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变了!技术研发投入每3天1个亿,领跑造车新势力
科技
科技 > 车研所 > 正文

理想变了!技术研发投入每3天1个亿,领跑造车新势力

理想转型,正在透过最新财报明示航向。一个技术的理想,正在浮出水面。

在其最新披露的财报中,理想继续保持着增长势头。一季度交付80,400辆,同比增长52.9%;总营收256.3亿元,同比增加36.4%。但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一季度理想研发费用达到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4.6%,是一季度净利润的5倍,创下了新的纪录。

更早之前,理想的年度战略会传出的共识是:要花钱、要转换为研发投入,来形成智能技术竞争力。

账上现金989亿的理想,正在加速向技术、向智能、向增长的新阶段迈进。

理想交出了怎样一份财报

首先是一季度,理想共交付80400辆,同比增长52.9%,相当于一天交付883辆。

在三家头部新能源车企中,理想增速最高。

与之相对应的,汽车销售收入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为242.5亿元,同比增长32.3%。

总营收也超过了200亿。一季度共营收256.3亿元,同比增长36.4%,一天差不多能入账2.8亿元。

在三家头部新能源车企中,理想的营收增速依旧领先。

并且,理想还保持着一贯的赚钱能力。

一季度毛利润为52.8亿元,同比增长38%;毛利率为20.6%,比去年同期增加0.2个百分点,达到李想所说“企业健康毛利率”的标准。

净利润为5.9亿元,在扣除股权激励等费用后,经调整净利润为12.8亿元,已经是连续第六个季度保持盈利,也是新势力中唯一一家保持盈利的车企。

而且理想不仅能赚,还舍得花钱,敢于花钱了,而且都砸在刀刃上。

在最为核心的研发费用上,理想第一季度共投入30亿元,同比大涨64.6%,每三天差不多就投入1亿,达到同期最高水平,也是连续第十个月在营业费用中占比最高。

如此算来,研发费用是净利润5倍,是经调整净利润2倍多。

众所周知,衡量一家车企不仅要看当下的表现,还要看未来的预期。而高举高打投入研发,就是增加未来发展空间,巩固护城河的最好手段。

当然,这一波投入后,对于理想来说,现金流依然充足而稳健。截至一季度末,理想账面上还有989亿元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等,比去年同期增加52.2%。

理想接下来有什么规划

市场越来越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李想也在电话会议上坦言,理想正在面临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多重挑战。

那么理想接下来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恢复产品销量。

具体如何实现?4月官宣的全新价格体系就是方法之一。

李想表示,此次价格调整已经反馈在了销量上,目前L系列的新增订单量每周都在增长

同时,理想接下来还会继续扩张门店数量,并且优化零售门店的质量。

理想今年已经新开了43家零售门店,其中超过50%的门店展位数超过9台,并且关闭了一些面积和规模较小的线下门店。

截至5月19日,理想在全国拥有488家门店、215个汽车展厅。并在所有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实现了100%覆盖,在三线城市覆盖率达到89%。

今后理想也会增加汽车公园门店的数量,提升理想的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

而除了产品和销售端,公司在组织架构方面最近也迎来新的调整。

李想表示,这次组织调整最核心的是成立专门负责质量运营的团队,业务专注于做高质量决策,提升执行效率,进而提升组织效率。这也将帮助实现经营目标,还将有助于毛利率提升。

至于原定今年下半年推出三款纯电产品的规划,时间推迟到明年上半年

推迟的原因,一方面是自营超充桩的数量不够多,李想认为需要达到和特斯拉中国的规模差不多,才是推出新纯电车型的合适时机;另一方面是现有门店的展位数量不足,一个新车型想要有过万月销量,全国至少需要新增500-600个固定展位。

所以,李想决定在推出新的纯电车型之前要打好基础。

以及,在车企疯狂卷的智能驾驶方面,理想汽车公布,今年第三季度就会向全量AD Max用户推送无图城市NOA,彻底摆脱高精地图依赖,只要有导航就能用。

并且5月该功能已经开放首批公测,理想汽车表示,首批公测数据中,NOA里程占可用里程的65%以上,足以证明用户的认可程度。

一句话来说,理想接下来会集中精力提升现有产品销量、提升毛利率,核心包括智能驾驶能力升级。至于新的纯电产品,会等到前期准备就绪后发布。

理想基本盘依然很稳

其实平心而论,理想第一季度确实陷入不少风波。李想也曾发布全员信,承认MEGA出师不利,需要迅速调整。

但根据理想汽车一季度的财报表现可以看出,理想并没有因此陷入泥潭。

理想汽车家庭用户的基本盘依旧牢固,30万以上新能源市场,理想汽车的市占率超过30%,已经连续18个月拿下豪华新能源汽车销冠

而且一季度销量增幅52.9%,同期20万以上新能源汽车大盘增幅为24.9%,理想的增长势头领先于大盘。

并且理想L6上市反响也不错,首销期期间累计定单量超过4.1万辆,连带着理想全系产品在五一期间订单量创下新高。

继L7/8/9在30万以上区间大卖后,20万-30万区间,理想又推出一个爆款。

而理想的纯电产品系列,也寻求更稳健的策略。

因为理想虽然依靠L系列成为领跑行业的新势力,完成从0到1,迈进从1到N,成为首个千亿营收新势力。

但对于纯电产品线的打造和经营来说,理想才刚刚开始从0到1阶段的探索。

新业务的产品、销售和售后渠道的建设,以及纯电产品最重要的补能条件,对于用户来说就是补能权益,和原本的增程式车型都有不同。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理想仍然没有放弃研发投入,智能化依旧是今后的重点。

理想已经实现的有自研大模型Mind GPT上车,并通过国家认证;同时智能驾驶已经迎来OTA 5.2版本更新,AD Max 3.0平台的无图城市NOA能力正在内测,AD Pro 3.0平台的高速NOA达到千公里零接管的级别,整体能力较去年均有提升。

并且从理想的规划来看,现有的智驾推进速度,与用户和市场的期待还有gap:无图城市NOA要在今年实现对AD Max平台用户全量推送,同时AD Pro平台的城市NOA功能也蓄势待发。

实际上,在智能驾驶方面,理想汽车上限很高。

首先是现金流稳健,不缺钱,拥有989亿元的现金储备,甚至超过了同期比亚迪现金储备水平,有充足的粮草来投入技术和前瞻性产品体验的研发。

其次是公认的产品能力,特别是产品定义和规划能力,主销产品L系列率先明确了两套硬件方案,AD Pro和AD Max,然后标配软件系统,很早就想清楚了AI的迭代路径,甚至可以视为“套娃造车”就是为AI系统容器而生。这种标准化范式,无疑在智能驾驶迭代进程中,对于数据的端到端迭代,意义不言自明。

最后,理想汽车最早祭出免费使用大招,让车主无差别使用,参与到AI系统的迭代机制中。

所以总结起来:产品能打、决策更稳健、账面不缺钱、智能化上限很高,现如今后天研发投入开始加码加注,就更加值得关注了。

俗话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理想从去年开始就已经领跑行业,同时还在押注长期增长能力,技术飞轮正在全方位转动,更大的优势也正在形成。而展望二季度的时候,理想预计交付量重回10万辆以上,收入则在299亿元-314亿元之间,依然是造车新势力中最好水平。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