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14万亿,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潜力巨大
科技
科技 > 传媒 > 正文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14万亿,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潜力巨大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于6月20日至6月23日在天津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战略性技术。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能够看到,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新高地”,大模型正以惊人的速度为各行各业提供动力,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力量。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中国一定要建立自主可控的底层大模型能力,有了底座的跟上,我们在各个专用领域,各个垂直行业就有可能实现超越,目前星火语音大模型已在37个主流语种实现超越。

同时他还强调,今天大模型落地绝不能仅仅是后台的纯软件平台,一定要落到实处。其实早在6月9日科大讯飞25周年的员工大会上,刘庆峰就坦言:今天大模型拼的不仅仅是底座能力,还必须围绕刚需的使用场景构建真正的核心优势。抓住大模型红利的关键,最重要的还是“顶天立地”:核心技术保持业界领先,大模型底座做到领先,云边端软硬一体化做到领先。聚焦市场导向,做出典型领域的刚需产品。

在大模型底座的技术实力上,从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中科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和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共同参与设计的通用认知大模型评测体系看,今年5月底升级的讯飞星火V3.5 Max,已在多个能力上超过GPT-4 Turbo 0429的最新版本,在国内可测的大模型中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文本生成(特别是英文)、逻辑推理、数学和代码能力上领先优势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高考期间,多家媒体和专业人士用高考中英文作文题和数学题对大模型能力进行测评,讯飞星火不仅占据榜首,并超过GPT-4o。

通用大模型的底座能力是加速大模型行业落地的关键。在通用大模型底座能力不断跟上的基础上,科大讯飞已与各头部企业共建20多个行业大模型,已在能源、教育、医疗、工业等刚需场景实现落地。近期从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等渠道的公开数据以及官方披露信息来看,讯飞星火广受行业头部企业认可。在央国企市场,讯飞星火已成为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行业龙头客户的共同选择。其中国家能源集团的能源大模型招标后在一众头部国产大模型中最终选择科大讯飞;科大讯飞与中国移动联合打造的5G AI商务速记和全新移动APP,也在5月23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正式发布;中国石油也选择了和科大讯飞共同建设“昆仑大模型”。此外,在汽车、家电和机器人等行业,讯飞星火也在成为多领域头部企业的首选。

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促使国产大模型不断夯实技术底座实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赋能产业的“硬实力”。刘庆峰在开幕式现场透露,就在展会的几天后,6月27日,科大讯飞将发布讯飞星火V4.0,全面对标GPT-4 Turbo当前水平。根据官方信息,讯飞星火V4.0升级发布不仅带来底座能力提升,还将聚焦应用落地,将升级讯飞星火APP/Desk及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款智能产品,也将持续面向B端用户带来星火企业智能体平台和营销、经营、招采等多个企业场景智能助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