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月23日消息,华为此前发布了一篇介绍存储器的文章 ——《华为麒麟带你一图看懂存储器》。在文章最后华为表示,随着芯片尺寸的不断微缩,DRAM 工艺的微缩变得越来越困难,平面 DRAM 的“摩尔定律”正在逐渐走向极限,当今各大厂商都在研究 3D DRAM 作为解决方案来延续 DRAM 的使用。
多个日本媒体表示,华为将在 VLSI Symposium 2022(6月12日~17日在夏威夷举行)上发表其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合作开发的 3D DRAM 技术,进行各种有关内存的演示。
报道称,华为与中科院方面开发了基于铟镓锌氧 IGZO-FET(由 In、Ga、Zn、O 组成的透明氧化物)材料的 CAA(Channel-All-Around)构型晶体管 3D DRAM 技术,具有出色的温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IGZO 是一种不算陌生的氧化物,早在2004年就由东京工业大学的细野教授发现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CAA 型 IGZO FET 垂直截面 SEM 图像和 EDX 可视化元素分布(图源:VLSI symposium)
除华为之外,日媒还表示 IBM、三星、英特尔、Meta、斯坦福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等都将提出存储领域的新突破。
IT之家了解到,华为此前已在存储领域进行深度研究,此前就表示要针对数据存储领域关键根技术进行突破。
根据此前报道,在去年举办的 IEDM 2021 上,中科院微电子所李泠研究员团队联合华为 / 海思团队,首次提出了新型垂直环形沟道器件结构(CAA),该结构有效减小了器件面积,且支持多层堆叠,通过将上下两个 CAA 器件直接相连,每个存储单元的尺寸可减小至 4F2,使 IGZO-DRAM 拥有了密度优势,有望克服传统 1T1C-DRAM 的微缩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凤凰网数码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