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蔡崇信家族办公室,all in Web3的这一年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离开蔡崇信家族办公室,all in Web3的这一年

图片

文|陈之琰

当你相信一地的机会殆尽,离开牌桌或许并不意味着“当一个逃兵”。

4月中旬见到黄宇,他从香港Web3大会回到上海。他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久违的、生机勃勃的场景——那是一场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11点都有满满安排的行程;行走间时不时会遇到熟人,便坐下来交流一小时;无需担心有空白时间,“上一个人会自然地替你安排好后一个行程”。

“场面非常热烈。”黄宇说,就像中国VC的黄金时代,“或者说,任何蓬勃发展的行业都长这样。”

一年前,黄宇还是蓝池资本——由蔡崇信、马云等人联合设立的家族办公室——中国投资负责人,而现在,36岁的他成为一家名为NextGen Digital Venture(NDV)投资机构的创始合伙人,专注给予投资人一个合规的方式投资加密货币(Crypto)。

2023年4月,NDV的一期基金启动。该基金由NDV与加密货币财富管理公司Metalpha Technology Holding Ltd(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ATH)合作成立。

「暗涌Waves」了解到,截至目前,该支基金已从全球投资者中募集1亿美元,出资方包括:机构投资人和顶级家族办公室。成立1年多以来,该支基金业绩达到了+170%,累计跑赢比特币超50%、以太坊100%。

由于拥有站在出资方角度的经历,让黄宇对NDV有一些特别的设置:比如,针对财富人群对于Crypto合规和安全性的担忧,NDV选择了基于香港“资产管理”的“9号牌”架构,使资产在监管之下。用DBS作为托管银行,每天的交易记录都发给香港证监会备案,同时有专业的第三方基金行政给投资人相应的净值更新。这些设计使投资者在获得Crypto相关的收益同时而无需实际持有虚拟货币。

“这是市场上对投资人最友好的架构,投资人在一个合规完善、成熟的托管体系里面获取了这个行业的收益。” 黄宇说。

尽管以一年之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单,在黄宇眼中,Crypto还远没构成一个新世界。他期待这个全新的市场能够变大,但同时作为一个资产管理者,他也期待更为理性和长期的投资者,“Crypto就是一种具有潜力也极具风险的另类资产,我们是用最合规的方式在最高风险的行业里面作业”。

以下为对话——

图片

在Crypto的中间地带

「暗涌」:NDV第一年的业绩跑赢了大涨的比特币,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黄宇:我是北大学历史的,在我看来,个人的力量在大势面前是渺小的。我们所做的,无非是顺应时代潮流,做出选择。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行业巨浪——从制造业的全球扩张,到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再到互联网革命带来的电子商务繁荣。每一次浪潮,都是持续十年以上的重大机遇。

今天,在所谓“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密货币(Crypto)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资产配置方式,而且是未来主流配置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它不仅是一种技术革新,在我看来,更是全球配置的最优解。NDV目前取得的任何阶段性成功,都不值得沾沾自喜。因为,这背后的真正功臣是时代的变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暗涌」:Crypto的确刚刚大涨过,但这可持续吗?

黄宇:Crypto本身是个10年以上的新机会。我持续在和全球最大的机构投资人(主权基金、养老基金、捐赠基金)沟通,目前的共识会是接下来全球地缘政治还会持续一个不稳定的状态。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发行权的拥有者,对其权力的滥用导致了流动性的过度泛滥、通胀的上升,也会进一步加剧美元的不确定。现在美元的高利率很难长期持续,所以接下来为了维持美元的优势地位,战争对于美国来讲会是个很自然的选择,所有这些因素都推动投资人寻求区域和类别上的多元化资产配置。这对Crypto是一种长期利好。其实,比特币的发明也是为了应对2008年美国过度印钞的一个产物。

剩下的问题只是:你愿意花多少比例来买资产安全。

「暗涌」:如果说,投入你所谓的“大时代”是做对的大决策,那NDV在获取收益上做对的小决策有哪些?

黄宇:我们其实是用了很多量化指标去决策的,Crypto世界的很多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比如,去年6月15号就监控到全世界前10大的比特币地址单天增持了7500个比特币(今天市值5亿美元),13天以后世界最大的资管公司贝莱德就申请了比特币现货ETF。虽然Crypto匿名,但是大户的筹码移动是可以被监控的,从博弈层面我们高度依赖于数据。虽然NDV是一家投资加密货币股票的基金,但用了区块链的工具加上传统金融市场的方法在做投资。

「暗涌」:相比那些对于Crypto“不相信”或“all in”的态度,你选择了一个中间地带。

黄宇:在大众的认知中,会觉得Crypto是一个赌博。客观来说,这件领域不被监管监管的部分,的确会滋生非常多的问题和骗局。

对于数字货币原住民来说,Crypto是新时代的“淘金热”。初期很容易在市场火热的时候,很多Crypto的从业者都会阶段性在这个行业里面赚非常多的钱,但这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保得住这部分收益。

因为此前的从业经历,有着比别人有丰富的工具箱。简单来说,家办经验使我更理解LP的需求,也知道宏观大势对于单一资产类别的影响,而VC背景让我更容易用长周期的思维去理解科技带来的变化。Crypto的前景很好,但因为杠杆率非常高,每隔几年会有一轮70%以上的回调,能够阶段性赚到钱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安全的离场。

「暗涌」:为什么选择在2023年离开家办出来创办一支Crypto基金?

黄宇:从外界看来,家办到Crypto的变化很大,对我来说其实区别不大,因为投资本身就是在追求大的结构性变化:疫情后,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增加,这个给了Crypto资产端创新的机会。而在长线的多元化资产配置中,对于出资方,合规的重要性是大于收益的。在花了半年时间把Crypto包括一级、二级、量化、套利等不同类型的亚洲机构全部调研了一遍,发现目前市面上缺乏合规的渠道去配置Crypto资产类别,所以当时决定转向Crypto投资领域。

还有个比较感性的原因。我是个接近30年的NBA球迷,2022年我在上海有段比较绝望的时期,当时我最爱的NBA球星库里独自带队赢得NBA总冠军,他和我一样也是34岁。我目睹了他从纯粹的外线射手,逐渐改变成能在场上激烈对抗的球员。在众人最不看好的一年,他带领球队夺冠。这给了我极大的创业勇气。即使在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库里从未放弃改变。这让我领悟到,改变,永远不嫌晚。

「暗涌」:成立NDV之前,你有预判到2023年比特币的大涨吗?

黄宇:2022年是比特币的大跌年,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人离开Crypto了。敢于在当时做这个,对于这个特定资产的未来走向是有清晰认知的。

其实,比特币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大部分回撤发生在达到历史新高后的1-2年。例如,从2013年的1163美元到2015年的152美元,再到2017年的19666美元,然后再到2018年底的3100美元,再次升至2021年的69000美元。每次达到高点以后,比特币的价格都会回撤80%-85%。这种波动性主要源于比特币的发行和挖矿机制、美元潮汐以及其缺乏监管带来的高杠杆效应。

所以,我是在比特币行至这一轮周期的最底部时出来创业的。如果投资人也能以长期视角来看待比特币,理解并接受其周期性,那么其长期回报还是颇具吸引力的。

「暗涌」:2023年我们在一级市场几乎找不到一支成功募集的新基金。从你的经验来看,Crypto会是未来新基金的唯一解吗?

黄宇:我不喜欢用排除法做任何选择。而且市场是丰富和动态的,每个阶段肯定都会出现阶段性的最优解。

目前来看,NDV的定位最适合我。由于此前的职业经历,我能很直接的感受到比特币在海外成为一种资产类别,这个对整个Crypto市场都有正面影响。我认为目前市场处在传统金融逐步接受Crypto的阶段。

「暗涌」:的确,在今年美国SEC和香港先后批准了现货比特币ETF。这对于Crypto投资领域意味着什么?

黄宇:年初美国比特币ETF审批通过后,价格从4万涨到了7万,通过ETF净流入的美金达到了超过150亿。这意味着,这十家ETF总共管理22万亿美元,意味着他们的客户配置了不到千分之一的资金进入这个市场就将比特币的价格几乎拉高一倍。如果未来配置比例达到1%——而且这并不难——那对这个资产类别意味着什么?未来,Crypto将会到达哪个数量级是很难估算出来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还远远没到顶。

此前参与Crypto投资的人其实很像2006年以前的中国VC从业者。那是一批最先行的人,很多是跨行业来做投资。他们是敏锐的,但与专业金融关系不大。但未来,作为一个大的资产类别,Crypto一定会承接更多的资金,也需要对应的、更专业的人来管理。

图片

更保守的与更冒险的

「暗涌」:在变局中,出资方对于资产的态度更倾向于保守、求稳,这与以风险著称的Crypto似乎是矛盾的。

黄宇:我不这样理解。我们一直建议投资者将1%-5%的资产配置在比特币中,作为应对全球形势不确定的对冲策略。资产的高波动性应该用仓位的控制来做风控,而不是完全不参与。

今天短线来看比特币是个风险资产,但是长线来说更多是一种避险资产。短期作为一种新资产,因为新进入的人认知不足,所以暴涨暴跌都是很正常的,这个和市值/阶段都有关系。早期的科技股,也是这样的。但是长线来看,比特币作为一种对抗美元印钞的工具是有其长期价值的。

事实上,殖民主义在世界上从未消失过。第一代殖民帝国是大英帝国,他们统治世界的方法是开直营店,派总督去全世界各地收税。第二代殖民帝国是美国,他们的做法更先进,相当于是“POS机+加盟店”的模式去收铸币税,具体的做法就是印钞。

随着美国持续印钞,会开始有更多国家不愿意继续被收割,与美元进行脱钩,进而逐渐形成一个比特币的共识网络。萨尔瓦多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将比特币作为储备货币,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暗涌」:你如何看待监管风险?

黄宇:大方向上,国内禁止人民币买Crypto是明确的,但也有一些判例说明法院认可比特币作为一种资产归属受到保护。NDV的角度,还是着力于香港,服务于境外的资产配置。目前,香港已经立法确认了数字资产的合法性,所以具体的运营也是放在香港。

针对Crypto本身,更重要的还是美国的态度。美国在比特币ETF通过以后已经把它作为一种新的资产来看待了。从政策的角度,目前美国两党候选人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都是支持Crypto的,所以大国的监管格局基本已经确定了。长期来看,无论是美国的上市公司,还是小国家的央行,都会有购买比特币的激励,未来流入这个资产类别的钱不会低于万亿美元。

「暗涌」:虽然目前看来NDV的业绩不错,但在过去一年里,回撤过多少次?

黄宇:Crypto回撤20%都是非常正常的。在过去的13个月里面,有两次幅度比较大的回撤,一次是8%,另一次是15%,但即便算进去这两次回撤,整体的浮盈在170%左右,风险收益比是相对合适的。

从整体风控的角度,基金设置了锁定期,主要原因还是这个资产类别和别的不一样,波动性和周期性都很明显。锁定期的设置其实也是希望LP能够保持一个相对长期的态度去看待这个资产。过去的11年里面,比特币持续呈现牛长熊短的特点,但是即便是在牛市当中,单月回撤10-20%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任何参与者在一个新品类里面看到20%的下跌都是会恐慌的。但从我们的角度看,如果确定一个大趋势正在发生,其实不应该离场。我们提倡LP做配置,将资产1-5%的比例放进Crypto相关的产品。

「暗涌」:我们曾经研究过部分中国市场中的家族办公室,其中一个从业者的普遍难点是获取信任。设置锁定期如何解决信任的问题?

黄宇:所有的资管行业核心都在赚趋势的钱,只是在趋势之下,怎么样用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让你和出资人的利益能够一致,这个是很重要的。

一方面,NDV的合伙人第一天就放了600万美元在里面,和所有出资人的利益一致性是非常强的。另一方面,除了一笔支付的认购费用于基金日常开销外,NDV目前没有收取管理费。这意味着,作为管理人,只有在退出时才会收取收益分成。因为我们在初创期不想给自己太大的无风险收益。

「暗涌」:在顶级富豪家族办公室工作的经历对于你来说的价值是什么?

黄宇:除了拥有了比普通投资人更大的金融工具箱外,我会去看全球的资金流,大的资本的流动。我很喜欢从历史趋势的角度去看问题,相较于以前,今天世界的主旋律更偏对抗,所以资金流会非常不稳定,在不确定的时候,像比特币这种相对中立的第三方无主资产很容易受到偏好。

「暗涌」:你希望人们对于Crypto的理解是什么样的?

黄宇:它还是一种新的另类资产,以后在全球的资产配置中,Crypto从国别上是个没有国籍的资产,从收益上是个是可以部分替代美元VC的品类。因为一个合格的资产组合总是要有高风险、高回报的配置。

「暗涌」:Crypto是未来高风险、高回报的唯一选择吗?

黄宇:AI当然也是。但AI用资产在一二级市场中,能直接参与进去的机会还是太少了。从长线来看,我相信AI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也会和Crypto有结合。AI本身是先进的生产力,但是任何国家或者个人,如果能控制AI都会是个很危险的事情,也会有损AI的推广。Crypto是一种无人可以控制的生产关系,与AI能够有机结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