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EO:出口管制只会加快中国自主研发,我们将彻底失去市场
科技
科技 > 数码 > 正文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EO:出口管制只会加快中国自主研发,我们将彻底失去市场

【文/观察者网 吕栋】“这样做只会加快中国自主研发的速度。”西方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围堵,让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声名远扬,但也为其CEO增添不少焦虑。

当地时间4月23日,据美国政治媒体《政客》(Politico)报道,阿斯麦首席执行官温彼得(Peter Wennink)表示,欧盟应该就知识产权问题对中国保持强硬,并在两地的贸易中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但不应该切断高端技术的出口,尽管这一政策在华盛顿备受青睐。

“如果你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将中国市场拒之门外,这将迫使他们争取技术主权(tech sovereignty),就其真正的技术主权而言……在15年的时间里,他们自己将能够做出所有的这些东西,而且他们的市场(针对欧洲供应商的市场)将彻底消失。”温彼得在阿斯麦总部所在地——荷兰费尔德霍芬接受采访时作出该表述。

这距其上一次发出类似警告,才刚刚过去9天。

ASML总部所在地荷兰费尔德霍芬

ASML总部所在地荷兰费尔德霍芬

有足够大的筹码,别人才会注意你”

观察者网查询发现,《政客》(英语:Politico)是一家美国左倾主流新闻媒体,报道范围涵盖美国乃至全球的政治及政策内容,其针对华盛顿特区的报道包括对美国的国会、游说、媒体和总统的关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017年曾禁止《政客》、《纽约时报》、CNN等参加白宫记者吹风会。

《政客》在上述报道中指出,温彼得关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表态,正值欧洲试图将自己置于一场激烈的中美专业技术冲突之中,而这场冲突的重点是芯片。

在芯片持续短缺的情况下,欧洲迫切希望减少对亚洲半导体工厂的依赖。在欧盟委员会的数字战略中,目标是到2030年,将欧盟自产芯片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增加一倍达到20%,并制造出最先进的2nm芯片。该战略将力图建立在欧洲的优势产业之上,例如阿斯麦,该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生产极紫外光刻机(EUV)设备的厂商,而EUV光刻机在7nm制程以下的芯片制造中不可或缺。

《政客》报道截图

《政客》报道截图

温彼得表示,拥有技术主权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做自己认为必要的事情,以使一个负责任的社会蓬勃发展,而你可以通过拥有筹码来获得这种自由。但这种筹码必须足够大,大到让别人不得不去注意到你。

“换句话说,你必须拥有别人想要的东西。”温彼得坦言。

但他接着表示,对于敏感技术向中国出口实施过于严厉的制裁,最终可能会减缓欧洲工业的发展速度,因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关键”市场,“依赖性不是问题,必须发展相互依赖性”。

“要保住对中国的领先地位,我们必须在创新上超越他们,我们必须走的更快。”温彼得直言。

温彼得1999年加入阿斯麦,曾担任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和管理委员会成员,在商业和金融领域拥有广泛背景;2013年7月,温彼得被任命为阿斯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2020年薪酬约为人民币3574万元。

这位欧洲市值最高科技公司的CEO还力挺德国政府实行的“通过贸易改变”(change through trade)政策,该政策认为经贸往来可以作为处理大国间关系的基础,即使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有所不同。

2020年7月,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Altmaier)在接受《政客》采访时表示,支持在香港问题上对华强硬表态的人,根本无视与中国对峙的经济后果。“我仍然相信可以通过贸易来实现改变。”他补充称,采取没有成功保证的对抗性做法太过于冒险。

温彼得对德国政府的这种策略表示认同。他认为,欧洲企业可以帮助缓和中国和西方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并推动中国政府对欧洲采取更为友好的立场。

阿斯麦CEO温彼得 图片来源:《政客》

阿斯麦CEO温彼得 图片来源:《政客》

前两大市场均面临地缘政治风险

2020年,中国大陆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阿斯麦自然十分看重这块蛋糕。财报显示,该公司2020年在中国大陆的营收和出货量均创下历史新高,共向中国大陆出货46台光刻机系统。

一周前发布的财报显示,2021年一季度,阿斯麦净销售额(net sales)金额为4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43.7亿元),同比增长78.8%,净利润(net income)为1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1.5亿元),同比增长240.4%,毛利率(gross margin)为53.9%,同比增长8.8个百分点。

聚焦科技上游产业链的咨询机构“CINNO Research”分析师向观察者网分析指出,EUV占阿斯麦一季度光刻系统销售额的36%,中国大陆是该公司第三大光刻系统出货地,占比15%,一季度订单金额6亿欧元左右。如果可以向中国大陆出口EUV光刻机系统,单季度出口3套便可使阿斯麦中国大陆的销售额近乎翻倍,与此同时,EUV光刻机系统的调试、维护和升级也将给阿斯麦带来长期持续收入。

阿斯麦NXE3400型EUV光刻机 图片来源:ASML官网

阿斯麦NXE3400型EUV光刻机 图片来源:ASML官网

今年3月初,阿斯麦曾与中国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延长一年的采购协议, 后者采购的产品为深紫外光刻机(DUV),但这种光刻机最多只能用于7nm工艺的生产。

至于最先进的EUV光刻机,荷兰政府一直美国的压力下未向阿斯麦批准出口许可。温彼得也拒绝提供申请EUV出口许可的细节,仅表示“不同政府的不同代表正在进行深入的讨论。我们拭目以待”。

4月14日,温彼得曾与其合作伙伴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一场线上论坛上警告称,如果外部供应完全中断,将促使中国完全自主掌控供应链,随后非中国企业将被排除出中国这个最大的芯片市场之外。对于非中国芯片制造商来说,失去销售市场将是一个重大打击。他补充称,随着营收减少,创新将面临停止,因为每一欧元销售收入将为研发贡献20至30欧分,没有人会从战略出口限制中受益。

但美媒《政客》报道认为,美国出口管制目前并没有阻碍阿斯麦的蓬勃发展,因为中国台湾台积电和韩国三星两大全球芯片制造商也一直在寻求扩大产能。在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拉拢下,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在过去几个月中均宣布了在美国建厂的计划。由于半导体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阿斯麦预计2021年营收将同比增长30%,该公司美股股价近期连创新高,较去年3月低点涨幅超过200%。

阿斯麦股价走势

阿斯麦股价走势

“危机意识越强,各国就越想掌握自主可控的技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脱钩程度越高,阿斯麦卖出的光刻机就越多。”《政客》报道指出,正是这种悖论推动了阿斯麦总部所在地费尔德霍芬的经济发展。

但温彼得认为,从长远来看,这将变得十分麻烦。“只要芯片还在卖……我们会交付机器,”这位首席执行官说,“目前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在哪里?’”

观察者网注意到,阿斯麦在每年的年报中,几乎都会提及中国台湾和韩国面临的政治风险,而这两个地区是该公司最大的出货地。

例如,阿斯麦在2020年年报中写道:

我们的一些制造工厂和客户都位于台湾地区。台湾地区客户占我们2020年净销售额的33.8%,2019年净销售额的45.3%。台湾地区在国际政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张对台湾拥有主权,不承认台湾当局的合法性。台湾地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的变化、台湾当局的政策,以及影响台湾政治、经济或社会环境的其他因素,都可能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我们的一些设施和客户位于韩国。韩国客户占我们2020年净销售额的29.7%,占我们2019年净销售额的18.6%。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分裂以来,韩国与朝鲜的关系一直很紧张。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恶化或朝鲜半岛爆发战争可能对我们的商业、财务状况或业务结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阿斯麦2020年财报截图

阿斯麦2020年财报截图

资深半导体行业人士向观察者网分析指出,2020年中国台湾和韩国两个地区占阿斯麦出货的比例分别为36%和31%,二者占比合计接近70%。两大出货地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或许也是阿斯麦希望美国能放开出口管制的原因之一。他接着补充道,中国大陆在光刻机领域与阿斯麦仍有较大差距,上海微电子90nm制程DUV光刻机仍未大规模商用,但相信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中国大陆的光刻机定会取得突破。

2020年6月,方正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提到:“在02专项光刻机项目二期中,设定的时间为2020年12月验收193nmArF浸没式DUV光刻机,其制程工艺为28纳米,对标产品为ASML现阶段最强DUV光刻机:TWINSCAN NXT:2000i。以NXT:2000i为例,各子系统拆分如下:上海微电子负责光刻机设计和总体集成,北京科益虹源提供光源系统,北京国望光学提供物镜系统,国科精密提供曝光光学系统,华卓精科提供双工作台,浙江启尔机电提供浸没系统。”

但该行业人士也提醒称,验收并不意味着成熟,只有大规模商用才能带来收益。

CINNO Research分析师向观察者网表示,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是,光刻机研发难点中对进度影响最大的部分是光源和物镜,分别来自北京的科益虹源和国望光学。其中又以物镜为最难,与德、日还有多年技术经验积累差距,短时间内赶上相当不易。此外,为提高子系统和零部件自主化程度,反制美方“卡脖子”,整个系统还需要更多时间来完善。

方正证券2020年6月研报截图

方正证券2020年6月研报截图

“欧洲不应该投资高端芯片”

当前,全球正遭遇一场严重的芯片短缺,欧洲也无法幸免于难。车用半导体严重短缺,让欧洲的传统优势产业——汽车制造业遭到重击,同时也凸显出欧洲集成电路严重依赖进口的窘境。

这种现象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倍感压力。她提出要提高欧洲自主的芯片供应能力,这是其“技术主权”政策的一部分,该政策还设计云计算和电信设备领域。

在此背景下,欧盟正试图通过“上百亿欧元”的补贴,拉拢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赴欧洲建厂。当地时间4月26日,欧盟主管工业和服务业的执行委员蒂埃里·布雷顿(Thierry Breton)在接受德国《法兰克福汇报》(FAZ)采访时透露,欧洲对10nm以下先进制程的芯片尤其感兴趣,打算扩充设计和制造产能。他坦言,汽车工业深受“芯片荒”之苦,意味着欧洲有必要强化半导体产业链。

“问题是要有一个共同的欧洲心态,”温彼得表示。他预测,争夺新的晶圆厂在哪个国家落户将会引发一场“血腥的”政治斗争,“起作用的将是地区利益,而不是欧洲共同利益”。

“如果欧洲认真对待技术主权,它就必须认真对待政策和愿景的统一,”温彼得说,“在全球贸易关系中,它必须支持可以用作讨价还价筹码的经济部门”。

欧洲目前最大晶圆生产基地——格罗方德(Global Foundries)在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的工厂

欧洲目前最大晶圆生产基地——格罗方德(Global Foundries)在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的工厂

在欧盟委员会的数字战略中,目标是到2030年将欧盟的芯片市场份额增加一倍达到20%,并制造出最先进的2纳米芯片。但温彼得认为,欧盟并不应该投资高端芯片。

“要在欧洲建一个用于制造2纳米芯片的工厂就相当于要制造一颗火箭来送人到月球,”温彼得呼吁,欧洲各国政府支持一家生产成熟工艺芯片的工厂,为当地的汽车和医疗保健行业服务。

4月14日,他曾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直言,对欧洲来说,用巨额补贴建立芯片代工厂去生产先进芯片毫无意义。据他介绍,一个3nm芯片工厂需要投资200亿美元,而台积电将在未来三年内斥资逾1000亿美元兴建新的芯片工厂。“对于欧盟来说这笔投资太高了,并且上下游的产业链有太多空白,要使这样的晶圆代工厂取得成功所需的整个供应链都在这里有缺失。”

4月27日,半导体咨询机构“芯谋研究”企业定制项目一部研究总监王笑龙告诉观察者网,欧洲曾是半导体产业的聚集地之一,但在过去20年间,半导体生产不断向外转移,包括恩智浦(NXP)、英飞凌(Infineon)在内的车用芯片研发公司将绝大部分生产都外包给台积电、三星等厂商,等到车企在2020年下半年想要加大订单时,却发现供应跟不上了,因为芯片制造商将产能分配至其他行业,例如智能手机等产品。

他指出,台积电去欧洲建厂的可能性并不大,就连去美国建厂也是不得已为之。因为半导体是一个讲究效率的行业,欧洲和美国一样,效率和成本不如东亚的中日韩。现在欧洲高调拉拢台积电、三星,更多是处于政治原因的考量,未来全球多地重复建厂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