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发文打破论文“SCI至上” 新评价标准亟待建立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两部委发文打破论文“SCI至上” 新评价标准亟待建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统一评价的大势之下,教育界正在鼓励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2月20日,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文件要求,破除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评价体系“SCI论文至上”风,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在科技评价、职称评聘等重要领域的使用。措施包括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等。

依据意见,要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不能“一刀切”式评价,对于基础研究,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

这一消息,在学术圈引发热议。

多名学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降低SCI论文的权重是为了避免唯文章论,避免一刀切。但是新的评价机制还是需要尽快建立,以免实际管理中遇到困难。

SCI论文评价体系之争的背后,折射出科研资源的分配难题,但所谓“不破不立”,更重要的还是在立。

未来,高校学术研究到底该采取何种标准?

针对SCI的十大意见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ion for Science Information)编辑出版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同时,也被国内高校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直接依据。

目前,SCI系统共收录3600多种重要的科技期刊涉及100多个自然科学领域。此外,SCI-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 Expanded,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收录6000多种期刊。在中国学术界,普遍把发表在SCI和SCI-E收录期刊的论文统称为SCI论文。

不过,SCI系统内的文章也有权重之分。SCI期刊在国际上根据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用报告)按某一学科的所有期刊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分为四个分区。每个分区所占比例相等均为25%,依次分为一区(前25%)、二区(25% ~ 50%)、三区(50% ~ 75%)和四区(75% ~ 100%)。

一直以来,国内高校普遍引用中科院SCI分区,分为大类学科(简称“大区”)和小类学科(简称“小区”)。大小两类学科都会按照期刊的三年平均影响因子降序,划分为四个区。依次分为一区(前5%)、二区(6% ~ 20%)、三区 (21% ~ 50)、 四区 (后50%)。因此,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校以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人才评价的主要方式。

此次发布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一共提出了十条意见。

其中包括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深刻认识论文“SCI至上”的影响,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学术同行评价,规范各类评价活动,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树立正确政策导向。

这是否意味着今后各类评审不再看SCI论文?

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表示,意见的出台是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破除的是论文,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

“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但在学术评价中,不能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来判断创新水平。”

对此,一家985院校学院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SCI文章还是要努力发,优质期刊还是要尽力投。

“大家努力发SCI,看似争奖励拼职位,其实还是学术资源(人、项目、基金)分配的问题。合理分配这些资源,也有利于科研的进步和改善研究人员的心态。SCI奖励不能取消,但奖励方式可以优化。”

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

据了解,在国内高校的评职体系中,中科院SCI分区方法中的一区和二区SCI论文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多数顶刊都在一区中,拥有SCI顶刊的高校教职经常会凭借论文破格提升,同时SCI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通常,多数高校评职会将SCI论文作为硬性要求,在部分院校引进人才时,发表三篇SCI论文可以聘为讲师,五篇SCI论文可聘为副教授,七篇以上(往往必须要有多篇二区以上SCI论文)才可以达到正教授的科研要求。同时,一篇一区SCI论文可抵多篇二区SCI 论文。

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所发表SCI期刊的IF(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普通SCI期刊都在1到5之间,少数顶刊可以达到30以上。

但是,由于关注度不同,部分学科较难发表高影响因子期刊,例如摩擦学、传统力学等。而另一部分学科例如化学材料、纳米科技、生物医学等拥有众多高影响因子期刊,统一的SCI论文量化标准,对此类学科有明显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和科研工作经验的海归派学者,在SCI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方面也较为突出,他们通过SCI论文的量化标准,冲击着本土的高校教职,薪酬甚至是一些在教学、临床一线奋斗多年科研人员薪酬的数倍。凭借SCI论文给予破格待遇,也常常引起学术圈的不满。

某985高校科研人员表示,对于文学历史类、艺术建筑设计类、机械制造类等学科,以及更偏向编程的计算机类,不太容易发文章,建议制定专门的评审制度。另外,建议进一步推进数据共享奖励制度,构建数据采集分享的云平台,提高科研效益。

“如果没有考虑到不同研究领域的差异,也不遵守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单纯以影响因子作为指标,容易导致科研泡沫化。因为热门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容易出成果,而创新性的成果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如果按照传统的评价模式,创新性成果很难获得优势。”哈佛大学研究员杨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科技部和教育部对SCI的指导意见,将有利于学科健康发展和创新性研究产出。

不过,在没有全新的量化标准出台前,SCI论文评价体系依旧会是中国高校最重要的考量手段。

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特聘教授张晟本身也是海归派,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高校SCI评价体系存在不足,评价多元化是一个重要方向。高校的功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学就是人才培养,这是第一位的。单一SCI评价会让很多科研能力不强的教学型教师都去发论文,削弱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非研究型高校主要功能是教学。

“此次教育部的指导意见,给教学型教师群体一定的评职空间,能够达到多元化评价。我支持SCI量化筛选,因为足够透明并且相对公平,但是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也是必须的。”

在张晟看来,SCI论文的评价体系,总体而言还是相对公平和透明的。问题并不在SCI科技文献索引系统本身,而是怎么去准确理解SCI论文和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如何保证新的评价方式公平、公正,仍然需要创新与变革的思路。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