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不用再被车企“白剽”数据了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终于不用再被车企“白剽”数据了

题图 | 视觉中国

互联网行业有个说法:卖硬件不赚钱,只交个朋友。

但事实上,用户每次使用智能硬件,都在遭受用户数据“被卖”。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个性化推荐、贴片广告,甚至不交出你的电话号码,连一个APP都无法使用。卖硬件不赚钱不假,但卖广(shu)告(ju)赚钱却是真。

你的数据,同样也在被车企“白剽”。

截至2021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84亿辆,其中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0.3万辆,同比增长234.92%。相比以往传统的燃油车,市面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大多都以智能驾驶为核心卖点。这些车型所搭载的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会对驾驶员、路况信息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以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车为例,它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可达10 TB,如果有1000辆测试车,一天能产生10PB的数据,一年就是11EB(万亿兆)的数据。要知道,2016年全球互联网的数据传输量,每天也才3万亿兆。当然,这还不包括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涉及用户隐私的数据。

尼采有句名言“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我们也可以说:“当你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信息也在浏览你;当你操控智能汽车的时候,汽车本身也在控制你。”

数字时代,用户与车企走得更近

过去的消费者买车,没有任何参与感,并不是车企不愿意与用户拉近距离,而是两者相隔太远。众所周知,早期的汽车销售渠道都是4S店模式,即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汽车销售企业。车企把车卖给4S店,4S店再卖给消费者。

原本,信息反馈是4S店的中重要的一环。但其形式大于用途。传统意义上来说,信息反馈是在指定日期回访客户,了解客户的心理及需求,倾听客户的意见,认真做好记录,建立客户档案,为经销商带来新的商机。虽然现在的经销商也知道收集客户的信息反馈,但客户回访只是表面的一种形式,客户的反馈信息最终并未得到满意回应或解决。

即便是每一个环节,4S店都用心去跟踪用户的反馈信息,但传统燃油车迭代速度也相对较慢。通常来说,车企基于售后服务的追踪,每隔半年就会中期改款,将一款车长期存在的技术性缺陷进行完善。时间再拉长,就会有大改款和大换代,但周期通常从1年到3年,甚至更久。

如今智能汽车的升级迭代,远超过去任何阶段。有业内人士指出:“2020年之前的汽车行业是以物理世界、原子、工业定律的速度在发展,2020年之后的汽车行业是以数字世界、比特、摩尔定律的速度在发展。”

迭代的加速,本质上是两个方向努力的结果。一方面,车企与用户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下被重构;另一方面,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更深度融合,汽车被加速重构。

2014年起,国内的直营模式初见雏形,车企开始直接把车卖给用户。2016年,车企琢磨起了运营APP,这种让用户与车企建立直接沟通渠道的方式,逐渐成为行业主流。从最早,车企对用户不闻不问,到如今,用户对车企提出严苛要求。

本质上,围绕车企为核心的运营思路没变,只是用户信息获取的媒介不同,服务的态度变了。以往是通过“中间商”角色的经销商来获取用户反馈,现在用户信息到了直营体验中心,或者车企的某些信息收集部门。

当然,经销商模式并非一无是处,只是直营模式更迎合当下“软件定义汽车”的浪潮。

所谓的软件定义汽车,是指在模块化和通用化硬件平台支撑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软件技术决定整车功能的未来汽车。软件定义汽车功能的增加与升级,可通过软件的远程部署与更新来实现,汽车硬件将成为模块化、通用化的平台和资源池,支撑整车软件多样化开发与部署。

据摩根士丹利估算,未来软件价值占比将达到60%左右。整车技术与工程核心正从传统硬件层面转移到软件,有企业表示,软件创新将占未来汽车创新的90%左右。车辆架构正朝着以通用计算平台为基础、面向服务架构的方向发展。未来的差异化,将更多体现在软件和先进电子技术赋能的用户交互界面和体验层面,软件将带动汽车技术革新,引领产品差异化。

在车企最核心的整车开发流程中,软件定义汽车将形成双闭环,第一个闭环是指通过交互评价数据采集、用户画像构建,指导新车开发;另一个闭环是指用户使用阶段可以借助OTA技术实现软件持续更新迭代。

正如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所说:“用户的数据成为驱动产品成长的核心驱动力。”

有价值的用户数据,是如何被挖走的?

智能汽车的核心是升级,而升级的依据和根本,是对用户数据的挖掘。但大多数情况下,用户被动的贡献出了自己和爱车的数据。

业内流行一种叫影子模式(shadow-mode)的功能,它收集了大量的真实驾驶数据。藏在驾驶员背后的“影子”,始终在观察外部环境与驾驶员的动作。

如果在某个特定场景中驾驶员的操作与“影子”预想的一致,那么数据不会被上报;如果“影子”发现它的判断与驾驶员操作不相符,那么这次的数据就会被送到服务器中,并对算法进行修正性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次下发到车辆中。

影子模式,使其在不影响算法训练的速度与准确性的基础上,大幅降低因数据量过大造成的训练成本。同时,也是解决corner case(极端场景)的巧妙方法之一。

自动驾驶业内有一种共识:智能驾驶有90%常用的场景可以靠工程师的经验和智商来覆盖,但有10%的corner case要靠大量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碰到Case以后上传数据,“喂养”机器学习的算法,实现百万级长尾Case的智能迭代和覆盖。

很明显,解决Corner Case,需要依靠深度学习算法能力,而深度学习又离不开海量数据的获取。但真实的路测数据极其昂贵,Momenta政企事务高级总监马琛就曾表示,“收集数据1公里需要5-10元,很难有一家公司能融到这么多的钱解决这些问题。哪怕行业里最有钱的公司,自己也不过千辆车的规模,更多的数据来自于上路的行驶车辆”。

大多数的造车新势力,在宣传自动驾驶能力的背后,离不开采用类似“影子模式”的方法,让用户为车企跑数据。

不止是自动驾驶数据,你的汽车在全生命周期中会产生至少超过30种数据,这些数据的源头和产生路径均可追溯。把这些数据按照静态、低频动态、高频动态的产生效率归类后,可以发现,从汽车制造环节开始,到销售、维修保养,再到日常使用,每一种数据的产生,都对当时所处的场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在这些数据,背后有两大的问题,一是隐私安全,二是确认数据的所有权。

不久前的“车内摄像头事件”曾引发外界热议,因为市面上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都在打着智能化的幌子,收集用户的数据和信息用于产品的迭代。他们常常会以“数据已经做脱敏处理”为理由,将问题搪塞过去。

但事实上“脱敏处理”也并不是完美的方案,汽车收集的一些数据,如:行动轨迹,必然是带着人的属性,属于法律上需要“脱敏”的信息,这对于无人驾驶深度学习的技术贡献可能大打折扣。另外脱敏是在传输给车企前,进行了车主的隐私敏感隐私数据的筛除,但在车辆本地存储的情况下,仍有泄露隐私的风险。

另一方面,汽车数据产权归属问题更是由来已久,产权的模糊导致这个领域中仍存在大量灰色交易。其困境在于,汽车金融、保险、零售等领域对数据有巨大需求,然而数据拥有方则对数据产权有所顾虑,保守的数据源宁愿放弃数据收益,也要规避法律风险,而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企业则不得不硬着头皮做灰色交易, 因为不承担这个法律风险则有业务停滞的危险。

这其中最尴尬的则是车主,尽管贡献了一辆车几乎所有的动态数据,但却无法确权这些数字资产,无法授权自然也就无法变现。更惨的是,还要为新技术迭代做免费的道路测试员。

如何让用户的每一公里皆有价值

用户企业,是当下汽车行业最热的词。本质上就是车企对用户好,用户也反过来帮助车企。但绝大多数车企,只给到了用户最基本的参与感,真正让用户获得拥有感的车企是极少数。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曾表示:“我们是‘伟大的用户的企业’,伟大是形容用户的。”对于用户企业的定义,智己似乎有了新的想法。

2021年1月13日,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在中国上海、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和英国伦敦三地同步发布。从品牌亮相起,智己对于保障用户数据和权益,有着一股执着劲。

不到三个月,4月6日,智己汽车推出了用户的CSOP用户数据权益计划具体落地措施:拿出4.9%股权收益支持用户共创,确保用户能分享企业的成长价值。

智己汽车方面表示,用户数据权益计划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全新的用户和智能电动车企业的底层运作的操作系统。它的核心逻辑是70%用来迭代产品,另外30%用来迭代用户运营。

“原石”可以理解成数据权益的一种体现形式,获取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用户通过贡献驾驶里程,占比70%。用户行驶里程越多,贡献的数据越多,用户的数据权益和收获的原石也就越多。本质上,也是针对车企白剽用户数据来做产品、功能迭代,而提出来一种解决方案。

二是通过参加APP任务和用户共创而获得,占比30%。这意味着越早选择智己的用户群体,通过参与用户共创获取原石的效率越高,提高种子用户的权益。

官方数据显示,智己L7天使轮版的用户,年龄集中在26岁至40岁之间,40岁以下人群占比超72%,整体呈年轻化态势;大部分用户多从事“互联网”、“金融”或“艺术”等相关职业。数据表明,智己汽车正在年轻高知用户群体中迅速火爆。

与其他高端新势力品牌的早期用户类似,这类消费者对于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接受程度高,也为企业推进其产品、商业模式发展,建立了较好的底层基础。

8月27日,智己汽车“原石谷”正式在“IM 智己”APP上线。这意味着,用户数据权益计划正式进入运营阶段。从智己汽车方面的介绍来看,“原石谷”有三大核心要点:

1、用户价值的确权,主要指数据确权价值体系。根据用户数据的价值进行度量,再通过原石回馈给用户。并通过区块链的方式,上链存证。

2、在确权之上,“原石谷”的定位是打造一个未来形态的价值社区,构造未来形态的社区秩序。旨在成为汽车行业生态的用户群体的一个共同集结的所在地,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

3、“原石谷”瞄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混合,即混合现实。每一台车会映射一辆虚拟的车,虚拟车和真实车会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反过来,虚拟车养成的能力反过来为真实车的升级更好的硬件或者是软件服务。

从原石谷的产品雏形,可以看到智己对于用户、车辆、车企之间的联系,又找到了新的一种存在方式。或许会有争议声,但至少在对用户数据的态度和实际行动上,智己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

正如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所说:“未来所有智能企业都应该是用户价值企业,都应该承认用户数据权益、数据价值的企业,我们希望去撑起这杆大旗,我们要做数据‘白剽’的终结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