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娱乐迭代升级,中国文娱产业风云激荡30年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线上娱乐迭代升级,中国文娱产业风云激荡30年

作者丨顾见

人们愈发担心起尼尔·波兹曼1985年的预言。他以一种悲观的情绪审视着广电与文娱行业的高速发展,直到那些警句开始逐一应验。在《娱乐至死》出版后的第五个年头,中国文娱产业走出新手村。但世界很快意识到,这个追赶者像一台深度学习的AI不断从外界摄取信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为一个巨人。时至今日,这股力量会像脱缰野马般冲向公众,还是成为一位心怀善意的守护者?

从中国文娱产业的发展史到眼前的公共卫生风险,答案已经若隐若现。

门户时代:文娱产业与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双螺旋

1990年对中国娱乐产业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在中央电视台开播的《综艺大观》,被视为中国原创综艺的起点,随后几年娱乐产业的发展在电影《夏洛特烦恼》的穿越戏中平铺开来:1997年偶像追星活动开始在校园生根发芽;流行音乐和各种文艺活动已经得到主流社会认可;袁华拥有了PC台式机和宽带网络,并且熟练掌握某些不可描述的功能。

也是自1997起,网易、搜狐、新浪相继成立,迅速开启了门户时代。

依托于门户网站,人们对娱乐产业的认知从双周一成、四大天王、张国荣、梁朝伟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名字,扩展成具象化的“娱乐圈”概念。2002年张艺谋首部武侠电影《英雄》官方网站落户新浪娱乐,通过新浪娱乐的独家网络直播模式一炮而红。这次影视宣发的空前成功也让外界对媒体报道为代表的内容营销有了全新的认知,其后新浪娱乐成为影视剧官方媒体合作的首选,上百部影视剧官网独家落户新浪娱乐。

门户时代向网民输入庞大信息量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分享与讨论的新需求。以天涯、猫扑、新浪论坛为代表的网络论坛成为重要的舆论场,人类与生俱来的群体倾向,进一步把论坛推向了网络社区业态。

网络平台创造出的影响力没有就此止步,随着初代草根网红开始崭露头角,意见领袖的影响力逐步引起传统媒体的重视,大众娱乐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话题中心人物”。

当Web2.0在2003年作为互联网圈的“政治正确”被提出后,更为专业的团队开始深度介入市场。以去中心化和开放共享为主旋律的产品进入到百家争鸣时代,其中代表性产品要数2005年新浪博客的出现。

作为国内首家正式推出Blog频道的门户网站,新浪博客通过积分奖励制度为专业型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培育粉丝和系统化知识输出的据点。另一个意义在于,新浪博客吸引了文娱界、文化教育界、新闻界等知名人士开博,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与偶像的交互方式和心理距离。如2005年开始在新浪博客发表日记的徐静蕾,19个月后点击量破亿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点击率纪录,同时成为粉丝心中的“娱乐圈才女”。

也是在2005年,湖南卫视超女选秀掀起全民造星狂欢,普通人一夜成名不再是梦想,随后各类选秀节目蜂拥而出,网络亦成为凝聚粉丝力量的重要阵地。影视行业在门户的宣传范式下稳步发展,新浪娱乐的整体影响力也在以指数级提升,不仅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甚至走出国门。2007年新浪娱乐作为唯一一家中国网络媒体,登上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纪念海报。

纵观整个门户时代,国内娱乐产业真正意义上走进了千家万户,以论坛、博客、新闻媒体为代表的初代互联网平台成为中国文娱产业的扩音器,而后者则为前者提供了重要内容。当越来越多的国产文娱作品和人物在国内外上崭露头角,以新浪娱乐为代表的媒体平台成为这些重要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这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模式也为大众所乐见。

微博时代:万亿生机与独立话语权

在文娱产业多样性发展的同时,互联网舆论阵地却朝一款黑马应用高度集中。

2009年,新浪微博“单帖字数140字符以内”的产品逻辑引发了用户共鸣,这个鼓励简单高频分享内容的平台彻底激活了全民娱乐场景下的公众表达欲。另一方面,微博在明星运营方面发挥出前所未见的效果:演员姚晨作为最早开通微博的明星之一,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登顶微博关注榜,成为首个粉丝数超百万的账号。这也让明星群体意识到,通过微博内容创作可以收获巨大影响力。尤其是在作品空窗期,这种效力尤为重要。

对于院线电影、音乐专辑发售等场景来说,微博的商业价值更加出彩。2014年电影《匆匆那年》主演魏晨转发官微售票信息后,单日卖出10万张电影票,创下了社交平台预售纪录的同时也为电影创造了可观的话题热度。此后,围绕微博平台的内容营销玩法不断推陈出新,微博近乎成为娱乐圈的投影,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娱乐圈本身。

当微博从互联网平台变成一种集群现象,国内文娱产业的市场规模也在迅速膨胀。罗兰·贝格发布的《2020年中国行业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文娱产业规模为3.1万亿元,预计将增长至5.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报告认为,大文娱是中国未来最具发展潜力、市场最活跃的行业之一。

音乐、电影、综艺、游戏齐头并进的同时为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源源不断的输送着流量弹药。更值得庆幸的是,昔日的“追赶者”有了自己独立的游戏规则和话语体系。

与行业一路走来的新浪娱乐最有感触:一方面微博是文娱产业最核心的枢纽,受益于行业规模拥有了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新浪媒体自门户时代沉淀下的影响力不断对行业施加正面影响,如收视率打假、电影票房调查、国剧访谈录等深度报道,充分发挥了媒体监督与引导的效力。

行业欣欣向荣的同时,艺人也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在此之前国内偶像产业链一片空白,从业者不得不前往日韩深造。以韩国为例,偶像练习生们除了需要面对语言不通、高强度训练和残酷的淘汰率外,还必须接受毫无公平可言的“霸王合同”。如韩国SM公司曾经把合约期定到10年之久,强行以低成本绑定偶像的事业黄金期。

国内最早赴韩国出道的韩庚在采访中曾谈到自己练舞练到骨折,不仅如此上台参演时还必须戴上面具,就连接受采访的权力也被公司牢牢把控。在这样的造星框架下,偶像爱豆几乎没有对自己未来事业的自决权,更是被迫成为经纪公司手中的“廉价劳动力”。

微博时代让偶像养成有了“全面国产化”的契机:对于行业来说,微博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与日俱增,这促使传统日韩“造星工厂”的人才带着偶像养成的宝贵经验开始向国内转移;对于艺人来说,从TFBOYS到吴亦凡、杨洋、李易峰、鹿晗组成的四大流量,微博对个人影响力的加持已经有目共睹。他们开始意识到国内偶像市场正在逐步打开,想实现个人价值未必就要远赴日韩。

包括在线音乐、影视综艺宣发、明星运营、内容营销在内的诸多板块,都有了自成一派的精细化运作方式。这让明星艺人与项目方在国内有了足够的施展空间,逐渐摆脱日韩造星工厂的掌控。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草根网红凭借自身闪光点在微博上绽放光芒,这个庞大生态让怀揣梦想者有了一席之地。

当爱豆们从千篇一律的歌舞秀中抽身,以更加真实饱满的人物特征出现在微博时,中国文娱产业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灵魂和灵性。

放眼当下:力量失控了吗?

微博时代加快了娱乐圈的新陈代谢,而快节奏、碎片化的信息更替反而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感。事情是否真如《娱乐至死》所料:人们最终被消费娱乐文化“关进牢笼”,文娱产业的社会意义和多样性被流量驱动的标准化商业所扼杀?

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了试金石,微博交上的答卷与这个恐怖预言南辕北辙。

在社会端,新浪与微博第一时间参与到国家图书馆发起“中国战疫”记忆库建设项目,致力于保存特殊时期的集体记忆,完整记录全民抗“疫”的真实情境,客观反映中国模式的时代价值。

在产业端,为了对冲疫情负面影响,解决史上最长“文娱空窗期”,微博做出响应,推出“微博live秀”计划,将原本的线下场景通过平台优势转移至线上,在音乐电影等领域实现了模式升级,也为“宅家”的明星们带来新增商业机会。以音乐为例,微博策划的“有我陪你线上音乐节”成为宅经济下最温情的陪伴者,得到350位歌手的强势加盟。复工阶段微博与腾讯音乐TME live联手刘若英演唱会,一首《后来》引发了2735万人与奶茶隔空合唱,活动期间观看、评论,话题阅读量超过7亿,短视频播放量超过1亿。

微博在特殊时期的思考没有止步于此。通过自身强大的号召力,微博与网易云音乐、大麦网、虾米音乐、腾讯音乐娱乐共同发起“相信未来”线上义演,几乎整个华语乐坛都出现在艺人名单上。在5月4日、5日两天,本次义演的全网累计观看超2.7亿次人次,在微博上,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达到124亿,短视频播放量超过14亿,直播期间上榜28个热搜,相当于一档热门综艺三个月的话题总和,等于连续看了两场顶级跨年晚会。考虑到疫情产生的长期影响,今年微博将和咪咕音乐、正在现场等多家音乐平台联合合作;并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现场演出品牌TME live,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通过海量资源注入实现线上演唱会的常态化,预计年内将有不少于100场音乐会入驻微博。

面对电影院转网的特殊趋势,微博live秀上线了“云路演、云观影、云展映”等一系列云上组合拳,与片方及爱优腾等视频平台深入合作,将微博口碑有效转化为线上播放。既满足了用户特殊时期的在线娱乐需求,又帮助产业链减少损失,解决了传统线下模式当中运营成本高、转化慢、覆盖面窄的诸多痛点。

如果放在平时,娱乐产业可能只是公众消遣的调节剂。但在特殊时期,一个正常运转的娱乐圈所能起到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它是人们对抗不确定性与焦虑感的一束光,是精神力量发挥无形力量的重要载体。微博出手捍卫的不仅仅是娱乐圈的产业价值,更是对抗疫情的一道文化长城。或许,正是基于过去对行业的深度积累和参与,所以微博能够在新的阶段找准帮助产业复工的命门,同时也能更加从容自如的引领行业的方向与未来。

“万物皆可云”。娱乐产业插上云翅膀,抚慰的不仅仅是疫情后受伤的心灵,还有产业发展的新希望。藉由复工复产的云模式,也让人们看到未来行业还能带来哪些新创意,新玩法。微博这张船票,能够让行业更多人乘风破浪。

由此可见,即使高度商业化运作如微博的泛娱乐平台,也时刻准备好“身份转换”的准备。他并非一台流量收割机,而是清醒的知道什么时候该引领全民娱乐,什么时候该攻克艰难,什么时候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做正确的事。

正是这以人为本的责任感,让文娱产业永远不会走进“娱乐至死”的境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