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是新的乔布斯吗?”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马斯克,很像乔布斯
埃隆·马斯克是自乔布斯以来,硅谷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类似的评价,常见于各种各样的名人评价、采访报道中,就连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也曾直言,认为马斯克可以填补乔布斯留下的空缺。
1971 年生的马斯克与 1955 年的乔布斯之间,实则隔了 16 年之差。乔布斯创立苹果之时,马斯克才 5 岁。
不过,细究两人的创业经历会发现,他们有着极为相像的性格与做事方式——
比如,认为创办公司的意义在赚钱之上,做产品是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特立独行,不拘泥条框的思维习惯;
比如,与人交往时的极大控制欲;
比如,咄咄逼人的沟通风格,但面对有理有据、分析性强的观点时又会耐心听取,只要理由足够好会改变自己想法;
再比如,对产品细节的极致追求。
而这些个性里的共通点,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使其成为“创新之路”的同路人。
2007 年,乔布斯用 iPhone 打开了智能手机的大门,且构建了一个独属于苹果的 iOS 生态圈,其创新意义已无需赘述。
同一时间,马斯克正同时开展 SpaceX 和特斯拉两个创业项目,而在此之前,马斯克已经有过两次创业“热身”——Zip 2 和 X.com。
用我们熟知的产品理解,Zip 2 可以说是“大众点评+百度地图”的网站,创立于 1995 年,四年后以 3.07 亿美元被康柏收购,马斯克从中赚取了 2200 万美元。那一年,他 28 岁。
这笔钱除了被马斯克挥霍掉一部分,其余全部身家都投入于他的下一家创业公司”X.com",即今日的 PayPal;而它的其中一项业务——输入电子邮件即可实时转账——可以说开启了网络支付时代。
当下人们习以为常的网络支付,实则是马斯克首创。那时,支付宝还未见影子。
最终,PayPal 同样被出售,于 2002 年 7 月以 15 亿美元被 eBay 收购,马斯克从中获得了 1.8 亿美元(税后)。成为亿万富翁这一年,他 31 岁。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在这两个创业项目中均有被夺取 CEO 头衔的经历,而这与乔布斯也有着不同时空同一经历的重合性。
不过,在马斯克的多次创业经历中,其意义与乔布斯用苹果手机打破传统手机行业的桎梏相当的,应属特斯拉之于传统汽车行业的变革。
在马斯克的规划中,特斯拉将成为一家有能力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的伟大公司。事实上,电动汽车并不是一个新颖的想法,其真正创新之处,在于开拓电动汽车发展的新思路。
在特斯拉第二款产品 Model S 中,首次在车中嵌入大型触摸屏。要知道,当时大屏技术还尚未兴起,iPad 面世还是几年后的事情。
更为重要的是, Model S 还将汽车操作系统作为研发创新关键点,而这也成为了新一代汽车体验的核心,无论是动力系统还是警报装置,都可以通过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更新。
基于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马斯克逐步将汽车行业从“功能机”向“智能机”方向推进。值得一提的是,乔布斯的核心产品思想,亦是软硬件结合。
《硅谷钢铁侠》中写道,特斯拉之后,几乎所有的汽车公司在此后都在纷纷效仿,开始为顾客提供远程更新服务。这样的场景,iPhone 也曾引领过。
另外,在销售上,特斯拉不通过经销商渠道,而是采取“线上销售+线下体验和服务”的直销模式,通过互联网和高端购物中心里像苹果专卖店一样的展示厅销售汽车,冲击了原来的经销商模式。
恰如人们此前因为乔布斯对苹果手机产生的狂热追求,当下的马斯克也成为了大众心目中现象级的存在,成为他们狂热喜爱特斯拉的理由之一;尽管他还并不是特斯拉的创始人。
马斯克,不是乔布斯 2.0
虽然马斯克与乔布斯之间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类似的相同点或许在其它伟大创业者身上也能找出一二。
对于自己与乔布斯作对比,马斯克其实是并不乐意的;即使后者是给世界带来改变的伟人。马斯克曾在一次公开采访上解释称自己是多么地不喜欢被描述成是乔布斯的翻版。他说道:
如果我快死了,那时我正穿着一件黑色高领毛衣,那我会尽我最后一口气将那件毛衣脱下来并扔得远远的。
不过,这种不喜欢或许缘于对比本身,而不关乎乔布斯。
正如比尔·盖茨近期被问及该问题时所答——
如果你真的认识这些人,那么这种过于简单化的对比,看起来就怪怪的。 马斯克是一个动手能力强的工程师,而乔布斯是在设计、挑选人才和营销方面的天才 ,你是不会把他们混为一谈的。
传记作者 Ashlee Vance 认为,马斯克野心勃勃着手创造的产品,具有远远超越霍华德·休斯或乔布斯所创造过的任何产品的潜力。
Ashlee Vance 指的产品,其一是前文提及的汽车业的特斯拉,另一个,则是航天业的 SpaceX。
SpaceX 创立于 2002 年 6 月,是马斯克在 PayPal 之后的创业项目,承载着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把人类变成一种跨越行星的物种。这一想法,在马斯克孩童时期就已萌生。
马斯克个人出资一个多亿,几乎将 PayPal 出售所得资金投入其中,再一次倾其所有。但与 PayPal 不同的是,SpaceX 短期内难以看到盈利,甚至是个“吸金黑洞”;毕竟,上太空这事,一般只有国家能够承担。
在他人看来,马斯克疯了。有朋友为了劝退马斯克,给他看了一系列火箭爆炸视频,显然,对马斯克并不奏效。
为了开展太空计划,马斯克甚至亲自前往莫斯科调查火箭发射费用,并计划从俄罗斯购入弹道导弹;家人朋友的担心从“财空”由此升级为“人财两空”,生怕他被间谍盯上。
最终,交易并无达成,但也因此开启了另一计划——自造火箭。马斯克通过自学几个月航天工业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知识发现,自己造火箭比买入便宜。
于是,马斯克开始招兵买马,计划在 2003 年 11 月将火箭送上天。然而,直到 2006 年 3 月,SpaceX 才执行首次发射尝试,结果在 26 秒之际,“猎鹰 1 号”发生爆炸。
对于爆炸一事,马斯克及其员工并不陌生。研发期间,发动机被炸毁、试验台被烧毁、冷却室破裂时有发生,但初次尝试依然给 SpaceX 员工泼了冷水。事后,马斯克向员工表示:
SpaceX 将继续努力,无论上天入地,不成功誓不罢休。
火箭的失败,仍在继续。
火箭的失败,仍在继续。第二次、第三次发射都接连爆炸,甚至造成损毁,此时已是 2008 年。
当时,马斯克正处于多面危机之中。
金融危机放大了人们的仇富心理,风头正盛的马斯克成为媒体矛头指向,关于特斯拉的负面报道、SpaceX 发射失败的消息,甚至于前妻对他的指责均见于报端。
再者,SpaceX 连续的失败,特斯拉的融资困难使得马斯克资金告急,面临割肉之选。第四次发射,成为 SpaceX 生死存亡的关键。
2008 年 9 月,第四次火箭发射圆满成功,这是 SpaceX 创立以来第一次,也是世界上第一枚进入了轨道的私人建造的火箭。 无疑,马斯克创造了历史。
从今日发展来看,SpaceX 显然已经度过资金难关,且得以与 NASA 合作,此为后话。
火箭的成功发射加速了 SpaceX 的发展,实现首次发射重型火箭;提出火箭回收;搭载卫星发射,建立”星链“网络;甚至首次实现商业载人航天,再次创造历史,这些都在一步步实现着,一步步在靠近着马斯克构想的那个未来。
这些成就,目前为止,只有马斯克做到了。
马斯克,就是马斯克
从 Zip2 稍微改变了报纸行业的旧态,到 PayPal 创新支付方式,再到 SpaceX 从零开始创造出商业航天历史、特斯拉实现汽车行业变革,在过去二十多年里,马斯克一直在创建公司。
甚至于,在这些项目之外,还有着 SolarCity(太阳能供应商)、Neuralink(研究脑机接口技术)、OpenAI、Hyperloop(超级高铁)等与马斯克息息相关的创业项目,或为投资,或是亲创。
尽管马斯克将创业形容成“嚼着玻璃,凝视深渊”,但他却从未停下,理由是:
it's a right thing to do, and I'm tired of waiting someone else to do it for me.
我只是觉得这是应该要去做的事情,而且我不想苦等别人帮我实现。
对于马斯克,其前妻贾斯汀曾评价道:
他随心所欲地做他想做的事,并为之不懈努力。这就是埃隆的世界,而我们其他人都与之息息相关。
人们经常用“钢铁侠”指代马斯克,认为其是最接近原型的人。而现实中的这位硅谷钢铁侠,也有着如电影那般想要拯救人类的使命,且这种使命感,远远超乎多数人所能承受。
面对无法阻挡的人工智能趋势,马斯克却为此担忧。他认为,人类将沦为人工智能的宠物。
除了发出反对的声音,马斯克也在寻求对抗人工智能的手段。为了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马斯克投资了 DeepMind、Vicarious 等人工智能公司,甚至直接创办了 OpenAI。
不仅如此,SpaceX 的火星移民计划、创立研究脑机连接技术的新公司 Neuralink 也与此相关。在马斯克看来,人类需要与机器相结合,成为一种 “半机器人”,从而避免被人工智能淘汰;而 Neuralink 正是这一想法的产物。
马斯克不仅证明了大脑中植入芯片的可行性,在上个月的 Neuralink 发布会上还展示出最新的可穿戴设备 LINK V0.9 和手术机器人,并通过三只小猪的实时神经元活动演示了 Neuralink 的实际应用过程。
在所有形容马斯克的词语中,”疯狂“一词,似乎最为贴切。甚至于,连他自己也会问出“你觉得我疯了吗?”的问题。
”疯“将他天马行空的想法发挥到极致,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狂“让他突破了传统禁锢,但时而也越过了该有的界限。
在疫情期间,为了重启工厂,马斯克无视病毒的危害性,直接硬刚法规,强行复工,并在推特上表示:
特斯拉今天违反了 Alameda 县的法律重启工厂,我会和各位在同一战线上,如果有任何人因此被追捕,那个人只会是我。
尽管此番话语颇具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但讽刺的是,那个想要拯救人类的马斯克,此时却将威胁人类声明的病毒置若罔闻,强行复工。
当时,Ashlee Vance 也曾撰文表示——
马斯克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否定主义最大的讽刺意味在于,他弄 SpaceX 出来的目的正是为了把我们从病毒大流行这种东西当中解放出来的。
在员工眼中,他们尊敬他,理解他的苛刻,但也认为他达到了刻薄的地步,让人感觉反复无常,徘徊于畏惧和崇拜之间。
在业内人士眼中,马斯克是一个天真的技术专家,也常常被当成笑话被谈及,同时也是一个介于捣蛋鬼和满嘴胡话之间的竞争对手。
不过,随着 Space X 成为了第一家将人类送出并返回地球的商业航空公司,特斯拉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那些原来的鄙夷也在渐渐发生着改变。
“爱他的人和恨他的人都同样不理性。”——这是传记作者 Ashlee Vance 给出的评判。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马斯克的定义都不尽相同。
而归咎到底,马斯克,就是马斯克。
一个未来逆行者
马斯克仿佛一个从未来返回的逆行人,总能够提前预知未来的模样,并一步步将我们带至那个他所能预见的未来。
即使那个未来在某个时间点听起来荒谬无比,但历史经验证明,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总能够无比坚定地将其实现。
从当下来看,无论是 SpaceX、特斯拉,还是 Neuralink,亦或者是其它创业项目,它们依然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具有极大不确定性,马斯克可能成为拯救人类的英雄,但也可能因为戏剧性的风险将其毁于一旦。
那个马斯克真正想将人类带往的未来,只能交由时间去解答了。
但无论如何,马斯克已经参与了我们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