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期 2013.06.18

   6月份是电商促销季,与天猫主导的“双十一”大促相互呼应。今年正逢京东“6·18十周年大促”,亚马逊、国美、易迅网、凡客、1号店等都顺势加入战局。有观点认为,真打就相当于自残,假打则是最佳的营销方式。电商大打价格战是否只是为了促销?价格战背后的真正驱动是什么?此外,电商价格战从传统的促销手段已然陷入了新一轮的怪圈——大平台不断叫嚣,小电商、第三方数据平台、甚至连传统行业厂商也纷纷凑热闹,大搞噱头、痴迷数据,越进入越混乱,消费者也就越发不信任。[详细][网友评论]

Why价格战?

今年的价格战,格局基本确定,几乎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几大电商企业都变得理智起来,很清楚现阶段谁也没有能力把谁灭掉,真打就相当于自残,假打则是最佳的营销方式,并且一起把线上市场做大,蚕食传统零售业。

搞噱头以“价格战”之名造势

6月份电商促销季主角是京东,与天猫主导的“双十一”大促相互呼应。今年正逢京东“6·18十周年大促”,亚马逊、国美、易迅网、凡客、1号店等都顺势加入战局。

价格战实为公关战,以“价格战”噱头带动消费者关注度,拉动消费欲和消费力,已成为电商的标准打法。 [详细]

滞销品卖畅销品为幌子以处理滞销品

价格战期间,商品本身价格不一定比正常时的价格便宜,但加上一些返券返现活动,一般情况下这时商品最终价格都会比平时有大幅度优惠。有优惠也就刺激了市场,尤其是一些平时就较为畅销的产品,这类产品在价格战期间更为畅销,正常情况下畅销品是不会拿来做促销活动的,因为本身就不愁卖。

为了刺激消费者,带动其他商品销售,大促销时也会拿出部分畅销品做活动,而这些畅销品可提供的货源量极为有限,主要还是起到带动其他滞销品销售的作用。 [详细]

抢份额借势抢市场份额、抬高股价

现在的电商市场环境是谁抢谁的都难。“亚马逊不抢,市场份额还算稳定,阿里虽大奈何品质服务无法保证,京东和苏宁易购的速度暂时无法超越,两者也在抢份额。起价格战的目的,可能还有另一层的战略考虑,那便是借势提升股价,想通过一些造势把自己的股价也提升上来。 [详细]

调查

  • 1.作为消费者,你如何看待电商价格战?(此问必选)
  • 2.电商价格战中,你的最糟糕的用户体验是?(此问必选)
  • 3.你认为电商价格战未来会有什么改变?(此问必选)

电商价格战怪圈

电商征税 该不该

与2012年那一波血淋淋的价格战相比,今年的“6·18”对京东来说更像是一场平衡战——意在“修”,即修整过去粗放式的价格比拼模式,在价格战与盈利战之间寻求平衡。

电商征税 该不该

京东商城、天猫等电商巨头在上市之前,为了占领市场、做大规模,不得不进行一轮又一轮赔本赚吆喝的价格战,这种烧钱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电商价格战中是不是真的降价,去年“8·15电商大战”已经让消费者对电商价格战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电商价格战从传统的促销手段现在已经陷入了新一轮的怪圈——大平台不断叫嚣,小电商、第三方数据平台、甚至连传统行业厂商也纷纷凑热闹,大搞噱头、痴迷数据,越进入越混乱,消费者越发不信任。

蜂拥涌入大平台“叫嚣”小电商“凑热闹”

早在6月初,各大电商已打过一轮“微博战帖”的口水战。京东率先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别闹,6月有且只有京东”,迅速引发苏宁、易迅、当当等跟进“别慌”、“别吹”、“都别装”等“别X”系列。

电商战,是一场格局战,各电商大佬基于自身在电商格局中的位置作出相应的作战方略争市场,而处于争夺边缘的小电商大打“攻”字诀,以寻求乱中圈地。 [详细]

蝴蝶效应越促销越不信任

各大电商从未停止过“价格战”,只不过让利幅度多少有差别,去年的“价格水分”和频繁“价格战”带来的审美疲劳,已经很难在短时间内激发强烈的消费欲望。当然,受价格影响,部分已经有购物目标的消费者会选择在这一时机下单。所以他预测,新一轮“电商大战”会提升网站的销售额,但不可能是爆发式的增长。 [详细]

迷失方向电商价格战走入死胡同

电商价格战正在逐渐步入死胡同,京东、易迅、苏宁易购、国美在线、当当网等无一不被卷入其中,为了搏出位吸引眼球,相互贬损,有些竟然采用水军给竞争对手抹黑。电商正朝着恶性竞争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去。

其实整个过程并不难预料:造势、提价再降价、你方唱罢我登场、骗多少消费者上当算多少。最后,所有电商均会不约而同的对外界宣称期间销售大幅增长多少多少。只是更容易预测的是,各家增长比例肯定是不一的,业绩稍好点的,牛皮吹的大点。业绩一般的,对外称增长个百分之二三十,面子上过得去,也就收场了。

如果电商所谓的颠覆传统零售的创新,最终只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价格战来体现,这与实体零售在营销方式上的手段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实体零售不正是因为在经营方式上的陈旧而日渐被动吗?很显然,电商若是过于依赖价格战,也不可能逃脱得了被淘汰的命运。 [详细]

失序的市场与零信任的消费者

电商价格战日益演变为混战,使得行业各种不规范现象再度丛生,发生了物流滞后、虚标价格、未完全履行价格承诺等现象,有的甚至涉嫌价格欺诈,令消费者失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厂商的不满。

市场无序“黄牛”真是背后元凶?

6月份电商促销季主角是京东,与天猫主导的“双十一”大促相互呼应。今年正逢京东“6·18十周年大促”,亚马逊、国美、易迅网、凡客、1号店等都顺势加入战局。

价格战实为公关战,以“价格战”噱头带动消费者关注度,拉动消费欲和消费力,已成为电商的标准打法。

除了大渠道商,价格战中还存在大量规模不一的经销商,由于资金链等问题,在电商价格战时,遇到价格很低的商品,这些渠道商也会采取从其他电商进货以囤货,然后再高价转卖赚取利润,从而维持自身渠道的生存。黄牛党囤货有规律性。“当电商打价格战比较猛的时候,他们就拼命吃货,然后慢慢消化。” [详细]

被绑架上游厂商不满紊乱的价格体系

电商行业频发的价格战,已经影响到了产品在线下原本就有些混乱的价格体系,线上促销的成本最终还是向供应商转嫁,这引发了上游厂商的强烈不满。

还有部分厂商不是选择拒绝回应就是直接发难,他们认为部分电商的做法非企业经营之道,不管线上线下的定价都应该要遵循市场基本规律。因为价格的混乱拼杀会造成制造业整个产业链价格体系与需求体系紊乱,从而干扰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详细]

零信任视觉疲劳的消费者不买账

电商价格大战期间,不少电商存在服务器瘫痪、无法下单、无故撤单、价格虚高、缺货等情况,使得网民对电商价格战心存戒备和不信任。同时,价格战引发的爆仓导致物流延时、售后服务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进而降低了购买欲望。

数据显示,在对同一机型的产品比较后发现,在苏宁易购、京东、易迅、国美在线等电商平台之间较难形成价格对比,电商们不是缺货就是没上架,价格战越打越玄乎,越打越口号化。[详细]

电商几乎都不愿提“价格战”,而是称为“6月大促”,同时各家的促销都有自己的节奏与方式,并不刻意与别人死磕。今年电商大战,捉对厮杀的味道并不浓,各企业都是根据自己的年度战略来制定促销计划。

各大电商从未停止过价格战,只不过让利幅度多少有差别,价格水分和频繁价格战带来的审美疲劳已经很难在短时间内激发强烈的消费欲望。去年,曾早早坐在电脑前等“开战”的何先生,今年只是随便浏览了各大网站。他说:“看了促销广告,但不太相信,因为‘水分’太大了。”

所谓价格战已经变成电商集体促销,以往的捉对厮杀也许会逐渐演变成联手抗衡。2013年的电商大战已经比去年发生很大变化,电商自身内功的修炼和前期投资的效益也将慢慢显现,电商群体对零售业的侵蚀将加速。表现嚣张、内心理性或将是今年电商竞争的主旋律。电商从简单粗暴的野蛮生长开始向低成本运营下追求规模效益过渡。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