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500万元“抓黑”,比亚迪这次不忍了
科技
科技 > 车研所 > 正文

悬赏500万元“抓黑”,比亚迪这次不忍了

要问 2024 年国内最卷的行业,新能源汽车一定是绕不开的。

行业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火药味也在加剧,各种隔空互怼、高管亲自下场“掰头”的情况此起彼伏。甚至还有各种谣言满天飞。一些车企之间的暗中较量,也开始浮出水面。

比如 6 月 19 日,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就在微博发文表示:

近期收到多方提醒,“某车企”正在使用黑公关手段,对比亚迪品牌及产品进行贬低、拉踩和恶意诋毁。

对此,比亚迪宣布悬赏 20 万 - 500 万元,收集可明确指向相关个人、黑公关广告公司或有关车企的录音录像、邮件、合同、费用支付等相关证据。

同时比亚迪承诺提供线索提供者的信息严格保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条微博下面,李云飞还配发了一条其在中国汽车重庆论坛的发言视频。

视频中,李云飞表示:

更希望奇瑞做市场第二,越靠近比亚迪越好,(因为这是)有私心的,(奇瑞)帮我们分摊点火力。现在竞争太厉害了,各种明的、暗的、桌上的、台下的。

网友们推测,这句话的潜台词,也是在暗指有车企在攻击比亚迪、奇瑞等品牌。

并且从中可以听出,比亚迪遭受恶意诋毁的频率很高,“对方”火力很猛,不堪其扰,以至于李云飞无奈以这种半开玩笑的方式,说“希望有奇瑞这样的领先品牌帮比亚迪分摊一下对方的火力。”

同一天,微博名为“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的账号也转发了这条博文,并表示“欢迎大家提供黑公关有效线索和证据!”

事实上,IT之家注意到,这已经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发出高额悬赏,收集“黑公关”线索及证据。

2021 年 12 月,比亚迪就宣布公开征集对比亚迪进行黑公关操作的聊天记录、往来邮件等信息,举报奖励为 5 万至 100 万元人民币。

2022 年 6 月,比亚迪宣布将举报奖励提升至最高 500 万元。

2023 年 8 月,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还宣布,对 9 位线索提供人发放了 37000 元至 50000 元不等的奖金奖励。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重金悬赏“黑公关”等相关证据的车企,其实不止比亚迪一家。

2023 年 3 月,长城汽车就曾宣布悬赏 1000 万元打击网络水军,对提供网络水军攻击链路完整证据材料,并经司法机关认定为有效的,一次性奖励 200 万至 300 万元。

同年 7 月,长城宣布已收到近千条举报线索,且部分水军抹黑行为已进入司法诉讼程序。

今年 6 月 14 日,广汽埃安也成立了广汽埃安网络举报中心,用于接受网友的投诉举报,收集针对广汽埃安的侮辱诽谤造谣诋毁等违法违规线索和证据。

广汽埃安表示,对于经网络举报中心查证属实、有效、来源合法并经司法机关认同的举报线索或者证据,广汽埃安将根据线索或者证据价值给予最高不超过 100 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同时,车企也在加大网络不实信息的处置力度。

2023 年以来,包括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在内的多家车企,均开通了法务部官方微博账号。

在微博搜索“法务部”一词,搜索结果中前 7 个账号均为汽车相关企业下属法务部的法务部账号。

这些法务部账号所发微博内容,主要都是以新闻事件辟谣、侵权案件通报为主。

可见,当前中国汽车行业的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现象确实非常严峻。

其实在去年 3 月 24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旗下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 (CB20) 及成员单位就曾共同发起“关于抵制汽车行业网络水军的联合倡议”,一汽、东风、长安、长城、比亚迪、吉利等 14 家车企都是联合倡议的企业成员。

不过,面对无处不在的网络水军、恶意谣言,“倡议”往往起到的效果有限,因此车企们才会“重拳出击”,用高额悬赏等方式对谣言和恶意诋毁发起反击。

2023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 3000 万辆,且汽车出口数据也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中国汽车产业整体高速增长的同时,竞争的加剧也在所难免。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卷”几乎成了 2024 年的关键词,卷产品、卷技术、卷价格、卷产业链上下游,各种操作层出不穷。

而当竞争发展到“卷舆论”时,只能说明这种内卷式竞争已经迈向“不合规”和“无序”的状态。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还是在于整个行业的参与者如何能够正确地看待“竞争”,即:为什么“竞争”,以及如何“竞争”。

毕竟,“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而无意义“内卷”,是竞争的一种低效状态。

就像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 2024 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的演讲中所说:“不必焦虑,只有积极拥抱,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在竞争中走出来。”

他在演讲中主要就解释了为什么而“竞争”:即为消费者的价值、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真正崛起而竞争。

只有怀抱这样的理念,才能避开无意义的内卷式竞争。

同时,面对中国汽车行业近期的种种乱象,除了王传福,也有多位从业者呼吁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比如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表示,竞争是必然的,但企业要有长远的目标和视野,不断创新和创造价值。”同时他呼吁行业能够理性竞争,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小米董事长雷军此前也层公开表示:“最近汽车行业有不少舆论风波,我也想在此呼吁:大家一起共建一个更良性更包容的汽车市场舆论环境。”

还有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不久前也在两会上强调,企业要坚持长期主义,努力通过技术创新、价值创新,加速实现品牌向上。

总之支持公平竞争,反对恶意抹黑,以消费者价值为核心,避免无谓内卷,应该成为眼下汽车行业每一位参与者的共识。毕竟,这不仅有利于眼下每一个品牌的生存,更关乎整个产业未来的发展。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