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看清核聚变不是最好出路
科技
科技 > 科技创新 > 正文

尽早看清核聚变不是最好出路

尽早看清核聚变不是最好出路,核聚变再美,也抵不上太阳能。核聚变中国有望2035年商用发电,2050年普及,但核聚变不是最好出路。

聚变所需燃料氘氚、氦3等在地球月球的储量,只够用1万年。以氘氘为燃料人类没有办法开发氘氘核聚变,更不用说商业化。核聚变总量仍有限。比不上可以利用的太阳能。

地球上水资源吸收太阳能,蒸发1吨水需要700度电能,光照较好的沙漠可以一年一平方米蒸发1~3吨水,一万平方公里能蒸发100~300亿吨,吸收700~2100亿度电能,人类目前每年消耗能源折算约200万亿度电能。地球1.5亿平方公里面积,都用水蒸发来吸收太阳能,那么1年到3年吸收能量相当地球月球所有氘氚为燃料的核聚变总和。

人类心心念念的可控核聚,真的渺小。水吸收太阳成本极低,只需要往150万平方公里蒸发量3000毫米的沙漠调入充足的水资源4.5万亿吨,吸收太阳能相当人类100年的能源消耗。然后这能源中1%能够转化为水电,就足够人类使用。

举例说明福河工程是往准噶尔盆地内沙漠调水,沙漠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沙漠年蒸发量在2~3米,一年可以蒸发1000亿吨水。截流额河100亿吨水,存10年就能达成这样的目标。而蒸发1000亿吨水需要约70万亿度电能,2021年中国发电量是8.4万亿度,十倍于全国全年发电,如果蒸发水的能量有1%转化为电能,也就是1000亿吨水有1200米落差可用来水力发电,能发4000亿度。可能增加约二十分之一的发电量。光伏发电技术努力了几代人,其发电量不到这个工程预期。而实现这个工程投资不超300亿,再加上数千亿水电站投资即可。

仅仅是从太阳能STS的利用角度,这些水利设施的建设成本低,盆地内三面环山,山体海拔高度都是两三千米一半的落差可发电,水汽的逃逸量少。能否达到预期?如果可以,那么这是太阳能利用方式的比较好的方案。

反面例子,青藏高原年产生约6000亿吨,海拔高差2000米以上实际能转化为电能有限。

举一反三,如何充分利用青藏高原水力资源,或者让更多的水资源汇聚到上面,同样能产生巨大能源。这是非常大的课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