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疫情“新常态” 疫苗接种“数字化”来了
科技
科技 > 科技创新 > 正文

别怕疫情“新常态” 疫苗接种“数字化”来了

原标题:疫情“新常态”,不怕;疫苗接种“数字化”,来了

早前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上海专家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指出,秋冬第二波疫情是肯定的。

近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中心流行病学原首席科学家曾光也指出,“今年秋冬季挑战很严峻,非常担心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的第一战胜利,可能由于流感影响第二战成败。”

新冠疫情未来的“常态化”发展状态,给相关各方都带来了长期挑战。

事实上,欧美等国病例数随着经济活动的重启重攀高峰,拉美等地区至今未看到疫情拐点。

而随着对病毒认知的提升,新冠肺炎病毒或将长时间与人类共存的可能性愈发清晰。

如何面对疫情常态挑战

“常态化”发展背景下,防控就显得更加重要。

目前疫苗研发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不仅仅是研发过程,疫苗上市后如何逐步有序的扩大接种范围,如何制定相关方案,依旧需要各级机构和相关企业的配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分析当前全球疫情时表示,整体而言,亚洲的疫情呈现持续增长,非洲、美洲、中东地区的疫情也是一路上扬,欧洲的疫情表现不均衡,发病比较早的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基本达到控制,欧洲其他国家疫情则稳定在高水平。

据其初步判断,全球疫情将持续高水平流行,冬季将会在高水平流行的基础上继续加重:

中国的疫情受到两方面的压力,一是类似于北京新发地市场、武汉华南市场出现原因不明的疫情暴发;二是输入病例引发疫情造成的局部传播扩散,例如东北出现的舒兰、绥芬河等。

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加大,随着中国国际航线开通逐渐增加,输入风险还在进一步加大。

虽然“持久战”已经确定,但新冠病毒是可防可控的。

对于疫情防控,牛津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流行病学专家陈铮鸣表示,疫情防控最理想的就是疫苗。

据了解,中国现在5条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正齐头并进:一期、二期结果已经出来,效果令人满意!

“由于我们国家的疫情基本控制了,现在没办法实施三期疫苗的应用,有几个疫苗已经在境外找到了三期疫苗的现场,我们期待到年底疫苗能够应用。”吴尊友表示。

秋冬季的疫情挑战

“秋冬季的疫情挑战主因就是流感,因为中国的流感是软肋,中国的疫苗接种率才2%,而且今年疫苗三型都变了。我也跟一些院士共同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流感疫苗接种的问题。”曾光表示。

在其看来,“流感和新冠传播途径是相似的,防控手段也应该是相似的,如果围堵新冠的做法延续到流感。

“我想也是起作用的,到底怎么样,还得实战说明。”

曾光希望借此机会,老百姓的认识要提高,特别是疫苗接种的问题,应该认识到它的风险,不能盲目乐观。

事实上,疫苗作为疫情防控最理想的手段,一直被寄予厚望。按照相关专家预计,年底疫苗或能实现应用。

但新冠疫苗上市前后,应急与群体性预防接种方案也非常重要。

不仅仅要解决疫苗正式上市前如何在一定范围人群和一定期限内应急接种的问题,还要关注疫苗正式上市后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开展大规模群体性预防接种。

早前在2019年10月21日,我国生物安全法草案于首次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随后在今年2月14日,决策层要求“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随着当前生物安全相关的法律基础逐步完善,法律带来的,亦或将是系统性的产业变革。生物安全法推出在即,也会进一步推动国内行业加速发展。

疫苗接种“数字化”会带来什么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占杰认为,基于长远布局,统筹规划,针对疫苗上市前后应急与群体性预防接种,可采取两方面措施:

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搭建新冠疫苗的“安全大数据平台”,实现新冠疫苗接种安全和可追溯;

统筹疾控系统全国50000多家预防接种门诊和海关系统100多家保健中心等公共卫生体系资源,并考虑到交通不便、偏远贫困地区,实现固定疫苗接种场景和移动疫苗接种场景相结合。

具体来说,搭建新冠疫苗的“安全大数据平台”,主要是为了实现“预约”“安全接种”“健康跟踪”三个方面。

通过数据化手段,形成安全、可追溯、透明的疫苗接种生态体系,这也是盈康一生旗下生态品牌海尔生物工业互联网思维的实践落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新冠疫苗的不断深入推广,以及国家生物安全需求的加速释放,我国疫苗接种和冷链储运行业空间将稳步增长,生物医疗领域企业将打开长期的成长空间。

以海尔生物为例,2020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32.74%;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141.42%。

疫苗安全场景是海尔生物的主营业务之一,按照2019年全年数据,其疫苗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规模为1.37亿元,同比增长 25.06%。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受益于下游应用场景的扩容、政策法规的持续利好以及技术的持续迭代进步,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海尔生物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互联互动,满足终端需求,潜在总市场规模达到56亿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