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言社介绍

外言社是凤凰科技精选外媒科技报道独家呈现的深度外电栏目,通过对彭博社、《华尔街日报》、《财富》、《连线》等主流外媒有关科技公司、人物、产品、行业的专题报道或评论解析文章的编译整合,向读者全面展示外媒眼中的科技圈,深入了解苹果、谷歌等业内巨头及创业新秀的发展故事,关注阿里、小米等中国科技企业在海外的拓展与影响,洞察全球科技行业的前景与走势。

2015.10.30

彭博社今天撰文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正从依赖投资和出口向依赖国内消费的模式转型,而且在转型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企业当前普遍承受着盈利压力。作为一个业务覆盖B2B网络门户、在线零售、购物搜索、云计算等领域的“商业帝国”,阿里巴巴上市以后的业绩起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新经济的发展状况。

阿里巴巴周二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由于营收增强强劲,这家电子商务公司的股价在当天创下两个多月来的最高水平。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创下25年来的最低水平,中国企业普遍承受着盈利压力,所以,阿里巴巴的靓丽业绩尤其值得关注。

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超出预期的第三季度业绩,还表明了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一些新兴趋势。阿里巴巴的业务涉及B2B网络门户、在线零售、购物搜索引擎、云计算等各种领域。

从许多方面讲,阿里巴巴都折射出中国整个经济的状况。中国这个逾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正在进行转型,虽然有时会陷入停滞,但范围非常广——目前正从过去以债务促投资、出口和重工业的经济模式,向更依赖于消费和服务等行业的模式转变。

中国政府推行的经济再平衡战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在截至今年9月份的12个月里,中国零售销售额增速快于投资增速,相比以前住房建设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推动力的时代相比,这是一个显著变化。中国共产党的高官们本周齐聚北京,参加一个全体会议,为中国经济未来五年以消费和服务业为中心的的发展道路描绘出一个蓝图。本次大会将在周四发表一份公报,对经济发展道路提出大体纲要,然后于明年春天在全国人大进行审议。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非执行董事长、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说:“有望成为二十一世纪全世界最伟大消费故事的基本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从依赖投资向依赖消费转型

这样的证据无处不在:从电影票到智能手机,中国的消费者正在花钱买东西。在上一季度,苹果大中华区(包括台湾和香港)的营收达到125亿美元,几乎是上年同期的两倍,虽然环比下降了5.4%。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预计,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最终将成为该公司最大的市场。到明年,苹果在中国的零售店将从现在的25家增至40家。“我觉察不到中国有任何的经济问题,”库克说。 今年10月份,亿万富翁、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从依赖投资和出口向依赖国内消费的模式转型。马云预期,到2030年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将达到5亿人,远远高于现在的3亿人左右。 阿里巴巴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周二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告诉分析师,“看一看中国个人消费者,他们的流动性非常强。虽然宏观经济暂时受挫,但这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消费模式。”

本地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阿里巴巴及旗下金融服务公司——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蚂蚁金服)正考虑提供各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包括百货和外卖快递服务。到2017年,中国增长快速的本地服务市场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人民币7.28万亿元(约合1.14万亿美元)。

随着消费者纷纷通过智能手机或互联网预订外卖、美容服务和家政人员,本地服务正成为中国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重要领域。据市场研究机构估计,到2017年,使用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的中国消费者总数将增长29%至4亿人。

“我们正看到中国消费型经济获得成功的确凿证据,”麦肯锡高级合伙人乔纳森·沃策尔(Jonathan Woetzel)说。沃策尔与别人合著了一本关于中国消费者的图书。

从某种程度讲,阿里巴巴等公司正在收获始于中国前一届政府的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成果。当时,中国劳动者的工资开始急剧增长,家庭购买力由此得到显著提升。诚然,经济转型绝不会一帆风顺,而中国经济若想像领导人所渴望的那样完成巨大的转变,未来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保持消费者信心至关重要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由于投资力度持续上升及整体经济规模不断增长,近几十年来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急剧下滑,从198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1%下滑至2013年的34%。相比之下,这一比重在日本是61%左右,在美国是68%。

沃策尔指出,如果决策者能成功地让这一数字回到1995年43%的水平,这会对中国经济再平衡战略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制造业及出口的减速,以及监管部门对股市动荡的毫无章法的反应,都会对投资者的信心带来不利影响。

“消费者的情绪和信心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挑战,”美国经济研究机构Rhodium Group合伙人丹尼尔·罗森(Daniel Rosen)说。“倘若中国领导人不能对我们今年夏天看到的那种市场调整做出及时回应,那么在工业、贸易、投资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一系列破坏性政策调整,将有可能让中国家庭在消费问题上持观望态度。”

尽管如此,增长放缓及资本外流这些如今看来属于重大挑战的事情,到最后可能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几块绊脚石而已。“消费者正在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并且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延续着这种作用,”罗森说。(编译/清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