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融资大缩水,极氪为什么急于上市?
科技
科技 > 车研所 > 正文

估值、融资大缩水,极氪为什么急于上市?

图片

GUIDE|

■ 极氪为什么急于上市?

■ 今年销量目标能实现吗?

■ 今年能实现定下的盈利目标吗?

作者|武占国

编辑何玥阳

车圈二代极氪,起点高、起步快,同时,争议也多。

从2021年成为独立品牌到2023年,短短两年,实现了从0到销量11.87万辆的跨越,上了新能源汽车的牌桌,并且完成了上市。

从成立到上市,小鹏用了6年,理想用了5年,蔚来用了4年。

极氪是吉利旗下最受重视的汽车品牌之一,人、钱、资源,吉利都给安排得妥妥的。比如2021年,吉利集团总裁安聪慧出任极氪的CEO;极氪独立没多久就拿下了宁波威睿51%的股权,而宁波威睿是吉利核心三电产品的供应商;极氪及宁波威睿和浙江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签订10年期贷款协议,合计总额超过110亿元。

开局就拿着好牌的极氪,登上纽交所之后,在资本市场上就没那么顺利了,先是两天内上涨53.66%至32.243美元,短短几个交易日又下探到22.26美元,波动很大。

据媒体报道,极氪在去年估值曾高达130亿美元,按照最初的IPO规划,极氪计划获得10亿美元融资,实际上总融资额不足5亿美元,也有媒体援引极氪方的回应称去年的汽车行业环境不支持百亿美元估值的融资。

截至6月4日,极氪的股价为25.67美元,市值为63.6亿美元。

估值缩水,融资缩水,极氪为什么还急于上市?极氪立下的“2024年销售23万辆,力争盈利”目标能实现吗?

01

持续亏损,资金吃紧

外界认为极氪急于上市是有原因的。

早在2020年,极氪还没有成为独立的品牌时,吉利就向科创板提交过招股书,撤回申请之后吉利称将探索不同外部融资方案,实现极氪可持续发展。

2022年,吉利又称已向香港联交所提交议案,内容和极氪独立上市有关。

2023年11月,极氪向美国证交会提交注册声明,今年成功上市。

原因无他,造车太烧钱了,吉利可以给钱,但不能无限给钱。

极氪业务主要分为三块,分别是汽车销售、电池及零部件、研发收入。

极氪从吉利收购的CETV,是从事新能源汽车软件系统研发、模块化和虚拟工程的创新中心,为吉利旗下的多个汽车品牌提供服务,贡献研发收入,前面提到的宁波威睿,贡献电池及零部件收入。

在极氪首款车推出之前,后面两项业务的收入是极氪发展的支撑。

在给钱、给技术、给采购等多方面的“喂养”下,极氪也算争气,2021年、2022年、2023年销量分别为5808辆、71941辆、118685辆。汽车销售收入分别为15.44亿元、196.71亿元、339.12亿元。

最早发布的极氪001,是极氪大获成功的一款纯电轿车。

今年2月迎来新款,3月底官方宣布首月累计大定突破3万台,4月销量触底反弹销量达11729辆,此前极氪001也保持每月大几千台销量,是极氪营收的主力担当。

极氪X是极氪去年5月开始交付的又一款纯电轿车,去年11月销量冲高到4714台后,销量开始下滑,4月份销量仅有548台。

极氪007是纯电SUV,于去年底推出,也是最晚推出的车型,该车型推出后销量出现小幅下滑,从1月的5853台,下降至4月3827台。

极氪009 MPV定价最高达50万-78.9万,光辉版对标车型则是顶级豪车劳斯莱斯幻影。最近卖掉迈巴赫的周鸿祎便最终选择了极氪009光辉版作为其座驾,注重后排私密性、航空座椅极致的舒适感,充电时间20分钟,是极氪009光辉版的亮点。

极氪009是去年2月开始交付,其销量已从去年每月2000台左右跌到了今年的400台左右。去年上市的极氪X,也在今年销量下滑到只有几百台。

图片

汽车工业有明显的规模效应,极氪已经起步晚了,只有快跑、快放量,才能在一日千里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留在牌桌上。

但这同样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卖得越多,亏损额越高,现金流越吃紧。

2021年——2023年,极氪的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和82.64亿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去年底,极氪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33亿元,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在一个量级:理想汽车拥有913.29亿元现金储备,蔚来则拥有现金储备329.35亿元,小鹏汽车也达到了211.27亿元。

而极氪的流动负债减流动资产已经达到了118亿元,“搞钱”迫在眉睫,上市募资是一条路,少亏点也是一个方法。

不过,即使加上IPO的募资,极氪仍然压力很大。接下来就要看能不能通过“进一步放量”及“少亏”来减少失血点了。

于是极氪定下了“2024年销量23万,力争盈利(香港会计准则下)”的目标。

02

定位中高端,放量有困难

从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一直想在高端汽车领域施展拳脚。2015年,吉利提出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车占销量90%以上,但是最终计划失败。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书福内部讲话表示,计划失败不是吉利的战略失败、也不是执行不力,而是外部环境还不成熟。2021年,吉利的纯电动品牌极氪品牌成立。

极氪肩负着高端纯电销往全球的使命,2023年极氪单车收入为28.6万元。

目前,极氪已经进入欧洲8个国家的豪华市场,计划2026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预计今年年底将在50个国家开展销售业务。

今年前5个月,极氪共交付了67764辆,目标完成了约30%,能否完成销量目标,还有悬念。

极氪完成目标的最重要的一关是小众市场能否变大众。

在极氪的四个系列里,极氪001无疑是最成功的。

极氪001是猎装轿跑,猎装旅行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没有超过1%,极氪001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实现了7.2万辆和7.6万辆的销售,但也可以看出,几乎没有增长。

在2024年第一季度20W+轿车的销量排行榜中,20万以上的轿车销量TOP20里,几乎是燃油车的天下,极氪001排到了第15名。

这种市场环境,往好听了说是渗透空间巨大,往不好听了说是群狼环伺,20万以上的燃油车心智还很坚固。

在各种定语之下,其他车型表现看起来也不错,比如极氪009是2023年中国50万元以上全品类MPV年度销量冠军,极氪X是20万以上紧凑级车型的中国品牌销量冠军。

SUV车型,去年底推出的极氪007在1月近6000台销量回落至4月不到4000台,也是与其定位偏小众有关,价格区间在20到30万之间,大部分车企推出的车型大多是中大型SUV,而极氪推出却是紧凑型SUV。

MPV,也属于小众市场,总体销量不高。

新能源高端赛道还有一个重要的高地,那就是智能驾驶。

而一直以来,极氪最被不满的地方也是智能驾驶。

老款的极氪001是和mobileye合作,进度就慢于预期,2024年的新款001还是和mobileye合作,但增加了一颗激光雷达。

极氪001与mobileye合作的纯视觉方案,仍处于按城市开通高速领航阶段,官方称今年二季度将覆盖全国90%以上地级市高速,但和蔚小理华为的全国无图智驾,还是落后不少。

极氪可能也清楚001在智驾上的短板,所以智驾系统直接终身免费。

极氪为了弥补后发的差距,先与成熟的供应商合作解决眼前的问题,是很现实的选择,渐渐地,这种合作模式的弊端显现出来,比如开放度不足、响应慢,极氪转向了“合作+自研”的路。

卷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主线任务,要销量、要利润还要研发,极氪的任务还很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