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渲染图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3日消息,遗传领域的一个共识是,代代相传的全部遗传信息存储在生物体的DNA中,所有生物学教科书也都是这么说的。但是,偏偏就有人“不信邪”,认为遗传信息并非存储在DNA中,他就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副教授安东尼·约瑟(Antony Jose)。
约瑟在新发表的两篇论文中认为,DNA只是用来生成和维持生物活体的“成分表”,而非“指令集”。这些指令要复杂得多,它们存储在调控细胞DNA和其他功能系统的分子中。
在今天发表的两篇论文中,约瑟阐述了全新遗传理论框架,这是他在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领域20年的研究成果。
约瑟认为,科学家可能忽视了研究和治疗遗传病的重要途径,当前对进化的认识,可能过分集中于基因的作用方面。基因包含有一种生物体的所有DNA信息。他说,“DNA不能被认为是生命的‘蓝图’,它最多就是‘成分表’,在不同阶段被不同细胞以不同方式利用。”
例如,决定眼睛颜色的基因,存在于人体每个细胞中,但决定眼睛颜色的蛋白质,只会在发育的特定阶段才能生成,而且只出现在决定眼睛颜色的细胞中。这一信息就没有存储在DNA中。
另外,即使知道了一种生物的DNA,科学家也不能预测眼睛等器官的形状,或者这种生物是否有眼睛。生物体的这些基本特性,是由DNA之外的其他神秘物质决定的。
约瑟指出,发育的这些方面,必须被认为是遗传不可或缺的部分。他的新理论框架,认为遗传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化信息系统,帮助细胞发挥作用的所有调控分子,构成了遗传信息商店。
塔夫茨大学再生和发育生物学中心主任、生物学教授迈克尔·列文(Michael Levin)认为,约瑟的理论,能解释当前以遗传为中心的生物学无法解释的许多难题。
列文说,理解生物信息的传输、存储和编码,是一个关键目标,它不仅事关基础科学,还事关再生医学方面的进步,“在这两篇论文中,约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提供可能的分子动力学的总体评估和理化分析”。
传统遗传理论认为DNA包含有全部遗传信息
约瑟称,遗传指令并非编码在DNA中,而是包含在细胞内分子排列方式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中。分子排列方式会保留下去,代代相传。
在论文中,约瑟的新遗传理论框架,称遗传是三个元素的综合作用:实体、传感器和属性。
实体包括基因,以及细胞内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所有其他分子。它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但在每一代生物体出现伊始,它们会以最初的结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进行复制。
约瑟说,各代生物体的分子排列方式的相似性,远没有受到重视,这也是遗传机理方面存在各种误区的原因。
传感器是一种特殊实体,能与其他实体,或者其环境,相互作用、作出响应。传感器对一些属性作出响应,例如分子的排列方式、在细胞中的浓度或与其他分子的距离。
实体、传感器和属性,共同使生物活体感知,或“了解”它自己及其周围环境。生成生物体离不开这些认识以及基因。
约瑟称,“这一理论框架的基础,是包括我们实验室在内的诸多实验室,多年来在表观遗传学等领域的实验研究。鉴于存在患同一种疾病的两个人会显出不同症状,我们需要了解两个人之间的许多差异,而非仅仅是他们基因的差异。”
据约瑟称,坚持以基因为中心的遗传学观点的一个弊端是,科学家可能错失治疗遗传病和了解进化秘密的机会。
例如,根据传统的遗传理论,对遗传疾病对不同人有不同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基因差别以及其他物理、化学差异方面。根据新理论,研究人员应当关注遗传病患者细胞的非遗传差异,例如分子排列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科学家还无法衡量部分差异,因此约瑟的新理论,可能为其他研究人员指明新的研究方向。
约瑟的新理论框架认为,生物体可能通过改变分子排列方式进化,而DNA序列不会发生改变。新理论还意味着,仅仅通过DNA库的方式保留濒危生物,可能会丢失存储在非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
约瑟承认,他的理论会面临很大争议,要证明这一理论还需要更多实验,但是,来自列文等科学家和其他同行的反馈是正面的。
列文说,“约瑟的新理论框架,给进化、生物复杂性带来了新视点,是对现有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生物发育理论的重大修改。”(作者/霜叶)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iFeng科技”。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