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原副主席高西庆谈为什么中国出不了马斯克
科技
科技 > 原创 > 正文

证监会原副主席高西庆谈为什么中国出不了马斯克

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委员会主席高西庆接受凤凰网科技专访

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委员会主席高西庆接受凤凰网科技专访

作者丨蒋澆

编辑丨赵泽

9月12日上午,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会前,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委员会主席高西庆接受了凤凰网科技的专访,对我国基础科学建设、北交所建立、科技企业回归A股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在被问及为什么中国目前为止还出不了马斯克这样的人的问题时,高西庆表示,因为马斯克所处的那个环境机制下有人愿意做这个事情。

马斯克为什么能成功?“环境允许‘奇思异想’”

凤凰网科技:基础科学投入大、期限长,因此,长期以来基础科目的投入都是政府主导,如何评价这种机制?

高西庆:这是个多层面的事情,政府机制当然是有必要的。像我们这种举国体制,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一种优势,是要鼓励的。

但它也有一些问题。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如果政府过度介入,就会形成经济学上所说的的“挤出效应”。为什么会把民营资本、个人的积极性挤掉?是因为民营资本觉得没法与国有资本的投入相比。为什么中国目前为止还出不了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这样的人?因为马斯克所处的那个环境机制,在那个条件下有人愿意做这个事情。

2010年,我跟他见面的时候,他的一个小工厂总共造了三辆车,就在那儿跟我们鼓吹半天。他花了一天时间东说西说,开着车到处乱转,那时候大家觉得没什么戏。但是他所处的环境会鼓励这样的人,允许这种所谓奇思异想,允许民间发展各种科学创新。

现在我们已经很多进步了。但是总体而言,我们对于民间搞科技、民间创新鼓励还不够,我们需要继续鼓励,现在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这一方面。

什么是整体的市场机制,要有整体,让全社会的人觉得搞科技是有所得的。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需要物质利益,但很多人还是需要物质利益保障的。所以如果一个市场机制鼓励大家搞科技的同时,能让大家在物质上得到的好处,这样大家都会愿意去做这个事,否则做的人就少。

9月12日,高西庆出席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

9月12日,高西庆出席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

凤凰网科技:前段时间我们设立了北交所,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里程碑。但也有市场声音担心,北交所的设立会分流资金,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其实,我们当年在讨论交易思维的时候,就说中国用不了那么多交易所,一家就够。现在社会信息流通这么方便,各种机制从信息流通到资金的流通,再到所有证券资金流通,都已经都无纸化了,(不用太多交易所就能承受所有的交易)。

在当年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建了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这其实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不是经济本身规律的问题。当然,交易所有一个管理性系统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分层级,大企业、中等企业、小企业,它是管理上的(需要)。

基础研究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要鼓励基础研究怎么办?就要专门挪出一部分(资源)来做技术研究,利用国家的资金做这件事。基础研究靠私人投资是搞不上去,因为它看不着钱,所有投资者都有时间的要求,短期一个礼拜就想拿钱回来,有的人看长期半年一年,但是你要说10年20年,很少有这样的人去在市场做这种投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设立一个交易所是有好处的,它是形成这个机制让大家愿意去弄这事。具体在实际中它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中国资本市场正趋向于国际化

凤凰网科技:近年来,不少境外上市的科技企业回归A股,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高西庆:其实咱们有个概念可能理解不同,就是科技公司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司。因为任何一个企业,比如说三一重工,它是个制造业公司,可是拿今天的三一重工生产的产品和十几年前相比,它的科技含量高多了。所以从这点讲,我觉得拿科技作为定义来划分公司类型其实不是太合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在多数情况下,是做判断的一个好工具,是由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共同判断的。现在有一些上市公司从国外回来,当然有大环境的因素,比如国际形势。

其实,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好事。我想从资本本身流动的规律上来讲,全世界范围内,如果大家做的比较平的话,应该规则趋向一致,而不是趋向越来越不一样。

中国股市的发展到今天,中国整个资本市场不管是信息披露,还是会计系统、审计系统,其实都是趋向于国际化。当然,我们有我们特殊的地方,但是我们特殊地方正越来越少。未来市场会更加透明,更加开放。

科技企业回A,短期还看不出什么影响。但我觉得这些年来,从中国证监会这个部门来看,它的透明度越来越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