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于2013年12月25日被困南极,1月2日晚,中国“雪龙”号通过直升机将俄罗斯科考船上52名乘客转移到了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上,但成功实施救援的“雪龙”号破冰船3日也被厚冰困住。
被困5天后,北京时间7日17时50分,“雪龙”号成功冲出厚重的密集浮冰区,胜利突围。[详细]
即使在夏季,飞机起降也有危险性。当风速提至30公里每小时至50公里每小时,大风扬起的雪花将妨碍飞行员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降落,飞行员基本是盲降。除了扬雪,大风也会造成救援困难。常年在南极工作的飞行员说,每小时风速为113公里的大风很常见,风速上升至每小时160公里也不罕见。
直升机救援同样面临不少具体困难。降落地点冰层有多厚,能不能吃得住直升机的重量?雪有多深,会不会在降落时被旋翼吹起来,令飞行员看不清降落地点?这些未知数是最大的安全风险。[详细]
1984年11月19日,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从上海乘“向阳红10号”出发,赴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1985年2月25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建成,站址设在乔治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东岸,为常年越冬站,中国成为第十八个在南极洲建立科学考察站的国家。
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以及昆仑站之后,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已经开建,泰山站位于中山站至昆仑站之间,主要目标是为南极最高海拔科考站——昆仑内陆站提供进一步能力支撑。而中国计划2015年建设第五个南极科考站。[详细]
比如在昆仑站所在的南极冰穹A地区,是地球上绝佳的天文台址。中国自主研制的南极巡天望远镜就架设在这里,是目前在南极运行的最大口径光学巡天望远镜。 南极对于普通人的生活其实也密切相关。专家介绍说,地球的两极是全球气候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南大洋、海冰及巨大的南极冰盖就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南极环境提供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物。因此人们非常关心两极的变化。对于至少锁住全世界80%淡水的南极地区,如果说不清它的气候的可变性和气候的变化过程,就无法准确预报世界的气候和气候过程。[详细]
15名阿根廷军人将于1月初前往贝尔格拉诺2号考察站。他们将在南极半影环境中生活一年左右,其间将经历四个白天和四个晚间的作息交替。半影指的是在完全阴影和完全照明区之间被部分遮挡的阴影区。
这项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恶劣的隔离环境对人们生物节律造成的影响。三名科学家将通过传感器每日监控记录这些军人的昼夜节律生理温度、睡眠觉醒周期、心率等数据,并测试其时间知觉,检测褪黑素和皮质醇等水平。探索人类与适应极端外部环境相关的生理调节过程,可以为将来外太空探险提供科学支持。[详细]
冰立方正在检测着南极亿立方千米的冰块。它是由5160个数字光学模块像垂直的珍珠串一样嵌入在地下1.45千米至2.45千米深处。这些模块正在密切关注和寻找当中微子撞击冰块时发出的光。
根据冰立方有关研究小组的分析,伯特和欧妮来自大气层的概率大于1/370,换句话说,因此推断它们来自遥远的银河系之外也不是不可能的。当然也有可能这些高能中微子来自我们自身大气层,但这也令人兴奋不已:直到现在冰立方只发现了一个大气中微子,能量只有几百TeV。[详细]
科学家认为南极洲最大最深的地下湖泊或可能包含上千种不同的微小有机物,甚至还可能有鱼类。
在对沃斯托克湖获取的冰样本的DNA序列进行长达两年的电脑分析后,最终的结果显示沃斯托克湖包含大量各异的微生物,以及某些多细胞生物。从沃斯托克湖抽取的“如钻石般纯净的”冰样本中科学家鉴别出3500多个DNA序列,其中95%是与不同细菌类型有关。剩余5%的样本包含名为eukaryokes的更加复杂的有机体的迹象,其中两个与曾经被称为古生菌的有机体有关。[详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