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人耳鼠造假

最近有新闻报道,中国某企业将为荷兰皇家航空提供由地沟油转化成的“0号生物柴油”1万多吨。这为一向臭名昭著的地沟油挣回了些面子。但是,为什么中国的地沟油不能用到中国的飞机上?地沟油变成航空油是否就能阻击地沟油“上桌”,帮助地沟油修成正果呢?[详细]

人耳鼠图片

还原人耳

红绿灯图片

卖给荷兰航空的地沟油只是半成品

近日,荷兰皇家航空将从中国购买由地沟油等转化成的“0号生物柴油”1万多吨。7月中旬,首批2000吨地沟油将被运往荷兰,作为航空用油,如果合作顺利,未来荷兰可能每年从中国购买12万吨“0号生物柴油”。

0号生物柴油,是地沟油进行加工后的成品。但“0号生物柴油”依然还是半成品,需要运到荷兰后进行进一步处理,才能变成真正的航空燃油。[详细]

将地沟油变成航空油关键两道技术,中国没有掌握
地沟油实际上分为几种,包括从下水道捞上来的油,餐饮、企业加工食品方面的煎炸老油,还有就是餐饮企业用餐后过滤出来的泔水油。而用来转换成航空燃油的这部分油呢,这几种都包括了。

地沟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的技术国内企业已经掌握,但是要转化为航空燃油,还需要经过两道工序——质量加工技术和催化系统。而这两道技术恰恰是国内企业所不掌握的。[详细]

地沟油飞天成本太高,荷兰航空采用一半石油一半地沟油方式
荷兰航空并不是唯一一家将废弃油“飞上天”的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英国已有航空公司尝试了将动物油脂转化为航空燃油,并进行了试航;2011年,英国汤姆森航空公司也尝试将飞机其中一个引擎中的燃料,改变成废弃油处理成的燃料油,实现了试航成功。

2011年6月,荷兰皇家航空一架波音737飞机搭乘着171名乘客,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巴黎,荷兰航空成为全球首家使用生物燃料进行商业飞行的航空公司。但荷兰航空公司的这种地沟油燃油的价格是普通飞机燃油的3倍多。因为价格原因,目前荷航采取了50%地沟油燃料,50%化石燃料的混合燃料。[详细]

民调
  • 您认为地沟油变身航天用油后,是否可以杜绝其上餐桌祸害人们的健康?(此问必选)

还原人耳

地沟油回收成本高,与普通燃油相比不具竞争力
地沟油回收的价格偏高,再加上生产工艺成本,最终的产品就会产生价格倒挂,与市场上普通的矿物燃油相比根本没有竞争力。
2012年1月份的地沟油指导价达到4300多元/吨,这样的高价正规处置企业根本无法承受。以收购价4500元/吨计算,加上辅料成本、加工成本、设备折旧、水电气等,一吨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约8800元,而当时0号矿物柴油的批发价则只要8500多元/吨,生物柴油明显没有优势,导致出厂价上不去,始终维持在6000元~7000元/吨。[详细]
事件还原

地沟油转变燃油前景好,但目前市场规模小,企业参与性不高

地沟油转变燃油的市场前景很好,废物利用和节能环保并举受到了业界专家学者的青睐。不过目前其市场发展水平较低,市场规模较小,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应当加快地沟油检测标准的出台,放宽企业进入市场门槛,从法规、政策、税收等方面鼓励并扶持企业开展地沟油变燃油的业务。

上海目前具有地沟油处置资质的企业仅为绿铭和中器两家,而过去几年,这两家具有地沟油处置资质的企业因回收不到废弃油而发愁。后在政府部门加大整治力度中,方逐渐有所好转。[详细]

还原人耳

上餐桌成本低、利润大,每年450万吨“地沟油”大多流入人们腹中
简单粗加工以后,脱水、脱杂、脱剩、脱臭以后很容易就进入餐桌了,进入食物链以后就会产生很多的利益,暴利性的。这种暴利行为对我们收购地沟油就会产生影响,我们生产生物柴油的成本就会增加。难度主要是在其他大中城市,可能在管理方面、政府的力度、地域和环境所形成的收运方面具体有些困难。
在很多城市,与“无本万利”的收油“游击队”相比,生物柴油处置企业收购原料的价格并不具备吸引力,因此一些小餐饮企业将废弃油纷纷倒卖给了“游击队”,并最终回流餐桌。[详细]
事件还原

杜绝地沟油上餐桌,不能完全依赖航天用油,仍需政府严管

北京、海南、青岛、西安、乌鲁木齐等多地为防堵“地沟油”,都明令禁止散装食用油销售。云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专家柴剑波表示,由于我国尚未出台“地沟油”检测标准,所以各地只能采取禁散这样的“笨办法”,来防止“地沟油”流向餐桌。

2012年初上海出台了“地沟油”治理“23条”,对“地沟油”源头禁排、油水分离、油脂检测、收集运输、流向监控、回收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做了细致规划。浙江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朱家定教授说,为了让废弃油“上天”而非“上桌”,政府和企业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最关键的就是从源头上管控,保障正规生物柴油转化企业的原料供应。[详细]

7月中旬左右,第一批2000吨产自上海的废弃油将被荷兰航空的技术人员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在食品安全及能源危机的当下,地沟油洗净污垢,变身航空油,绝对是万众瞩目的喜事。但是,地沟油从此可以从我们的餐桌消失吗?这还值得商榷。
凤凰网科技频道出品 编辑:杜苗

网友评论
更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