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消亡的罗曼史
科技
科技 > 滚动 > 正文

油纸伞,消亡的罗曼史

原标题:油纸伞,消亡的罗曼史

一把油纸伞

撑开,是烟雨朦胧

合上,即是风和秀丽


如果让你挑选能够代表中国的物件,你会选什么?

旗袍?铜钱?糖葫芦?脸谱?……

我选择 油纸伞



油纸伞,可以是江南雨巷深处的缱绻温柔,也可以是风雨江湖背后的一抹倩影。中国传统文化中,油纸伞是一个重要的象征。

余万伦 “四川泸州油纸伞”第七代传承人

余万伦,出生于素有“油纸伞之乡”美誉的四川泸州,从7岁开始就跟在母亲身边,做力所能及的制伞工艺。2006年正式拜师其舅舅毕六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开始了正式学习油纸伞制作之路。

作为“四川泸州油纸伞”第七代传承人,余万伦为了能在更广阔的天地发展这项技艺,他带着妻子背井离乡,来到杭州,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的油纸伞,将这份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杭州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加上浙江余杭油纸伞也较为出名,城市的氛围与油纸伞尤为相称,但油纸伞始终处于低迷的状态,余万伦也表示很无奈:“很多时候,不是大家对油纸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感兴趣了,而是没有门路接触,年轻人接触到的都是潮流里的东西。”



油纸伞

消亡的罗曼史

首先是我们的大环境。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油纸伞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其次,传统的手工油纸伞工艺繁杂考究,制作起来比较耗费时力,市场萎缩不景气,做油纸伞的人越来越少;


再者,很多老手艺人可以“巧夺天工”,却不懂如何在这个时代讲好传统工艺的故事。“让我在这儿坐一天研究工艺、干活,我能静下心来,去做宣传,我真不会。”

得救!

老手艺,新传承

互联网人正试图为中国这些濒临失传的“老”手艺搭建起传承的“新”门路



比如,此前百度用AR(增强现实技术)再现了中国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通过年轻人熟悉的方式去了解和感知老手艺,同时也借助不同的互联网形式、互联网平台去实现更多的曝光,吸引大家的视线。


▲ 极致体验油纸伞制作体验者留言

还有我们天搜投资孵化的极致体验APP(原名伟大航路),创新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

就拿油纸伞说,平台与余万伦大师联手推出“油纸伞·非遗体验之旅”,通过了解油纸伞文化并亲手制作一把油纸伞,从而对油纸伞文化加深了解,而他们这些人本身就会对油纸伞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享,进而达到宣传的效果。



不要再说

传承与我无关

油纸伞并不是中国唯一面临困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制作技艺、老北京泥彩塑等许多老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走向消亡。


互联网时代有很多可能,一个视频就可以捧红一座城市,那些互联网技术与产品、互联网营销思路和推广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激活”老手艺,“激活”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

[

极致体验

]负责人表示,我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流实现精准定向投放,将这些传统手艺的工艺、产品介绍、手艺人的工匠精神、传承等信息精准传至目标消费者,并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扩散,实现分享式的传播效果。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90后王安娜说:“其实大家对传统手艺都有一种情怀,但是苦于这类信息太少,平时根本不知道这些老手艺人身藏何处。通过互联网技术,确实能让传统文化有机会更大化地贴近年轻人。”



极致体验平台目前深入各大城市,力图挖掘更多民间“非遗”项目,通过互联网平台、工具、数据、服务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通过更多的曝光和各种形式的体验让大家主动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接近,彼此间互相吸引才能擦出耀眼的火花!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 戴望舒《雨巷》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高鼎《村居》

一个写油纸伞,一个写风筝,画面和心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读着这些诗,突然在想,为什么现在好诗越来越少?


再联想到我们传统老手艺正在一天天被遗忘,突然间明白,我们丢掉的可能不仅仅是珍贵的老手艺,更是一个民族的底蕴。

你错过的精彩内容:

被抖音捧红的三座网红城市背后,你了解多少?

互联网独有精分养生:一边自燃,一边自救

养鸡、种菜、卖大米,从此做一个新农民


点击 阅读原文 《中国新说唱》再传流行语,我们都很Skr~~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