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迟宇宙
来源:商业人物
这是一条漫长的归途。
他花了二十多年时间。
关键选择
在经历过连续三次高考之后,杭州青年马云终于上了大学。他没有考上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最终因为英语成绩好以及命运的青睐,而去到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读书。那一年他20岁。
在创建阿里巴巴之前,马云经历了三次创业。第一次是做海博翻译社,第二次做的是“中国黄页”,第三次是国富通。这三次创业,都被他定义为“失败”,尽管海博翻译社和国富通如今依旧存在。
直到1999年,他带领着他的罗汉们一起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用二十年时间使之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公司。但他还是没有将之定义为“成功”。
那一年他35岁。
如今他55岁。
然而这一切都不是马云最想要的。
马云在杭州师范学院前合影
2016年在第二十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马云说:“我有生以来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创建了阿里巴巴。我没有料到这会改变我的一生。我本来只是想成立一家小公司,然而它最后却变成了这么大的一家企业。”这便是“悔创阿里杰克马”的由来。
这是马云的戏言,却也是他的本意。马云曾很多次说过,他最想做的事情是当一名教师。
二十多年前,当他开始互联网创业的时候,他离开了教师的岗位,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他一直在等待回归的那一刻。
1988年,马云大学毕业,分配到杭州电子工学院做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他很快成为杭州优秀青年教师,还发起了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在杭州翻译界赢得了不小的名气。
那时候很多人来请马云做翻译。马云做不过来,就在1992年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
那是马云的第一次创业。那时候他什么都不懂。2017年3月,马云在湖畔大学第三期开学典礼上致辞时,提起这段往事。他说海博翻译社创立后,生意却一直非常平淡,每个月的房租都付不起。后来他就想了一个方法,把海博翻译社分成两半,一半用来做翻译社,另一半用来卖花和小玩意儿。
他每天到义乌进货,有时候还会买最便宜的火车票到广州去拿货。由于价钱低廉公道,竞争也非常小,所以生意非常火爆。每天都大约有三百元的收入。但每天晚上总账的时候,却发现只有一百块钱。后来留意了一下会计算账,发现有一个女会计天天偷钱。
这件事不仅没有让他愤怒。他说自己还非常感谢她,因为有她,他才明白公司的管理混乱,有好的制度才能保证公司的良好运行。
这都是后话。
1995年,“可能是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31岁。他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钱没要回来,人也差点儿撂在那儿。不过他却有了其他收获——在西雅图,马云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
他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却摸索着学会了上网。刚刚接触互联网,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海博翻译社做个广告主页。
有文章描述说:“上午9:30,马云守在机器旁,等着海博翻译社网页完工。按照马云的意思,制作人员在海博翻译社网页写明了报价、电话和信箱。中午12:30,马云离开。晚上,马云回来收到5封回信。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的客户来问翻译价格,最后一封来自海外的华侨,是个留学生,他对马云说:‘海博翻译社是互联网上第一家中国公司。’马云感到了互联网的神奇,他兴奋地对VBN公司说:‘你在美国负责技术,我到中国找客户,咱们一起来做中国企业上网。’回国的时候,马云带回来一台486电脑,那已经是当时配置最高的电脑了。”
回国之后,马云决定辞职干Internet。他找了24个朋友聊互联网,谈创业,23人反对,只有一个人鼓励他“试试看”。
马云将海博翻译社交给了一个朋友,然后凑了两万块钱,创办了海博网络公司,产品叫“中国黄页”,为中国企业制作互联网主页。员工只有3个人,除了他老婆张瑛外,还有一个何一兵。那时候,离中国电信通互联网还有4个月。马云走在了时间前头,代价是告别了“老师”,成为了商人。
资料记载:“1995年7月,马云经过不断的努力,成功在中国黄页上建立了浙江省‘金鸽工程’、上海电视节、无锡小天鹅、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主页。”
1996年,李琪加盟了海博网络,成为了事实上的CTO。马云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他们有了自己的网站和服务器,开始成为行业翘楚。
然而中国互联网的“青铜年代”迅速到来,田溯宁的亚信、杭州电信这些“巨无霸”出现了。杭州电信注册资本3亿多,马云注册资本仅2万;杭州电信是国有企业,马云充其量是一个个体户。他们之间的竞争持续了半年左右。
1996年3月,马云选择与杭州电信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资金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一年后,分歧发生了,只占30%股权的马云话语权为0。他卖掉了自己的股权后,黯然离开了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这是他的第一次创业失败。
“中国黄页”的故事如今已经耳熟能详,马云推销“中国黄页”被当作“骗子”的故事、被各种羞辱的视频,业已汗牛充栋地占据了互联网的各处。当阿里巴巴进入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列,它们是可供咀嚼的谈资,然而在1995年和1996年,对于一位执意提前进入未来的年轻人来说,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中国黄页”最终失败了,但海博翻译社却活了下来。在杭州市青年路27号,它就像一个火种源,至今还在延续着马云最早的创业故事。
离开“中国黄页”之后,马云没蛰伏多久,便获得了一个空前的机会。
当时外经贸部想做一个官方政府网站,技术、资源不愁,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来运营。“中国黄页”项目虽然黄了,但马云已经成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炙手可热的人物。于是在1997年冬天,马云带着一票人马北上,开始了第二次互联网创业。
他的创业团队包括:张瑛、孙彤宇、吴泳铭、盛一飞、麻长炜、楼文胜、谢世煌、彭蕾、韩敏、蒋芳、戴珊和周悦虹。李琪选择留在杭州。
北上的这批人,后来构成了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班底,都成为了“十八罗汉”之一。
创业团队在在湖畔花园合影
他们加盟了外经贸部新成立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组建了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股份,同时出任EDI信息部总经理。
国富通最终也成为一个并不美好的故事,又一次因为理念分歧,终止分道扬镳。它构成了马云的第二次互联网创业的失败之书。
最大的分歧在于,外经贸部希望国富通能够为大型国有企业服务,而马云希望能够通过电子商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他希望国富通是开放的。
1998年的中国互联网,已经开始构筑未来的格局。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开始崛起。“中国互联网”第一人,正在被未来抛弃。这使马云焦虑。他也获得过一些机会,杨致远邀请他任雅虎中国总经理,新浪的王志东也伸出了橄榄枝。马云拒绝了他们的好意。他想重新掌握未来。
1998年年底,马云跟团队摊牌:“你们可以留在部里,这有外经贸部这棵大树,也有宿舍,在北京的收入也非常不错;你们在互联网混了这么多年,都算是有经验的人,也可以到雅虎,雅虎刚进中国,是家特别有钱的公司,工资会很高,每月几万块的工资都有;也可以去刚刚成立的新浪,这几条路都行,我可以推荐。反正我是要回杭州了。”
“你们要是跟我回家二次创业,工资只有500元,不许打的,办公就在我家那150平方米里,做什么还不清楚,我只知道我要做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商人网站。如何抉择,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
大家根本没想三天,一致决定跟马云一起回杭州创业。他们相信马云的话,也意识到做电子商务是未来。
离开北京之前,他们一起去爬了长城,还一起在一个小酒馆里喝了二锅头,唱了《真心英雄》。他们知道,此番回去,他们要彻底与往事干杯,与未来赌一把了。
这一刻,因为阿里巴巴的最终崛起,成为了阿里巴巴二十年历史,乃至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昔日的杭州青年教师马云,做出了最重要的选择。
第一批回杭者离开北京,开始创业
使徒行者
9月7日,二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阿里巴巴给杭州写了一封信,感谢与致敬——“谢谢你,杭州,读懂我们最初的梦想。”
北漂回来 那是1999年春寒 两手空空 浑身是伤 依然说着奇怪的话 做着奇怪的梦 念念不忘那个天方夜谭的未知世界 运河的水 西湖的月 阅尽千年沧海 你微笑着 倾听着 凝视着 一伙绝不痛改前非的挫败者 你毫无诧异也从不怀疑
杭州带给阿里巴巴的,与阿里巴巴回报杭州的一样多。除了实质性的支持外,杭州给了阿里巴巴与马云以身份的认同、情感的包容,以及让马老师时不时地客串一回“马老师”。
回到杭州的二十年里,马云漫漫的商业人生,从他创立阿里巴巴时,便已如宏阔的卷轴,只待展开。他的创业故事在中国耳熟能详、老幼咸知:二十年来,他遭遇冷眼、碰壁、被质疑、责难和詈骂,终至带领阿里巴巴成为中国互联网翘楚。
在这二十年中,马云就如同一位苦修的使徒,用他瘦小的躯体承载起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沉重。他曾意气风发,也曾在北京二环路边上独自踟蹰犹疑。使命最终支配了使徒,而阿里巴巴则成为艰难前行的行者。
在这二十年当中,从阿里巴巴创建、淘宝诞生、支付宝出世,到阿里云异军突起、菜鸟起飞,阿里巴巴为中国互联网不断提供“新物种”。
每一个“新物种”都承载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诞生之日解决了中国商业社会的疼痛。淘宝解决了交易,支付宝解决了诚信,阿里云解决了存储,菜鸟解决了物流的末梢……在那些他人不愿触达的领域,马云下了重注,然后逐一进行收获。
商业的本质是信任。商业不是“零和游戏”,其价值就在于能够对参与各方都产生价值。马云洞悉了商业的秘密,阿里巴巴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巨人。
淘宝创始人团队合影
如今阿里巴巴已是庞大的数字经济体,电商、金融科技、云计算、智慧物流,诸平台已各就各位,未来清晰可见,挑战的乐趣日渐消殆。旧日的教师梦想,恰如不可多得的珍馐,时不时勾起他的馋虫。
时间是最残酷的搅拌器,搅出成就、责任与幸福的同时,也会搅拌出遗憾。当马云被巨大的商业责任惯性推动的时候,他不得不承担着了无生活乐趣的“马主席”使命。那是他的责任,是他作为中国互联网布道者的使命。
2018年,阿里巴巴19周年的时候,马云终于决定卸下“马主席”的桎梏,回到到“马老师”的生活当中。他宣布一年后逍遥子(张勇)将接任集团董事局主席,而他则会专注于公益事业。
所有阿里人都知道,他不是离开。他只是想去给自己开辟新的战场,投身公益,找到挑战的兴致,重回“教师”的岗位。他想享受“教育”。
事实上,他卸下的只是一个符号,赢得的却是“马老师”的身份。在人们的认知当中,他丝毫没有改变——他依旧是那个阿里巴巴创始人,依旧是阿里巴巴工号“001”的“外星人”,依旧是阿里巴巴的永久合伙人。
他依旧会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晃悠,以“马老师”的身份去教育和影响那些穿梭在西溪、滨江、黄龙,以及遍布全球的阿里巴巴的年轻人。
归去来兮
从马主席到马老师,马云被耽搁了差不多二十年。
“马老师”某种程度上是马云“回归”社会,从阿里巴巴的马老师变成社会的马老师。这是他心愿的达成,也是他志趣的归来。
1985年,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马云在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读大二。那一年他21岁,风华正茂。1988年,他大学毕业,他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了6年马老师。
那时候马老师意气风发,可能是“杭州最好的英语老师”。他的学生蒋芳与戴珊,后来都成为了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
马云曾在多个场合说“教师是我最喜欢的职业”。他享受在讲台上传道授业,也喜欢讲台下的答疑解惑。在中国企业家当中,他如果不是最“好为人师”的那个,也一定是其中之一。
一年前,在“第三届全球XIN公益大会”教育分论坛上,马云说自己最后还是会回到老师这一行,未来会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上。“我做老师能得心应手,而且也是性格决定的,我对很多东西充满好奇和想象。”
从阿里巴巴诞生那天起,人们几乎都称他为“马老师”,“马总”是一个奢侈的称谓,他也说过首席执行官就是首席教育官的话,他甚至还开创了培养年轻领导者的“风清扬班”;在中央电视台的《赢在中国》中,他扮演了“导师”的角色,人们喜欢这个滔滔不绝的小个子;他甚至在2015年创办了“湖畔大学”并出任首任校长,“旨在培养拥有新商业文明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
每一个“马老师”的角色都比“马主席”能带给他更多的快乐。在湖畔大学每年的开学典礼上,他总能滔滔不绝地讲上几个钟头,谈阿里巴巴的创新,也谈阿里巴巴经历的“失败”——研究“失败”,因之成了湖畔大学的特色。
湖畔大学第一届开学典礼
2011年5月26日,马云发布了他的第一条新浪微博。
“我一直认为地球是有灵性的,树木好比毛发,水就是血液,石油就是脂肪 ,山脉是骨骼……现在毛发被剔除,血液被污染,脂肪快被抽完,骨骼在被寸寸打断……我要是地球也要愤怒,也要报复人类。地震海啸干旱……!明年谁也没有船票!”
他的新浪微博名称为“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认证身份为“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全球董事会董事马云”。
马云曾经许下承诺,五十岁投身公益。“我和太太在创业之初就想好了,50岁之前赚钱,50岁之后要投入慈善和公益事业。2014年,我50岁了,觉得成立个人公益机构的事情要赶紧做起来,不能再拖。”
2014年4月,马云和蔡崇信宣布将成立个人公益信托基金,该基金来源于他们在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期权,总体规模为阿里集团总股本的2%。基金将着力于环境、医疗、教育和文化领域,地域涉及中国内地、香港和海外。
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在2014年12月分成立,关注重点是乡村教师与水环境保护;2018年9月5日,蔡崇信基金会在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正式宣布成立,基金关注方向为教育、体育和脱贫。阿里巴巴最具影响力的两位创始人,兑现了他们的承诺。
拥有了马云基金会的马云,还是那个马云。
马老师还是那个马老师。
他的微博名称还是“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
2015年9月,马云公益基金会启动“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暨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马老师说,在别人看来,他当过老师、做过老板,其实他只做了一样工作——当老师。
“我大学毕业后当了6年老师,创业后用当老师是办法在做企业。
我认为CEO就是首席教育官。
”
“我有一个梦想:
就是尽我自己的最大努力,让老师得到真正的尊重。
我愿意下半辈子都做乡村老师的代言人,去唤醒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对乡村老师的关注和重视。”
(迟宇宙,《马老师往何处去》)
漫长征途
2019年9月10日,是马云漫长征途的新起点。在那一天,他将从阿里巴巴的事务中抽身而起,“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在此之前,他会给阿里巴巴留下一份礼物。
这份礼物就是阿里巴巴的价值观。2001年,阿里巴巴的价值观第一次成体系,命名为“独孤九剑”,那是阿里的B2B时代;2004年,淘宝与支付宝诞生之后,阿里巴巴业务开始多元化,价值观也随之更新为“六脉神剑(通关制)”;2013年,阿里巴巴赴美IPO大局已定,“六脉神剑(ABC制)”诞生。
这一次,马云留给阿里巴巴的礼物是“新六脉神剑”,通过价值观和愿景的升级,实现阿里巴巴“活102年的好公司”的目标。
“新六脉神剑”是自我约束,也是对外部的承诺。
阿里巴巴不追求大,不追求强,而是追求成为一家 活102年的好公司。这家好公司到2036年要服务20亿消费者,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中小企业盈利。
2014年阿里全员大会
“新六脉神剑”的出现,是阿里巴巴全球化的需求,也是其结果。它承载是马云以及马云所代表的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们对阿里未来的渴慕与期望。某种程度上,它也意味着阿里巴巴正式从“创始人时代”走向“创业人时代”。
这样的转换当中,确切不变的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以及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文化,而其制度保障则是“合伙人制度”。
2013年9月10日,马云在阿里巴巴内网上发了一个帖子。他在帖子中说:
人总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有各种原因会离开这家公司。
我们非常明白公司能走到今天,不是18个创始人的功劳,而是他们创建的文化让这家公司与众不同。
大部分公司在失去创始人文化以后,会迅速衰落蜕变为一家平庸的商业公司。我们希望阿里巴巴能走更远。
……
有别于绝大部分现行的合伙人制度,我们建立的不是一个利益集团,更不是为了更好控制这家公司的权力机构,而是企业内在动力机制。
这个机制将传承我们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确保阿里创新不断,组织更加完善,在未来的市场中更加灵活,更有竞争力。
这个机制能让我们更有能力和信心去创建我们理想中的未来。
同时,我们也希望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能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弥补目前资本市场短期逐利趋势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干扰,给所有股东更好的长期回报。
正如我们过去一直强调的那样,阿里巴巴并非是某一个人活着某一群人的,它是一个生态化的社会企业。
运营一个生态化的社会企业,不能简单依靠管理和流程,而越来越多的需要企业的共同文化和创新机制,以制度创新来推动组织省级。
我们出台合伙人制度,正是希望通过公司运营实现使命传承,使阿里巴巴从一个有组织的商业公司,变成一个有生态思想的社会企业。
为此,集团希望更多的阿里人涌现出来加入合伙人团队,使我们的生态化组织拥有多样性和可传承性,保持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
在完成了“新六脉神剑”之后,马云终于可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了。他可以脱离阿里巴巴的事务,醉心于他的公益事业,沉迷于他的“马老师”身份之中。
这是他的欢乐,是他在滚滚雷鸣中找到的归处。
对于任何一位企业家来说,最奢侈的事情莫过于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现在,马云做到了。
对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来说,他所做的最大公益,确切无疑,就是创立了这家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宗旨的公司并为之奔走呼号,使之成为了全球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他改变了中国互联网格局,使阿里巴巴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使无数人因为阿里巴巴的B2B、淘宝、大数据、云计算而改变了命运。
对于执意成为“马老师”的马云来说,他最大的公益行动即是成为“马老师”。他将教育的意义灌输到了阿里巴巴,也灌输到了他所关注的那些乡村教师身上。他们将会去改变未来。
“乡村教师在做中国最大的善事,他们既是保安,又是保姆,还是家长、医生,最后才是老师。乡村教师是乡村最美丽、最温暖的阳光。一句话、一个行动、一声表扬、一点一滴都可能改变一个年轻人的人生。”
“乡村教师的发展,不仅决定乡村学生的未来,也决定乡村教育的未来。”
无论明天马老师是更多作为阿里巴巴的“马老师”还是更多作为“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的马老师,无论他选择继续在天空飞来飞去还是选择在乡间走来走去,他都已经清晰地回答了那个“你往何处去”的问题——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迟宇宙,《马老师往何处去》)
那漫长的归途,他走了二十多年,从“马老师”到“马老师”,他转了一个影响了全球互联网、市值数千亿美元的大圈。
这漫长的征途,他刚刚开始。这一次他只想影响那些能够影响未来的人,让他们用“一句话、一个行动、一声表扬、一点一滴”,去改变那些年轻人的一生。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