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全新Z卡口系统,尼康发布Z6/Z7全画幅无反及多支镜头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引入全新Z卡口系统,尼康发布Z6/Z7全画幅无反及多支镜头

原标题:引入全新Z卡口系统,尼康发布Z6/Z7全画幅无反及多支镜头

尼康在日本发布

尼康在日本发布两款全画幅无反相机及多支镜头

8月23日,尼康在东京本部召开发布会,正式公布旗下全新Z卡口全画幅无反系统,并发布Z6和Z7两款无反相机及多支镜头。

相机方面,尼康公布首款全画幅无反相机Z7和Z6。其中,Z7全画幅无反相机主打高像素支持4575万像素,相位自动对焦,Expeed6影像处理器和493个对焦点;而Z6全画幅无反相机则更加均衡,像素为2450万,主打12fps连拍。

镜头方面,尼康首发有三枚Z卡口新镜及一款卡口适配器,分别为标准变焦尼克尔Z 24-70mm f/4 S、广角定焦尼克尔Z 35mm f/1.8 S、标准定焦尼克尔Z 50mm f/1.8 S以及FTZ卡口适配器。

Z7主打高像素,Z6主打性能均衡


尼康全画幅无反相机Z7与Z6产品特点

尼康全画幅无反相机Z7与Z6产品特点

尼康Z7和Z6均采用了带内置焦平面相位检测自动对焦(AF)的背部入射式 CMOS传感器和EXPEED 6影像处理器。

Z7拥有约4,575万有效像素,支持常用感光度范围ISO 64–25600(可扩展至ISO 32和ISO 102400)。Z6拥有约2,450万有效像素,支持常用感光度范围ISO 100–51200(可扩展至ISO 50和ISO 204800)。

对焦系统上,尼康Z7和Z6可以广泛地覆盖横向和纵向约90%的影像区域,前者拥有493个对焦点,后者拥有273个对焦点。两款相机采用复合自动对焦系统,在对焦时可在焦平面相位侦测自动对焦(AF)和对比侦测自动对焦(AF)之间实现自动切换。

Z7与Z6在外形上也共享设计语言,机身紧凑小巧,配备易握持的握柄,各种按钮(如副选择器、AF-ON、ISO感光度和曝光补偿等)布置在便于快速轻松操作的位置,EVF为约369万点OLED显示屏。

三支镜头和适配器先发布,镜头群正在布局


一同发布的三支镜头和卡口适配器

一同发布的三支镜头和卡口适配器

除了两款机身以外,尼康也一同发布了Z 24-70mm f/4 S、Z 35mm f/1.8 S、Z 50mm f/1.8 S和FTZ卡口适配器。

尼康尼克尔Z镜头结合大直径的Z卡口和55mm内径来实现设计的灵活性,并采用16mm短法兰焦距,拥有更好的光学性能。

镜头在拍摄静止图像和录制视频时均有很高分辨率,并且搭载丰富的功能,包括:补偿对焦呼吸效应(调焦时视角偏移)、安静操作、平滑的曝光控制、控制环以及有助于视频录制的功能。

此外,FTZ卡口适配器的使得用户可以在Z卡口相机上使用现有的大部分尼克尔F卡口镜头,通过转接将单反镜头与无反相机相连。
尼康无反镜头发布计划图

未来镜头线路图

本次尼康除了正式发布三支Z卡口镜头外,也公布了未来无反镜头的研发/发布规划。其中,Z 58mm f/0.95 S Noct镜头为AI Noct-Nikkor 58mm f/1.2的无反版本,它拥有大光圈、标准58mm定焦焦距和手动对焦,是尼康目前为止最快的镜头。

尼康全画幅无反时代:机会和风险并存


尼康Z系列无反相机与D系列单反相机

随着尼康Z7和Z6的发布,无反相机系统终于迎来了第二家全画幅产品。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相机品牌,尼康在单反相机、镜头以及摄影技术方面都有非常深厚的技术积累。

这次尼康突进全画幅无反相机市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F卡口单反相机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期,无论是老式结构、画质还是性能,突破的空间都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也是无反系统的日益完善,无反相机发展至今,在画质、对焦和操作方面与单反相机已经相差无几,并且它在体积和重量上更具优势,逐渐被消费者认识和接受。

尼康D850单反相机与Z7无反相机

尼康D850单反相机与Z7无反相机

当然,突入全画幅无反相机市场,对于尼康来说是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挑战。

机会自然是全画幅无反相机市场这块大蛋糕。在Z7与Z6发布之前,全画幅无反相机一直被索尼所统治,一家独大的市场让用户连个选择的权利都没有。而伴随Z7和Z6的出现,尼康庞大的镜头用户群有了更好的选择,不必再灭门去买索尼,直接多买个卡口适配器就可以将单反镜头用到无反相机上,大大减少了资金的投入。

但是全画幅无反相机的发布,对于尼康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在Z7与Z6发布前,尼康D850单反相机在销量一直很好,但随着全画幅无反相机的发布,很多持币观望的消费者也许会倒戈选择无反相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反用户与单反用户的比重必将出现偏移。那时,尼康是否可以合理的完成无反产品与单反产品之间的转换?能否保证兼顾两方市场的平衡?这对于尼康高层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战略性问题。(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Kiwi)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