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消毒棒可杀死99.9%冠状病毒?专家:浓度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科技
科技 > 科技创新 > 正文

空气消毒棒可杀死99.9%冠状病毒?专家:浓度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用缓释气态消毒因子对空气进行消毒的原理已被证明应该可行,但问题是一根消毒棒它能消毒的空间非常有限。在考虑二氧化氯对病毒杀灭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

日前,第一财经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上看到,有一种号称对冠状病毒杀灭作用高达99.9%的空气消毒棒产品正在销售。这是一种形状类似钢笔的细形长管。

据厂商介绍,这种产品达到医用级别,可直接佩戴在身上,或放在需要消毒的室内空间,杀毒效果可保持两周左右。

第一财经记者仔细查阅了这款空气消毒棒的工作原理介绍,在细管内,由亚氯酸钠液体与固体酸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由于二氧化氯与病原体接触后可以产生强氧化作用,能够破坏病原体的成分,因此二氧化氯气体透过缓释剂和缓释膜持续释放,可起到空气消毒作用。

距离消杀浓度至少一千倍差异

此前人们使用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主要是作为液体消毒,这种产品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使用气态消毒的方式,可大幅节省成本。而且理论上相比液态消毒而言,当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就可以不留死角地覆盖到整个空间的任何表面,也能对以气溶胶等形式存在的病毒进行消杀。

基于上述原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空气中多少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才能够杀灭病毒?在疫情早期,有台湾的研究团队希望开发出一种智能、鲁棒式的二氧化氯气体释放系统,并评估二氧化氯排放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为此,他们进行了一些医院使用二氧化氯的案例回顾。

综合2006年至2016年的多项研究发现,高浓度的二氧化氯对密闭空间具有有效的消毒作用。例如,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200-1000ppm(百万分比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评估对实验室、医院和会议室的室内空气的杀菌效果,结果发现,当浓度达到625ppm时,30分钟内的消毒效果达到90%。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系研究员罗北平博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称:“625ppm的二氧化氯浓度已经特别高了,人肯定不能够呆在这样的浓度环境下,一般都是先密闭消毒完人才可以进入。一般在有人作业的环境下,空气中的二氧化氯最高浓度不能超过0.1ppm。”

这也意味着,在考虑二氧化氯对病毒杀灭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

罗北平表示,通过一根细管缓慢释放的二氧化氯气体浓度绝对不可能到达几百ppm。“这种空气消毒棒可能距离达到消毒所需的浓度相差了好几个数量级,至少一千倍的差异。”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通过通风及墙面及家具表面的吸附,浓度会进一步降低,浓度不够肯定起不到杀毒的作用。”

企业尚未出具严格评审报告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这款空气消毒棒产品由上海一家企业生产。公开销售记录发现,该公司原本销售的是一款名为“杀菌消毒棒”的产品,可用于除臭和杀菌,例如置于冰箱内进行除臭。去年10月底,该公司进行了经营范围变更,新增了“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生产”一项,并将产品“升级”为新款抗冠状病毒消毒剂。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产品对于冠状病毒的消杀功效有中科检测的报告,在安全性方面也检验合格。不过,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到目前公开的检测报告还都仅为用原液针对细菌的杀菌效果,公司没有出具针对杀灭新冠病毒的详细有效性数据。

对此,澳门大学教授沈汉明提出:“厂商既然宣称产品对杀灭新冠病毒有效,在被允许上市销售前,就必须把详细的有效性数据公开,如果是实验室的模拟环境,那么应该把所有的实验室参数都列出来。这是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产品,不能误导公众,相关监管部门也要承担起市场监管的责任。”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原生状为气态的二氧化氯作为世卫组织(WHO)认定的新一代安全消毒剂,是一种兼具廉价和安全高效的产品,用缓释气态消毒因子对空气进行消毒的原理已经被国内外很多权威实验证明应该可行,但问题是一根消毒棒它能消毒的空间非常有限,这取决于你是否将它放置在密闭的衣柜里面消毒,还是要用于更大的公共空间的消毒。”

上述人士提出,二氧化氯消毒的关键是要让二氧化氯分子“均匀弥散在空气中”,从而达到持续不断的消毒效果。“我们正在设计一种智能系统,能够保证二氧化氯气体浓度的持续均匀释放,并可调节送风系统和浓度剂量。”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补充道,该智能消毒系统设计的矩阵排布管路输送气化消毒因子,可以保证大空间内持续稳定的灭毒灭菌浓度,而且对人体没有危害。

他还表示,目前市场上具有这种缓释消毒作用的产品非常少,相关的标准也没有建立起来,仍需要行业共同努力进一步制定起消毒标准。

一位中科院大气所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对于空气中二氧化氯含量的精准检测难度也很大,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有消毒作用,一定要看到检测机构出具的完整的科学评估报告才能得出结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