被行业频繁提到,AI手机给一加带来了哪些增量,有没有一些可量化的东西?

李杰: 关于AI,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端侧AI还是云侧AI,规模增长都十分迅速。

但是AI功能与最终手机销量之间的匹配关系或拉动作用,目前还没有特别明显地感知到。但我们相信这种体验本身对用户是好的,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大家会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AI功能来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

媒体:冰川电池与其他友商提出的电池方案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从手机厂商的角度来说,这背后做了哪些工作?冰川电池后续会成为OPPO整个体系的电池品牌吗?

李杰: 所有技术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用户。如果说各家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对用户体验的理解。手机毕竟是移动的终端设备,一块电池涉及的体验之间是有取舍的或者说矛盾的,比如电池密度、充电速度、安全性、电池寿命,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电池稳定性。这些之间是需要做一个平衡跟取舍。

这里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大家对什么是好的电池充电体验、续航体验、电池老化和寿命等方面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导致各家厂商的取舍选择不同。原始材料上,就像刚才说的硅碳负极,差别并不大。

电池也好、屏幕也好,产业链里面的终端厂商,相较于上游的技术厂商或供应商而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对于末端的最终用户的场景和体验的理解。

终端厂商与上游合作伙伴,两者在技术产品化或市场化的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只有上游没有终端厂商,技术没办法市场化,这是两者的分工。

另外,关于冰川电池,它是属于我们集团的技术资产,包含软硬件体系,未来会有更多的OPPO和一加机型使用,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媒体:一加今天推出了许多IoT全家桶的产品,未来AI是否会赋能这些相关产品上?除了手机,AI功能何时会运用在手表和平板这些设备上?

李杰: 目前我们的手表和平板已经采用了AI技术。例如,平板的拍照功能和图片处理就是基于AI,未来还会陆续引入更多的AI功能。

比如今天发布的让学生更方便的通话录音摘要功能,可以把课堂的录音快速生成摘要。通过AI,我们可以直接识别公式,快速转化并直接编辑。无论是手机还是平板,我们都会基于这些场景做功能的导入和布局,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平移。

媒体:目前安卓平板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一加在此时选择进入这一市场,是看到了哪些需求?此外,安卓软件生态较弱,对高性能场景的需求相对较低,一加为何在平板上强调性能?

李杰: 我们平板的主要目标人群是在校大学生。针对这一群体,我们做过了解和研究,发现他们在校期间的平板使用频率其实非常高,

他们主要在两个场景下使用平板:学习和娱乐。在学习方面,我们优化和布局了许多功能,提高了效率。一般来说,大学生使用平板的时间较长,买一个最新旗舰平板可以从大一用到大四,甚至研究生阶段都毫无问题。后续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平板体验,特别是应用部分,我们还做了大量功能开发。

媒体:对于老用户来说,AI手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能够将哪些已有的功能实现云端,对此是如何考虑的?

李杰: 目前,手机AI应用分为端侧运行和云端运行。端侧运行需要芯片的算力,目前旗舰芯片在端侧具备较好的AI算力,但前几代老芯片的AI计算能力并不是特别强。

因此,对于老机型,我们更多会通过云端能力进行赋能,通过OTA,通过小布助手来实现功能,只要有网络连接,就能享受AI体验。对于新机型,端侧和云端是同步发展的,具体选择取决于使用场景,以及该场景对算力和隐私性的要求,我们会根据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计划。

媒体:您认为在大家纷纷入局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是否会给手机品牌带来新一轮的行业洗牌?

李杰: 目前,AI的三个基础要素是感知能力、算力和算法。这三个方面,国内几家厂商之间没有显著差距。

所以我认为未来的关键在于大家对用户场景的理解和构建。技术是技术,如何将技术转化为更好的体验带给用户,才是核心。

现在,大家首先是要基于用户场景规划和布局AI功能,不断提升用户体验。至于AI是否会造成行业洗牌,目前还未达到这个阶段。

在智能手机之前,数码行业更多地依靠硬件思维进行迭代,什么强迭什么。未来整个行业将演进到软件的思维,基于用户体验来定义产品的思维。包括硬件、软件、AI,无论是端侧和云侧,最终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媒体:此次一加推出了24G大内存和冰川电池,您如何看待当前手机行业在这两方面的整体技术现状?

李杰: 关于冰川电池和大内存,先谈电池。无论是哪种用户,对电池的续航需求是永不满足的,因为续航时间肯定是越长越好。然而,由于手机是移动设备,电池的体积和厚度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电池的能量密度每隔一段时间会有所提升,但目前也存在一定的瓶颈,进一步提升电池密度需要新的材料出现。

未来电池仍有提升空间。要实现良好的续航,不仅仅依赖电池,还需要在软件应用、芯片和电源管理等方面进行整体架构设计。

24G内存,对于手机上的应用从容量角度来看是足够的,后续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内存优化和调度逻辑充分释放其潜力,此外,未来24G内存可能还会在内存传输速率上有进一步的技术升级和进步。

媒体:一加现在线下销量占比相对较少,是不是线下目前的销售不是很好?另外,一加市场在高端市场的反馈更好,是不是天然更适合拓展线下这块,这方面有怎样的考虑?

李杰: 目前,一加的线下渠道主要集中在OPPO专卖店中,很多都位于商场内。我们的整体逻辑是围绕目标用户展开,分析他们在各个地方的分布,尽量确保在每个核心市县及商圈中都有一加的产品展示和形象,这就是我们渠道布局的原点。

关于线上和线下销量的问题,我们发现许多用户在购买过程中是“两栖”的:有些是线上了解和比较完,线下购买;有些是在店内体验多个品牌后,再回到线上下单,比例都非常高。

从这个角度来讲,线下的首要作用是提供服务和体验。我们在售点布局和线下服务上还有提升空间,正常来说,线下线上三七开甚至更高都是正常的比例。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空间可以提升,这不是我们的终极状态。

媒体:一加转型至今已有近两年的时间,我们是否研究过转型后整体用户画像,相较于以前有什么变化,现在主要的用户群体有什么特点?

李杰: 一加的主要用户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了几年的职场白领;另一类是学生群体,尤其是在推出Ace系列后,这类比重在不断增加。

这两个用户群体其实并没有在品牌融合后发生太多变化,只是比例略有调整。数字系列的用户以白领为主,Ace系列的用户则以学生为主,一加品牌的用户依旧是以年轻群体为主,没有太大变化。

在过去两年中,一加的用户不断增长,增加的主要是年轻用户,这与我们最初的目标也是吻合的。

媒体:这次一加Ace 3 Pro公布的新标识,只在超跑典藏版上出现,一加「Ace Performance」的内涵是什么,它未来是不是将成为一加性能优化相关技术的标志?

李杰: Ace Performance直译过来就是极致性能,Ace系列本身就主打新的技术和性能体验,特别适合重度性能用户,比如经常玩大型游戏或同时处理多个应用程序的用户。

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视觉化的符号,能够准确表达Ace系列的速度感和性能感,Ace Performance的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对这个设计非常喜欢,将其用在了Ace 3 Pro的典藏版上,这个版本也是把性能和质感都做到了极致,我们相信用户应该会喜欢。

未来,如果用户对这个Ace Performance反馈很好,并且我们的产品性能也符合Ace Performance的标准,我们会考虑将Ace系列产品都加上Ace Performance,这是目前的想法和规划。

媒体:最近看到一些用户在讨论,一加Ace Pro既然定位性能体验,为什么没有采用直屏?很多人认为直屏有许多优势,比如容易贴膜、游戏手感更好,您如何看,一加未来是否会推出直屏或微曲屏手机?

李杰: 一加Ace Pro的第一代产品采用了直屏,去年第二代我们做了曲屏,今年也选了曲屏。做手机很难的一点就是面临许多取舍,这些是非常复杂的。一加非常注重用户的手感,这一点大家非常清楚。

如果产品性能非常强、散热也很好,大电池又能保证续航,同时实现这些优点,需要在机身预留比较大的空间。如果采用直屏,可能在手感方面会做出一些牺牲,而曲屏则能提供更好的握持感和整体手感,这就是一种取舍。

关于贴膜的问题,我们自己是有解决方案的,我们的线下服务中心可以免费为用户提供贴膜服务。

同时,在游戏场景下,我们也进行了一些专门的优化。我给大家讲一个细节,比如一只手打王者荣耀的时候,我们屏蔽了左右滑动操作,以防止误触。这些细节体验我们并没有公开宣传,但背后我们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和调整。

至于未来,曲屏和直屏都有可能出现。我们将根据产品的电池厚度等因素进行取舍。可能用户对曲屏和直屏的偏好也是一半一半的,这些用户都是真实存在的,未来我们也会考虑曲屏和直屏错开来布局,不会全都一样。

媒体:关于芯片和内存的涨价情况,能具体透露一下涨幅吗?

李杰: 具体的数值没有办法给你,但媒体应该都知道,从去年开始,每个季度都有一定的涨价。随着制程技术的进步以及性能和AI能力的提升,每一代旗舰芯片的成本都在上升,我们能做的则是利用这些更先进技术来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媒体:由于内存和芯片的涨价,其他的厂商也有一些产品出现了价格的微涨,一加Ace 3 Pro相比上一代的涨幅大约在200到400之间。除了芯片和内存外,还有哪些模块出现了成本上涨?

李杰: 一加Ace 3 Pro相比于一加Ace 2 Pro,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比如我们采用了新一代的8Gen3芯片,性能比去年的8Gen2提升了很多。屏幕方面,我们从去年Ace2的LTPS屏升级到了今年的8T LTPO屏幕,无论是流畅性,还是省电上,体验会更好。

还有冰川电池,不仅容量更大,还引入了新的电池材料和技术,这些都导致了成本的增加。包括内存的价格也有所上涨,即使容量相同,今年的成本与去年也完全不同。

这里面还不包括投入的研发的资源。比如我们实现了《原神》的120帧,像这样的技术和调教,还包括网络性能的优化等,都会影响我们的成本,所以200块的涨幅还是非常有诚意的。

媒体:关于原神120帧的性能图,能否透露一些更详细的细节,大家都很想了解这项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李杰: 目前,原神的120帧功能在整个安卓手机中只有一加Ace 3 Pro支持,这并非来自米哈游官方的功能或特殊权限,而是由一加自主研发的技术实现的。

这项技术取决于我们对高通芯片性能的理解,其实GPU在手机里面的利用率并不高,我们这次通过自研的技术把高通的GPU的潜能完全释放出来。

所以,通过我们的性能黑科技,理论上除了原神外,我们也能对其他重载游戏进行相应优化,提供比其他手机更好的游戏体验。如果大家体验过我们的原神120帧,你会发现与其他手机相比,那种效果和体验绝对会让你回不去,就和现在很少有人用60Hz的屏幕是一样的道理。

媒体:最近苹果召开了开发者大会,并公布了他们的AI战略。目前整个手机市场中的安卓阵营和苹果阵营都已经公布了各自的战略,您如何评价安卓和苹果在AI领域的差异?

李杰: 未来AI的竞争局势,一方面取决于大家对技术的理解,另一方面取决于对用户的理解,谁对这两项理解走在前面,就会胜出,目前不管哪个品牌都在努力过程中,目前来说评判未来谁会胜出,谁胜谁负还为时过早。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