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齐聚HDC2024主题圆桌 共探AI大模型在城市与产业的落地路径
科技
科技 > 传媒 > 正文

政产学齐聚HDC2024主题圆桌 共探AI大模型在城市与产业的落地路径

6月22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期间,以“城市AI大模型中心,加速产业发展智能跃迁”为主题的圆桌会议成功举行。活动邀请到东莞、延安、义乌等城市分管数字化建设的政府代表,软通智慧、中软国际、火石创造、华海智汇等AI生态伙伴以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行业应用场景,共同探讨如何利用AI大模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工智能+”千行万业的产业应用生态。

华为云中国区城市云总经理刘洋作开场致辞,他分享了华为云在AI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新开服的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和新发布的盘古大模型5.0,为千行万业提供澎湃AI算力和大模型技术创新支持。面向城市未来发展所需,他表示华为云正在推出新的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架构,从“一城一云”进一步延伸至“一城一云一模型”,希望携手生态伙伴,联通各地政府,共同深入到城市各行各业中去,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拥抱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机遇。

华为云中国区城市云总经理刘洋

大模型赋能产业升级正当时,华为云助力城市与产业加速智能化

今年以来,AI大模型行业发展迅猛,中央及地方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加速大模型产业发展,包括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升级等一系列发展规划,以支持各行各业利用AI大模型技术,推动数实融合和产业升级。

会上,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分享了大模型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应用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表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大模型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愈发凸显,能够重塑生产流程与效率,是驱动产业创新的关键力量和区域发展的智能引擎,还会引发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革,将有效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和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升级中。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

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期间,华为云发布盘古大模型5.0,在全系列、多模态、强思维三个方面全新升级。在过去的一年中,盘古大模型持续深耕行业,围绕客户产品研发、软件工程、生产供应、市场营销等行业客户所关注的问题,解难题、做难事,帮助客户商业成功。目前已在30多个行业、400多个场景中落地,在政务、金融、制造、医药研发、煤矿、钢铁、铁路、自动驾驶、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气象等领域发挥巨大价值。结合城市产业场景,华为云还打造了城市AI大模型中心(AIPMC)。圆桌现场,华为云工业大模型总经理史扬分享了华为云AIPMC的建设理念,即通过构建“一中心四联接”的城市智能化升级底座,为支柱产业注入新质生产力。

华为云工业大模型总经理史扬

华为云AIPMC由“1个基础设施”“行业大模型+N个行业场景”和“4大产业联接”构建而成,覆盖泛政务、矿山、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化工、气象、交通、文旅等产业领域。1个基础设施指自主创新的AI基础设施,提供可持续的AI算力、盘古大模型五大基础模型(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科学计算、预测)以及数据和隐私保障,为城市跃迁打造智能引擎;行业大模型+N个行业场景包括基于盘古大模型打造的政务、矿山、制造、气象、医疗健康、交通、化工、文旅等八大行业大模型以及ModelArts开发套件,赋智支柱产业“解难题、做难事”;4大产业联接则指联接产业、生态、科研和人才,提升城市智能产业氛围,并通过华为云卓越运营保障落地。

史扬介绍,AIPMC目前已落地贵安和东莞。作为全国首个落地的AIPMC项目,贵安AIPMC立足贵安,服务省内企业、政府,基于算力+盘古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为当地龙头产业升级和数字政府振兴注入新质生产力。东莞AIPMC则是全国首个以城市产业赋能为牵引的盘古大模型中心,东莞市政府汇集制造行业数据集联合华为打造智能制造大模型,为企业提供开箱即用的模型服务,推动大模型真正进产线,未来将服务300+东莞制造行业企业,将东莞打造成“智”造名城。

人工智能驶入发展快车道,华为云和华为政务一网通军团携手核心生态伙伴打造联合方案,加速大模型落地产业。作为认证级华为云解决方案伙伴,火石创造CEO杨红飞受邀出席,向与会嘉宾重点分享了双方打造的“华为火石产业经济大模型”联合方案。他介绍,华为火石产业经济大模型,依托盘古大模型能力,构建产业经济专项语料库,打造出“问经济”“问企业”“问产业”“问政策”四大应用,帮助政府、园区用户从海量产业数据中获取关键信息,助力产业发展。

火石创造CEO杨红飞

政产学互动研讨,深入探索AI大模型落地城市和产业的路径

本次圆桌还设置了一场集聚政产学多方代表的互动研讨。圆桌研讨由华为云城市云首席产业咨询官周春燕主持,嘉宾们围绕研讨问题各抒己见,深入交流了城市治理复杂业务场景和支柱型产业智能升级面临的难点,进一步了解了华为云AIPMC的合作模式,同时探讨了如何汇聚AI生态使能产业智能升级。

华为云城市云首席产业咨询官周春燕

针对城市智能升级难点,“数据”成为嘉宾们关注焦点。政府侧认为当前存在业务系统各自为政,数据分散,难以协同共享,同时对于数据价值挖掘不足。对此,有嘉宾提出要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打通数据孤岛;并认可大模型能在数据分析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大模型去做场景化的价值挖掘,例如工单的挖掘分析。

“相比于以前小模型需要按照场景分别构建各自目标识别算法,大模型泛化能力强,可以做到一图多识,在大模型时代,各委办局不需要重复部署摄像头,视频图片数据可以被充分共享,一个视频图片来源应用到多项目标及事件识别中。”就嘉宾提出大模型对城市智能管理的影响,周春燕进一步解答道。

圆桌最后,刘洋在总结时表示,随着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正式开服,华为云全国存算网的枢纽节点布局全面完成。依托在全国构建的“南贵北乌东芜”算力一张网,华为可为全国城市提供即时即用、技术永新的算力服务,支持客户和伙伴打造自己的百模千态,加速培育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华为积极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号召,推进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向“一城一云一模型”演进。城市AI大模型中心的建设同样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各城市实际情况,可选择公有云或私有化部署方式,以支持政府及各行业高效、安全地应用AI技术。

AI大模型正在加速赋能城市与产业智能跃迁,本次圆桌活动的举办正当其时,通过聚集行业大咖共商“城市+AI大模型”,帮助产业同仁理清思路、明晰路径,也为更多城市借助AI升级产业提供了借鉴。目前,华为云已累计服务超800个政务云项目,与160多个城市共建“一城一云”。未来,华为云将持续创新技术,携手政府、伙伴,通过华为云AIPMC加速城市与产业智能升级,共建美好城市。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