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带头反内卷
科技
科技 > 人工智能 > 正文

王小川带头反内卷

作者|陶然 编辑|魏晓

五月这场席卷行业的价格战,百川智能算是大模型头部公司中,为数不多的一个例外。

不做免费,也没谈降价,按部就班上架了自家的新模型和新应用。

5月22日下午,百川智能全新Baichuan 4 系列模型及AI 助手“百小应”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除了介绍百川大模型的技术迭代,公司创始人、CEO王小川也谈到了近期行业内不断有大厂入局的大模型价格战。

王小川表示,降价和免费是优势,但未必是竞争力——大模型免费之后,整To B市场会繁荣得更快,企业客户会更愿意尝试接入大模型,“但尾部公司会退出这个赛道”。

并且,大模型企业这种有些不计成本的竞争,在王小川看来也是一种非健康的状态:现阶段过高的营销和获客成本是否合理、今后能否持续,业界始终存有质疑。

To B业务,并非百川智能主要仰赖的商业模式。

在市场规模层面,王小川称中国市场的C端比B端大10倍,“在美国做To B是特别好的生意”。

基于目前的情况,王小川并不建议创业公司下场,百川智能自己也不会跟着砸价。

“(价格战)这件事情对我们而言,就是别掺和进去”

此番推出公司成立后的首款AI助手应用,百川智能看重的还是C端。

姗姗来迟的App

在百川智能的官方介绍中,百小应App的定位是“懂搜索的AI助手”。

AI、搜索、助手,都是近段时间大模型行业的高频词汇:

Kimi的介绍是“Moonshot AI 出品的智能助手”,360、昆仑万维等公司的AI搜索产品早已上线多时。谷歌也在最新一场发布会中宣布,公司目前最强大的AI模型Gemini将被注入到其搜索引擎中,在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时自动归纳总结搜索结果。

仅从功能设置来看,AI搜索和传统模式的区别,无非是可以系统理解用户意图,用自然语言提供一套整合资料后的回答。如果只是在应用商店中新增一个AI搜索App的可选项,姗姗来迟的百小应对比早已发布的同行竞品,包括生态位更靠前的百度、微软bing等大厂,显然难说能有什么优势。

所以,具体到各家产品的表现,百小应App作为后来者,理应是该带来一些惊喜的。

作为一款面向C端的产品,百小应和Kimi,包括360 AI搜索、天工AI助手在内,从生成回答的流程上非常相似。

以当地时间5月23日马斯克的发言为例,除去Kimi直接给出了解答而没有显示从网上检索相关资讯的步骤外,百川智能百小应、360 AI搜索及天工 AI助手的第一步都先将用户的提问筛选出关键词,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信息筛选。

这套“网络筛选,AI总结”的流程,目前可以说也是行业通解,即使是微软Bing也是相同的模式。

但在相同模式下,生成答案的逻辑和质量亦有高低。

对于这个和马斯克相关的问题,最明显的区别是,百小应是四款AI搜索/助手中,唯一一个将资讯的查找范围设定在英文信息源网页的,其参考的六个链接全部是外网网页,而余下三款App的信息源则都是国内媒体发布或转载的资讯。

似乎可以理解为,百小应在识别到关键词“马斯克”之后,自动筛选了与其关联性更强的英文信息源作参考。

不过呢,这个推理过程的黑箱,目前仍然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把更多关于英伟达黄仁勋、OpenAI山姆阿尔特曼等同样是海外公司及人物相关的问题抛给百小应,生成答案的信息源,又全部都是来自国内媒体,和其余几款App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确有能根据关键词筛选不同地区、不同渠道信息源的功能,那百小应下一步需要做的,就该是让这个功能的生效更稳定一些。这样一来生成的回答更真实有效,二来也能成为App的特色功能区别于行业内大量的同质化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百小应AI助手基于的是百川智能新发布的Baichuan 4大模型,模型本身较上一代在各项能力上均有不同幅度提升,通用能力提升超10%,代码及数学能力分别提升了9%、14%,在SuperCLUE测评中暂列国内模型第一。

而百小应,正是将升级后的模型能力与公司一直擅长的搜索技术融合而生。

只不过,在基础模型过剩,C端产品多但变现途径少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多增加一款AI搜索,百川智能会抢出多少增量,恐怕暂且要先打个问号。

真的不用卷吗?

在发布会之后的采访中,王小川说百小应并不是他心中大模型产品的最终形态,“和我要的形象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并且,即便是当前赛道内已经玩家众多的时间节点,王小川也依然认为,现有的竞争和发展,对于AI和“超级应用”来说都还处于早期。

“今天发布应用不晚,而且是太早了。”

他给出的第一个时间点,是今年年底,据说会有更进一步的产品效果。

虽然嘴上说着不急,但纵观百川智能不到两年的发展,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是,百川并非那种不紧不慢的调性。

2023年4月10日,一封署名为百川智能CEO 王小川的公开信空降AI圈,这位搜狗公司创始人正式宣布进场大模型创业,与前搜狗COO茹立云联合创立一家目标成为中国版OpenAI的大模型公司。

很多朋友认可我的技术理想主义和技术驱动的创业经验,鼓励和支持我做中国的OpenAI…

我最动心的是,能和一群有理想的人,用极致的技术驱动创造出颠覆性的智能产品。这一次,百川智能将借助语言AI的突破,构建中国最好的大模型底座…

带着来自业内好友以及自掏腰包筹集的5000万美元启动资金,王小川以创业者身份迅速加入大模型战局,并在之后400多天的时间里,总共推出了Baichuan系列主模型(如Baichuan-7B/13B、Baichuan2-Turbo、Baichuan3等),以及Baichuan-NPC角色大模型等覆盖多个领域的开源/闭源模型。

背后的投资方名单也相继增加了腾讯、阿里等知名公司/机构,据称,百川智能目前的估值已经超过十亿美元,跻身科技独角兽行列。

但王小川依然有意无意避开了与同行竞争的话题,称不会为了拉融资而将产品和公司置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我们手上有足够的资金”、“会把精力放在产品价值的体现”。

而对于好产品的定义,王小川说得直白:会得到用户认可的,跟今天的同行是不一样的。

至于产品最终会把市场引向一个什么样的时期、是不是真能如王小川所愿的满足期待,同时还能胜过同行,还有待用户和市场的检验。

按照他的计划,这个结果,最快也要等到年底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