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埃隆·马斯克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杀死埃隆·马斯克

在南非的某一天,母亲大声喊着小男孩的名字,但是无论怎么尝试,他目无焦点,呆呆地看着什么地方,似乎完全听不到别人在跟他讲话。以至于小男孩的母亲认为他会不会是聋了,差一点就带去医院做手术,随后发现他并没有失去听力,“他只是沉浸于内心的世界,周围的人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里的他”,从此母亲不再因此慌张,“他经常这样,所以现在我不再去打扰他,因为我知道他在那里思考设计新的火箭之类的东西”。

虽然很想跟小伙伴一起玩,但是小男孩总是一针见血地“纠正”他人的错误,以至于从小就没有什么人缘,而他也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只好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难想象在那么小的年纪时,他几乎每天沉浸在书的海洋里长达10个小时以上,有时母亲带着孩子们出门,经常发现会突然找不到他在哪,然而母亲并不会因此慌张,因为母亲知道他一定是在某个图书馆里窝着看书。后来甚至一度在图书馆里无书可读,只好拿起百科全书来钻研。

他的言行古怪与同龄人格格不入,与被他奉为偶像的曾祖父十分想像,只不过同样喜欢冒险和挑战的小男孩,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这种精神。10岁的时候,父亲买给他了一台VIC-20电脑,从此沉迷于《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银河系漫游指南)的小男孩,似乎找到了一道通往“梦想”的大门,仅仅用了3个不眠之日,完成了旁人需要6个月才能完成的编程入门。

杀死埃隆·马斯克

12岁时,他用自己编写的Blaster游戏描绘着内心对未来的担心,这款以摧毁携带致命氢弹和状态束机器的外星人运输机为目的的游戏,被他以500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计算机杂志。而后他用这笔钱购买材料尝试自制炸药,并做成小型火箭或在学校或在自家院子里乐此不疲地实验。或许从那时开始,他意识到了该如何把心中的世界逐渐“传送”到当前的世界。

在学校,他只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并且能够拿到几乎满分的成绩。然而不被人理解和不“招人喜欢”的他,在学校饱受霸凌,以至于有一次被打的鼻青脸肿昏迷过去,他意识到,如果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继续待在在南非是不可能的。

几经波折后他终于来到了心念的美国,并进入了大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期间,曾写过三篇暗示自己内心世界“梦想”的论文并得到导师的赞赏,一篇是关于太阳能在未来的重要性,从设计角度阐释了自己的思路,另一篇是通过电子扫描技术,将书籍和研究论文收集存入数据库(类似于今天的Google Books和Google Scholar)方便以后使用,最后一篇则是关于超级电容储能,长达44页的论文背后,是他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他认为未来的汽车、飞机以及火箭都将会利用该技术,因为由于电池技术发展的限制,相同重量的超级电容输出电能速度能快过电池100倍,并且充电同样迅速。

后来,他找了一份游戏公司的实习机会,但没过多久就放弃了。“我非常喜欢电脑游戏,但是即便我做出了非常棒的游戏,又能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呢”,抱着心中的质疑,他再次陷入自己的世界,呆呆地望着大学的一角,内心绘制着互联网、可再生资源、太空对于未来影响的蓝图。于是毕业后他打算去斯坦福继续攻读物理学博士,方向为研究超级电容。

杀死埃隆·马斯克

(硅谷)

当时的雅虎和网景互联网公司还只是个无名小卒,却试图争当微软或者甲骨文公司,环顾周围大环境后,他改变了主意,在入学斯坦福大学第二天决定离开学校开始创业

于是他和弟弟一起创办了互联网黄页公司zip2,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被康柏公司收购后获得2200万美元现金。在银行做过实习生的他,曾看到由于银行交易导致的货币汇率差值拥有巨大利润空间,而当时却没有任何一个领导认同他或认为他的想法可能实现的。所以拥有了资本,他决定自掏腰包1200万美元,转头创办了网络银行服务公司X.com,之后与竞争对手Confinity合并为如今鼎鼎大名的Paypal公司

时间节点来到eBay公司收购了Paypal,那个对于未来充满着各种幻想的偏执狂,此时手握1.8亿美元现金,要知道那时日历上写的是2002年,他才31岁。   

故事讲到这里,想必已经有人猜出来这个小男孩是谁了。同年6月,终于拥有实力向着梦想再进一步的马斯克,创办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致力于开发火箭。2年后的4月,在特斯拉汽车公司(Tesla)A轮融资650万美元的规模下,投资635万美元并成为董事长。又过了2年,他投资了1000万美元与合伙人联合创办了致力于光伏储能的太阳城公司(SolarCity),并在2016年11月用特斯拉21亿美元股票收购该公司。

“最难的就是提出问题,一旦问题提出了,寻找答案就相对简单了。”

——埃隆·马斯克

掌管着三家梦想中的科技公司,似乎马斯克已经为梦想找到了“答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切才刚刚开始。

2006年,特斯拉公司召开发布会,向世界公布了Roadster电动车,而此时在美国加州,有一大群人聚集在废车场,点起蜡烛缅怀着一款电动车。电动车在道路上几乎消失了60年后,由于设法减轻空气污染,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要求该州销售汽车的生产商必须提供零排放车辆。1996年,通用公司开始在加州和亚利桑那州租赁一款名叫EV1的电动车。

杀死埃隆·马斯克

(通用公司EV1电动车)

EV1是一款双门运动轿车,零百加速时间为6.3秒,极速被限制在128km/h,其原型车在1994年曾跑出296km/h,由于当时电池技术制约,其续航仅为140km。但是其科幻小说一般的造型和开门方式,引得诸如汤姆·汉克斯等名人,争相尝试驾驶。不过通用公司声称由于只生产了1117辆,所以仅提供租赁服务。1999年,通用公司以需求不足且成本高昂为由停止了EV1生产,三年后,租赁业务也被停止并且几乎所有车辆都被送进废车场销毁。

燃油车统治世界了太久,所以在当时确实大部分人对EV1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于是生产商将资源更集中在了受欢迎的“油老虎”车型,例如悍马,2002年一个月销售量高达4000辆。

2002年通用汽车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联合对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发起诉讼并赢得了司法部的支持。称委员会无权发布里程标准,其权力应该在联邦政府手里。而此时布什总统的幕僚长安德鲁·卡德也曾是通用汽车首席说客,并在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提出方案伊始就反对。不出所料,2003年加州空气资源资源委员会放款了排放标准,并取消了电动车相关要求。

不仅如此,石油业游说组织西部州石油业协会,资助了一项反对公共事业公司安装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宣传运动。表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项“隐形税”,并通过“加州反对公共事业公司侵权行为”和“清洁空气同盟”等代理组织团体呼吁支付电费的人起来反抗。同时对于电动车的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进行抨击,四处宣称其“缺点”。

最终,EV1电动车没能撑过6年,就夭折了。“EV1是一款现代化电动车,不仅速度快、噪音小,而且外观非常漂亮,并且充电比用油便宜”,一位曾长期租用EV1的车主说,“肯定是公司与政府达成了某种协议,才会将EV1送入废车场”。

杀死埃隆·马斯克

(被摧毁的EV1)

在EV1消失后的第三年,2006年,特斯拉带着其唯一一款车型Roadster向世界宣称“电动车不仅仅可以拥有提速快、操纵性能好等优点,也能做到续航很棒”,夺得了媒体的焦点。发布会当天特斯拉就收到了许多Roadster的订单,然而这也是特斯拉或者说马斯克的噩梦开始。

汽车工业是一个非常难夺得一席之地的行业,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左右300多家汽车企业,到如今只剩几家。“也许一开始会觉得汽车公司设计、创意可能很酷,但是剩下来的,都是枯燥无味、烧钱的苦差事”,特斯拉虽然技术领先卓越,但是归根到底汽车公司是一个制造业,需要很多经验积累和规范生产流程,以及稳定合格的供应链来保证其制造进度,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

特斯拉因为各种生产原因不断推迟着原定2007年夏天的交付期,收到了纷至沓来的质疑之声,甚至因此导致公司创始人兼CEO马丁·艾伯哈特离开了特斯拉(其中故事复杂,不过最终达成保密和解),资金消耗速度远超过预期,公司一度举步维艰。然而就在马斯克用一切办法撑过这一劫难后,2008年金融危机不期而至。资本寒冬,让原本就急需资金的特斯拉再度面临危机(同时SpaceX也刚刚经历第三次火箭发射失败)。

原以为“化腐朽为神奇”的马斯克能通过自己不断为特斯拉投资以及游说朋友和资本加入,能够进入一条平稳发展之路,不过好像所有的传奇故事都事与愿违。

拿到了资金并在次年2009年召开了Model S发布会后,虽然再度获得媒体和市场的关注,但是“肯定生产不出来”“即便产出100辆,那1000辆不知要等到何时了”等等怀疑仍旧不绝于耳。为了保证交付,特斯拉决定投资建厂(GigaFactory)增加产能,打造自动化机器提高生产速度。

杀死埃隆·马斯克

随随着Model S不断交付于车主,各种杂志的好评和市场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接着2010年6月特斯拉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即便CNBC《疯狂的金钱》主持人吉姆·克拉默节目中建议“别买,也别接盘,破玩意没人会要(特斯拉股票)”,最终以17美元定价开始,收盘时为每股23.89美元,筹得2.26亿美元。

表面的一帆风顺,很快就被打破了。

2013年,一辆Model S在华盛顿州西雅图附近的公路上,撞击金属硬物导致戳破电池组,系统提醒电池单元受损,立即让靠边停车离开车辆,随后车辆前部失火。几周后,田纳西州一辆Model S撞击拖车勾导致电池组受损,系统报警后停靠路边,随后车辆前部失火,不过座舱并没有受到损伤。而在墨西哥梅里达,一辆时速110英里Model S冲进环岛,掀掉15英尺路缘石,而后推倒混凝土墙,最终撞击树停下,导致车辆前部失火,幸运的是驾驶员未受伤。

Model S被NHTSA(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给予5星安全评级(有史以来最高评级)。但是特斯拉事故导致失火的情况颇为受人关注,一度在网络上以及媒体上闹的沸沸扬扬,随后特斯拉赶忙采取应对措施,例如底盘加装保护板(铝条和钛板)并发出测试视频(碾碎拖车勾、交流发电机以及混凝土块等),然而特斯拉股票仍接连受挫。

杀死埃隆·马斯克

2016年5月7日,乔舒亚·布朗驾驶着Model S以74英里的时速行驶在佛罗里达威利斯顿市郊的国道辅路上。信心满满地打开特斯拉自动驾驶(Autopilot),布朗回忆着之前遇到突发情况,特斯拉自动驾驶判断前方有危险并自动转向,从而避免与一辆加塞的卡车相撞。他还将视频上传至了Twitter并@elonmusk,感谢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辆十八轮白车拖车占住了前方的道路,相反方向开来的卡车还在左转,自动驾驶并未识别这个交通环境,最终布朗的Model S冲向了拖车底部,布朗因为撞击而身亡

由于这起事故被视为涉及“自动驾驶汽车”的第一起死亡事故,所以掀起了空前的议论。《财富》杂志记者卡尔·卢米斯质问为何特斯拉如此之久才公布撞车信息(55天)。“启动Autopilot所行驶的里程数已经突破1.3亿英里,而这是首起已知死亡案例”,特斯拉的安全性辩护似乎并没能让卢米斯满意,进而绕开“安全问题”本身,继续质问马斯克,在公布事故消息之前曾发售近20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认为此举可能违反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规定

电动汽车新闻网站Electrek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财富》杂志是一场针对电动车数百万美元公关攻势的受益者,而其金主是身价数十亿美元的工业家查尔斯·科赫和戴维·科赫(科赫兄弟)。他们麾下科氏工业集团是美国最大的未上市公司之一,集团及附属公司拥有巨大规模的石油业务,包括炼油厂、输油管道等等。《财富》杂志早些时候还曾刊登过一篇由科氏工业集团董事会成员詹姆斯·马奥尼的文章,并表示电动车不应该获得任何政府补贴。

是不是嗅出了一丝阴谋论的味道?

《贩卖怀疑的商人》书中阐述过,特殊利益集团如何通过开展复杂的公关活动来组织政府就一系列于工商业相关的环境和健康议题采取行动。这些团体意识到,他们无须否定与自身利益相悖的研究结果,只要制造怀疑就足以混淆视听让政客协助他们减缓监管进程。并且这些组织不止一次使用该策略阻挠干扰减轻或消除吸烟、酸雨、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的公共政策。

杀死埃隆·马斯克

最为致命的是,2010年,美国最高法院在联合公民诉联邦选举委员会一案中裁定利益集团为政治活动投入的资金金额不受限制,也无须向公众披露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气候科学家迈克尔·曼博士遭受人身攻击便是鲜明例子,曼的研究表明19世纪50年代以来气温突然急剧升高,而在此前850年里,平均气温呈温和甚至下降趋势。也就是说自从工业革命开始,气温骤然升高与其有分不开的关联,尽管后来接连有十几项独立研究支持曼的研究结果,但是他仍旧受到了众多机构和个人的质疑。

其中有化石燃料行业资助的乔治·C·马歇尔研究所,在持续多年质疑二手烟与肺癌之间关联的运动中扮演着推手。还有威利·孙,是史密森尼研究学会的兼职雇员,他在10年时间里从化石燃料行业获得超过120万美元,其中就有科氏集团基金会的23万美元。

诸如此类事件还有很多起,这显然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链,其中包括化石燃料行业资助的政客、学者、媒体、智库以及非政府组织或者号称捍卫自由市场利益的其它团体。联合公民案的裁决生效后,其资助信息的追踪变得更加困难。

根据德雷赛尔大学2013年的研究发现,2003-2010年期间,保守派基金会为反对气候变化论的机构捐赠高达70亿美元,而基金会背后则是那些身价数十亿的捐款人,借助基金会隐藏捐款者信息。2016年2月,一位记者报道,科赫兄弟计划出资成立一个组织,打算花1000万美元抨击电动汽车行业补贴政策。

或许你会说,那即便有人混淆视听,人们会相信么?

《Legal High》《胜利即正义》里有一个诉讼,女主指着路边小店那个女人(违背道德享有利益方),说都是因为她的错,才导致现在这样情况,男主跟女主讲,这个女人很辛苦,早年丧夫,一个人独自领着孩子艰苦生活,她只不过是为了生存下去,有错么?女主心情波动,怜悯之情溢于言表,一度认为那个女人是“没错”的。在此关头,一个骑着自行车的男人远远喊着“老婆”,路边小店那个女人应声而前,女主突然收起刚刚的怜悯,转而变成愤怒,因为刚刚的都是谎言。完全没有改变的事实,在极其短暂的时间,为什么女主的观点和立场瞬间转变2次呢?

其实很简单,大多数人并未拥有与行业专家的知识深度,又或者无意去深究其中的“正确与否”,就像吸烟者大多自然拥护“二手烟与肺癌无关”的观点,而其他人也会自然而然站在其对立面观点中。人们是否相信一些事情,往往不取决于观点本身正确与否,不取决于事情真实与否,而是取决于自我局限性,或简而言之,所属利益方。例如上面的故事,女主一开始站在大部分人福祉或者说公德方,觉得那个女的很可恶,而当男主编造故事后,怜悯之情相比更为占据优势,毕竟人做不到全知全能,判断事物往往都会局限,所以站在了那个女的一方。

2016年5月,一个地址为WhoIsElonMusk.com的网站横空而出,其占据页面绝大部分的是一个自动播放视频,配乐给人不详的预感,旁白嘶哑而阴沉,像是犯罪纪实节目。视频名为《美国骗子:埃隆·马斯克的故事》,讲述着马斯克如何通过三家科技公司骗取国家的补贴——而却由纳税人来买单。并且下方配以各种批评文章,其中就有维罗妮卡·德鲁吉和布鲁斯·费恩等人的评论文章。德鲁吉是乔治梅森大学莫卡特斯中心(由科赫兄弟出资赞助)的研究员,费恩的文章甚至露骨的说“科赫兄弟可以设立一个埃隆·马斯克敲诈政府年度奖”。

此外还有一个名为StopElonFromFailingAgain.com的网站,质疑马斯克所作所为是为骗取联邦政府的补贴。科氏工业集团宣称他们并非反对电动汽车,只是想让政府停止补贴,因为补贴没有公平对待不同形式的能源。(是不是策略很眼熟)

国际能源署估计,全球化石燃料行业每年获得补贴为5500亿美元,而可再生能源行业补贴则为1200亿美元。马斯克对《洛杉矶时报》表示:“如果我在乎补贴的话,一早就进入油气行业了。”

即便是电动汽车动了石油产业的“奶酪”,但是在所有车辆比例中占有率还不足1%的电动车,为什么会令其如此警觉和担心。

举个例子,从过去一直到150年前,盐的地位堪比当今的石油,除了盐是人生命所必须物之外,还充当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保存食物。由于盐在世界各地同样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所以作为如此重要的商品,种种交通运输、贸易甚至纷争都围绕其展开。例如中国自古国家管控着盐行业,如果贩卖私盐,罪罚之重在如今时代看起来简直是残忍。

2010年,斯坦福地球物理学教授西尔斯,在TED一个关于石油业终结的演讲说道:“石油时代的结束不是因为我们拥有很多资源,也不是因为我们要建设无数个风力发电机,而是因为,喔,好比几千年前,人们有了新想法(创新、技术),石器时代便终结了。石器时代的终结并不是我们耗尽了石头。”就像盐,丢失其重要地位,并非因为发现了能够替代盐的物质,而是发明了冷藏技术。

如今石油取代了盐所拥有的贸易、政治地位,其产值高达万亿美元,从海湾战争到美元制霸,地缘政治动荡皆是由此而起。如今人类生活赖以生存的物品中,大多由石油产业而来,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石油行业的财富依赖着燃油车。2014年,美国消费的石油制品中,汽油所占比例高达47%。设想一下,如果汽车不再需要汽油,如今的石油巨头以及相关产业会遭受什么样的影响。

杀死埃隆·马斯克

根据彭博社2016年新能源财经的研究表明,如果每天替代200万桶石油(约占全球日产量的2%)就足以让油价出现类似2014年石油危机时候的波动(下跌超过50%),2014-2015年,电动汽车增长约60%,如果保持该增速,2023年即刻达到上述目标,即便保守估计2028年即可跨过该门槛。

也许你认为上述是整个电动车领域对其的影响,跟特斯拉又有什么关系?

回到2006年,特斯拉发布Roadster之后,其影响力使得许多老牌汽车厂商感到不安。例如通用公司副总裁鲍博(曾任福特副总裁、宝马副总裁、克莱斯勒总裁),曾是一个彻头彻尾不相信气候变暖的顽固老头,在受到特斯拉电动车冲击后,带领通用公司设计并生产出当时知名的电动车Volt,以此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再例如日产公司总裁卡洛斯·戈恩,义无反顾说服董事会,决定采用激进政策,促使Nissan Leaf尽快量产面世并夺得大片电动车市场(如果Leaf崩盘可能日产都不存在了)。如今中国的后起之秀也都不无追随着特斯拉的脚步,冲向电动车行业。

电动车虽然不属于特斯拉公司独有,并且马斯克两次宣布公开其专利技术(一次是特斯拉的,一次是太阳城的),可以说电动车行业是特斯拉“拯救”的。马斯克在2014年时候曾说:“我们希望大型汽车公司都能跟特斯拉学习,我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研制电动车)”,表示希望各大厂商加快电动车脚步,共同促进此行业快速发展。

杀死埃隆·马斯克

与其说是特斯拉给电动车行业注入了强心针,不如说是马斯克在拼凑他梦想蓝图的一角,“马斯克将(拯救)宇宙中人类的命运未来作为自己的义务,如果需要清洁能源科技或者建造宇宙飞船来帮助,那就去做”朋友对马斯克评价道。

特斯拉电动车对于汽车市场的冲击之大,对于石油行业威胁之广,导致外界对其都冠以“颠覆性创新”的评价。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1997年出版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谈过“颠覆性创新”,以及商界对“颠覆”的恐惧,占领市场主导地位的公司可能成为实现利益最大而关注现有客户的需求,而忽略了客户尚未意识到他们想要更新、更便宜的技术或商业模式,从而与新的创新浪潮失之交臂。例如当年柯达巨头的陨落,亚马逊超过巴诺书店,网飞淘汰百视达。

“很多人认为我一心想要颠覆,但是其实我并不热衷于颠覆,我之热衷于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埃隆·马斯克

杀死埃隆·马斯克

2016年,当Model 3发布会结束后当天,特斯拉一共收到115000个订单,约为140亿美元预计销售额。要知道Model 3的交付期长达18个月,即便如此,在门店外排起长队交付预定金的人络绎不绝,如此的景象恐怕只有乔布斯老爷子在苹果发布会之后才会出现。2019年,特斯拉公布了其FSD芯片及新Autopilot系统进度,并将要推出自动驾驶卡车、自动驾驶出租车计划等等。而后有消息称,马斯克已经在商谈收购超级电容公司Maxwell的事宜。

马斯克朝着梦想又更近了一些,但摆在特斯拉面前的问题仍然有很多,产能不足、品控把握、资金短缺、自动驾驶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前有众多新旧厂商进军电动车行业,后有石化产业“操控舆论”,此外还要管理其它两家公司并规划着下一部行动,看起来几乎是个“Mission Impossible”的噩梦摆在眼前。但是无论马斯克能否继续踽踽前行,或者说特斯拉未来命运如何,对于“加速世界向可持续交通的转变”都是有巨大意义的,或者可以说对人类的未来都是有意义的。

杀死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的前妻评价他道:马斯克只管做他想做的,并且义无反顾。那就是他的世界,除了他之外的我们只不过是生活在(他想创造)的那个世界里。”

顺便,笔者在写下此文之时得知,特斯拉公司于5月5日完成了23.5亿美元股票和债券发行融资。

关于《特斯拉传》

杀死埃隆·马斯克

本文参考了很多《特斯拉传》书中的内容,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激动不已,因为毕竟作者是作为首席撰稿人在特斯拉全职工作,能够接触到大量一手资料。与《埃隆·马斯克传》不同的是,本书专注于特斯拉以及电动车相关行业(例如自动驾驶)的讨论,书中多以客观叙述角度描述事情原貌,并且以多个维度,俯瞰式描绘整个电动车行业情况,能够更完整全面了解特斯拉在诸多进军电动车或相关行业公司之间的不同之处。另外作者采访了诸多学者对于行业发展看法尤其是对特斯拉的看法,还采访了各大老牌汽车公司和初入电动车行业的负责人,听他们描述对电动车领域的展望。

作者并没有对特斯拉公司的未来作以结论判断,但伴随着特斯拉经历的众多坎坷并一步步走来,你会愈发全面认识马斯克这个人,特斯拉与其说是他的目的不如说是他的途径,他并非是一个普通商人,也并非是一个偏执科学家。他只是利用自己的才华,追逐着心中的梦想,把科幻般的未来,逐渐变得触手可及。合上整本书,感觉不像是读了一本关于公司的传记,而更像是一本科幻小说,不由得想起了乔布斯老爷子的一句话“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参考资料:

《特斯拉传——实现不可能》,(新西兰)哈米什·麦肯齐(Hamish McKenzie) 著,牛小婧译, 中信出版社。

《Elon Musk——Tesla, SpaceX, 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 lee Vance, Ecco publishing.  

《Revenge of the Electric Car: Documentary》纪录片

复制口令【 H72njQYX 】打开最新版本虎嗅APP,即可领取虎嗅黑卡权益,3日内有效哦。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