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扎240针实测血糖,无糖饮料真能减肥?丨凰家实验室

2022-06-23 12:44:01凰家评测 来自北京

凰家评测 凤凰网科技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出品

一瓶燃茶,成分表上写着每100ml含热量23kJ,但我们送实验室检测的结果是——116kJ

一瓶无糖雪碧,标称碳水化合物为0,但我们送实验室检测的结果是——每100ml 2.9克

这些还不是个例,在送检的18款「无糖饮料」中,即使充分考虑误差,实测结果和成分表标称出入不大的,也仅仅只有三款

难不成市面上琳琅满目、销售火爆的「无糖饮料」,竟是个大骗局

别急,凰家实验室慢慢给你解析。

自动播放

一直以来,无糖饮料饱受争议,比如无糖饮料是智商税、不利于健康、无助于减肥之类,还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无糖饮料压根没那味儿,算不上快乐水。

我们买了18款无糖饮料,和6款含糖饮料,为了尽可能避免某些原因导致的检测误差,我们把它们全部开封,分装到300个样品瓶里,以盲样的形式送去实验室,实测这些饮料的成分。

这一期节目,我们准备从成分、功效、安全、口味四个方面,跟你一起探讨:关于无糖饮料的一切。

成分

无糖饮料的「无糖」,是在骗人吗?

1879年,一名研究煤焦油衍生物的化学家,康斯坦丁·法尔伯格,做完实验不洗手,直接开始干饭,意外地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合成代糖——糖精

今天的无糖饮料很少再使用糖精,但多半会添加它的后继者,比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通称「人工甜味剂」,国际品牌像无糖的可乐、雪碧、芬达,都是用人工甜味剂充当代糖。

这类代糖的甜度一般是蔗糖的好几百倍,只需添加一丁点,一瓶饮料就够甜了,也就不会给你提供多少热量。理论上,只有完全用它们制成的无糖饮料,才有底气标榜自己「零碳水」「零卡」

另一个大类的代糖则是糖醇,比如赤藓糖醇,国产品牌多使用糖醇,我们18款无糖选品里有11款都添加了赤藓糖醇。

糖醇的甜度还不如蔗糖高,因此需要大量添加才能提供足够的甜味,但它本身热量较低,多数摄入量还会直接随尿液排出体外,所以依然是良好的代糖。

问题是这个原理太复杂了,何况解释了消费者也未必能放心。所以多数厂商的对策,是依据原国家卫计委2014年2月26日发布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问答(修订版)》里的一句话:「建议赤藓糖醇能量系数为0 kJ/g」,直接在包装上标称为零。

看上去好像有理有据?然而,这个问答不太具有政策强制性,也没有针对性地把代糖产品里常见的成分定义清楚。所以厂商往往是选择性执行,对他们有利的就遵守;对他们不利的就装作没看见。

比如说,糖醇算不算碳水?可以算,也可以不算,在我们的选品里,使用相似的配料,同样是标称0热量,元气森林、喜茶、王老吉无糖凉茶就标明了碳水的存在,康师傅无糖冰红茶和无糖脉动则标称0碳水。

又比如,《问答》里明确提到,标称有膳食纤维的产品,包括不消化的低聚糖、不消化淀粉、抗性糊精等,都按8kJ/g折算热量,但我们的选品中,明显有几款产品,大肆宣传自己添加了膳食纤维,有利于健康,同时没有把它折算为热量。

所以,我们也不特意去批判那些标称跟实测结果有出入的产品了,在国家强制标准正式出台前,它们就是行业的主流。「无糖」是真的无糖,我们基本没有检测到厂商私自添加的糖分,但他们的宣传真算不上本分,经不起较真。

更值得在这里点名的,是一小撮标称成分与实测相符的「老实人」,它们是:秋林大白梨、无糖魔爪和无糖百事。没错,这一轮可口、百事的对决,百事赢了!

除了标称成分的混乱,使用糖醇还有另一个风险:糖醇是葡萄糖、麦芽糖加工的产物,工艺控制得不够好,可能让无糖变为有糖

我们的选品里,就有两款检出了这个问题:王老吉无糖凉茶、冰锋无糖,都检出含有麦芽糖。按照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无糖」是指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它们的含量水平已经不能算作「无糖」了。出于谨慎,我们又为这两款选品安排了一轮复测,复测的结果均在国标「无糖」限量之内,可见超标是相对偶然的现象。

我相信这并非厂商的故意,希望他们看到这期节目,能有效地改进工艺,不再发生这种疏漏。

总的来说,使用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人工甜味剂的无糖饮料,所含热量确实是逼近零卡。这类选品里,检测热量最高的无糖雪碧也只是49 kJ/100ml,还多半是因为它添加了膳食纤维。

使用糖醇的无糖饮料,情况就复杂了。它们标称的热量,不等于实验室检测到的热量;而实验室检测的热量,又不等于人体会代谢吸收的热量。看来,光测个成分,说服力还不够啊,所以我们又设计了另一项实验:无糖饮料的「无糖」功效检测。

功效

要做这项实验,需要五名身体健康、血糖正常的志愿者。每天早上,在空腹状态下,先扎他们一针,测得血糖浓度;然后喝下500毫升饮料,半小时后再扎他们一针,测得血糖浓度的变化。为了减小误差,每一款饮料,都要由三个人共同测试,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成绩。

做完整个测试花了20天,每个同事前前后后挨了40针

因为是土法检测,样本数也过少,我们得出的这份结果仅供参考。

和含糖饮料组对比,无糖饮料组的「无糖」功效还是非常明显的,大家基本还是能信任市面上的「无糖饮料」。

不过我们也发现了这么一款奇葩的含糖饮料:大窑橙诺。它同时使用人工甜味剂和白砂糖来调味,含糖量2.6g/100ml,也明显超出了国标的「无糖」限量,但实测热量61kJ/100ml,和我们测得的升糖值,都显得它更像一款「无糖饮料」。

当然了,我们的实验测到的只是饮料本身的升糖效果,没有把人的食欲变化考虑进来。而这正是减肥人群对无糖饮料最大的一层顾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了:喝无糖饮料会影响人的胰岛素分泌,导致食欲旺盛,反倒吃得更多、更胖。那这个说法靠谱吗?

首先要承认,这不是完全的胡说,它的依据是一种称为胰岛素头期释放的现象,指的是在糖分进入血液之前,因为视觉、味觉、嗅觉或者咀嚼和吞咽动作,提前导致少量胰岛素的释放。

不少研究都观察到代糖刺激的胰岛素头期释放,还比较明确是因为味觉刺激:比如服用三氯蔗糖会提升胰岛素水平。而绕开口腔,把三氯蔗糖直接注射到胃里就不会;又比如拿糖精溶液只是漱口,也会导致胰岛素升高。但并不是所有代糖都存在这一现象,阿斯巴甜的研究就是个例外。

而且,胰岛素的短暂释放,跟食欲上升吃得更多,还不能直接划等号。确实有论文通过随机交叉试验,证明含有三氯蔗糖的饮料,可能会增加女性肥胖人群对食物的渴望,不能起到减轻体重的作用。

但更多的论文,还是认为食用非营养性甜味剂,不会增加能量摄入水平,也就是说不会因为胰岛素分泌就刺激你吃得更多。

其实就算接受了「无糖饮料」刺激食欲的判断,它也仍然适合减肥的人饮用。因为上面说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空白对照组」的比较结果,试验里的「空白对照组」,指的是纯净水。而我们喝「无糖饮料」,为的是替代纯净水吗?

现实里被无糖饮料替代掉的含糖饮料,跟肥胖、慢性疾病的相关性,早就是板上钉钉的科学事实。单说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食欲这一点,也肯定是能提升你血糖含量的真糖分,比代糖来得狠得多。

不过说到和疾病的相关性,你可能也听说过不少说法,说无糖饮料致癌,对健康有很多害处,那是真的吗?

安全

我们试着搜集了网络上对代糖的指控:肥胖症、淋巴瘤、白血病、膀胱癌、脑癌、慢性疲劳综合征、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自闭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都跟它们「可能相关」

但这些指控都没有严格的毒理学或致癌性研究作为基础。与之相反,每一种代糖的批准使用都伴随着大量安全性研究作为依据,比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在审查了110多项人体和动物试验数据后,才确定了三氯蔗糖可以安全使用。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使用的20多种人工代糖,也同样立足在多年的安全性研究之上。

也不是完全没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三氯蔗糖加热到120℃以上,可能分解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罕见病苯丙酮尿症的患者,不能食用含阿斯巴甜的食物;过量摄入糖醇会引起腹泻,腹胀等症状。一般的无糖饮料消费者,应该不太可能触及这些问题。

口味

哪款无糖饮料更好喝?

最后,我们还安排了盲测试喝环节,来比较这些饮料的口感。

在这个环节,把所有饮料分成三组。第一组包含5款茶饮料,第二组是14款碳酸饮料,剩下的5款不好归类,都算进第三组。然后邀请了8位平时就「饮料不离手」的同事充当试喝官,来为这些饮料打分。

说来有趣啊,几款在前面检测中表现惊艳的选品,在这一轮都落了下来。最典型的就是秋林大白梨了,它被试喝官普遍差评,得到了所有饮料中的最低分,主要问题就是明显的「工业感」「香精味」,喝完会「附着在口腔里」。

大窑橙诺得分也不太高,评价非常两极化,年龄偏长的80后同事喜欢它,说喝出了小时候的感觉;年轻的00后同事则嫌弃它的「5毛钱橘子水味道」。 -·-

大名鼎鼎的元气森林,败在了「气太足」,盖过了饮料原本的味道。

高分选品方面,阳光柠檬红茶、无糖芬达、无糖魔爪都是拿到了普遍的好评;百事、可口这对CP,则是百事以微弱的优势取胜。

最让人意外的是「椰树无糖椰汁」。这款号称「新鲜椰肉鲜榨」却标称零碳水的奇特饮料,原本让试喝官们对它「充满了偏见」,实际喝起来,竟然跟传统的含糖椰汁口感接近,「几乎喝不出差别」,在反转中获得了高分。

我们自费送检了视频中所有产品,整理了一份《18款无糖饮料对比成分表》。在微信公众号“凰家评测”回复关键词“无糖饮料”,就能拿到这份参考啦。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以硬核态度,做有料评测,这里是凰家实验室,有一群专业、有趣、有认真的小伙伴在等着你。

责编:刘晟洁 PT097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